吳 強,肖平安,劉 蝶,楊小菊,唐 杰,程仕明,楊沖
(四川省安岳縣檸檬產業發展中心,四川 安岳 642350)
檸檬(CitruslimonL.)為蕓香科柑橘屬枸櫞類常綠小喬木,營養豐富,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種植經濟效益顯著。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中國檸檬之鄉,現有檸檬保存面積3.2×104hm2,其中規模種植1000戶1.67×104hm2,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檸檬)標準化生產基地1×104hm2,檸檬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0.67×104hm2,是全國唯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檸檬產業已成為安岳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柑橘紅黃蜘蛛是檸檬種植過程主要防治對象之一,由于長期使用單一藥劑,抗藥性增強,防治難度增大,特別是低溫條件下,可供選擇的藥劑較少[1]。以前在低溫條件下,長期施用噠螨靈、炔螨特和礦物油進行防治。噠螨靈雖然不感溫,但由于使用時間長,已產生抗藥性,效果逐年下降的同時,果農在田間使用濃度逐年加大,有產生面源污染的風險,現已較少使用。炔螨特作為常規藥劑,若在防治過程中長期使用,將有抗藥性產生,急需探索有效藥劑與之輪換使用。礦物油在冬季低溫且紅黃蜘蛛蟲口基數大的情況下防治效果不理想。克螨特在低溫條件下防治螨類有較好效果,但不是《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20)中的推薦用藥,難以在檸檬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進行推廣應用。喹螨醚為新開發的喹啉類殺螨劑,已廣泛用于果樹、蔬菜、農作物上紅黃蜘蛛、銹螨等的防治,但在檸檬上還未使用[2-3]。通過柑橘上的實際應用發現,在春夏季氣溫條件下,喹螨醚防治柑橘紅蜘蛛藥效性好[4]。為驗證低溫條件下18%喹螨醚SC對檸檬紅黃蜘蛛卵、若螨和成螨的防治效果及合適使用濃度,為檸檬綠色生產輪換用藥提供參考,特開展本試驗。
1.1.1 試驗場地 試驗場地選擇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岳陽鎮柳溪村五社某檸檬園,該地水肥條件和栽培管理相對一致,試驗作物為10年生尤力克檸檬,長勢正常,土質為遂寧組棕紫色壤土。
1.1.2 供試對象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citriMcGregor),俗稱柑橘紅蜘蛛,柑橘始葉螨(EotetranychuskankitusEhran),俗稱柑橘黃蜘蛛,二者主要為害柑橘葉片,偶爾也為害花、果和嫩梢。柑橘紅蜘蛛主要吸食柑橘(檸檬)葉片、嫩梢、花蕾和果實汁液,被害葉面呈灰白色不斑點,失去光澤,嚴重時全葉灰白,引起落葉、落花和落果,造成產量降低和品質下降。柑橘黃蜘蛛為害柑桔(檸檬)葉、花蕾、果實及嫩梢,則導致被害葉片呈黃色斑塊,受害處凹陷畸形,葉片卷曲,凹陷處常有絲網覆蓋,其常活動和產卵于網下,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落花、落果,影響樹勢和產量[5-6]。
1.1.3 供試藥劑及器具 新型藥劑18%喹螨醚(Fenazaquin)SC,生產商:英國高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常規藥劑73%炔螨特(Propargite) EC,生產商:江蘇豐山集團有限公司。施藥機具為3WBD-20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由臺州市路橋大都噴霧器廠生產制造。
1.2.1 試驗設計 本試驗中18%喹螨醚SC設置3個濃度梯度,分別為處理A:18%喹螨醚SC 4000倍液;處理B:18%喹螨醚SC 3000倍液;處理C:18%喹螨醚SC 2000倍液;處理D為常規藥劑:73%炔螨特EC 1500倍液;以及清水對照CK。
1.2.2 試驗小區設置 每種處理5株樹,清水對照5株,重復3次,隨機排列。在試驗小區周圍設置保護行,試驗過程中保護行不施藥也不施清水,進行常規管理。
1.3.1 施藥時間及方法 施藥時間為2020年11月24日上午。施藥時天氣晴朗,微風,溫度為15℃,采用葉面均勻噴霧。噴霧時以檸檬葉片正背面均勻沾上藥液,剛開始下滴為宜。
1.3.2 效果調查 調查時間為調查施藥前后1個月,即施藥當天及施藥后第1、7、14、21、28d各調查1次。調查方法為在每株選取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每個方位采上、中、中、下隨機抽取1張葉片并做好標記,每株共調查20張葉片,用手持放大鏡檢查葉片正反面,調查活動態螨及卵的數量,計算螨口、卵的減退率、防效[6],計算公式如下:
螨口(卵)減退率(%)=[施藥前活螨(卵)數-施藥后活螨(卵)數]/施藥前活螨(卵)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區螨(卵)減退率-對照區螨(卵)減退率/(1-對照區螨(卵)減退率)]×100
1.3.2 安全性調查 試驗期間不定期觀察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若發現有藥害產生,則按照藥害分級標準,科學記錄藥害的類型和程度。藥害分級標準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7]:-:無藥害;+:輕度藥害,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中度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重度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對作物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產量和質量損失嚴重。同時要準確描述如斑點、失綠、落葉、枯萎、穿孔、畸形、生長緩慢、矮化、黃化、小果等藥害癥狀。

表1 紅黃蜘蛛卵量變化及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各藥劑處理對紅黃蜘蛛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D對紅黃蜘蛛螨的防治效率在藥后7d分別達70.5%、87.4%、88.1%、78.9%,在藥后14d處理A、B、C、D分別達到79.2%、89.0%、92.2%、87.1%,處理C效果最好,達到92.2%,處理B與處理D防效相當。在藥后21d處理A、B、C、D防治效果分別達76.8%、87.5%、90.1%、83.7%;藥后28d處理A、B、C、D防治效果分別達78%、88.1%、89.5%、81.5%。其中可看出各處理21d后對紅黃蜘蛛成螨均有較好的防效,處理B和處理C效果最好。從數據可以看出,18%蝰螨醚SC 2000倍液、3000倍液防治紅黃蜘蛛的速效性好,藥后7d的效果達87%,優于18%喹螨醚SC 4000倍液和73%炔螨特EC 1500倍液,藥后28d,18%蝰螨醚SC 2000倍液、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仍保持在88%以上,高于18%喹螨醚SC 4000倍液和73%炔螨特EC 1500倍液。

表2 紅黃蜘蛛螨量變化及防治效果

續表2
本試驗對紅黃蜘蛛的卵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后7d處理A、B、C、D對卵的防治效果分別達71.2%、85.9%、86.3%、77.6%。藥后14d處理A、B、C、D對卵的防效分別達83.7%、90.5%、91.6%、85.2%。藥后21d處理A、B、C、D對卵的防效分別達93.3%、95.7%、96.1%、95.7%。藥后28d各處理對卵的防效分別為92.4%、96.4%、97.8%、92.8%(表1)。藥后28d,18%喹螨醚SC 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及73%炔螨特EC 1500倍液對紅黃蜘蛛卵的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長,18%喹螨醚SC 2000倍液、3000液的持效性高于18%喹螨醚SC 4000倍液和73%炔螨特EC 1500倍液。
整體而言,各藥劑處理對紅黃蜘蛛成螨和卵的防治效果在藥后14d均較為良好,其中對成螨的防治效果均呈現出從施藥開始逐漸增高到14d時達到峰值又趨于下降的趨勢,對卵的防治效果則呈現出從施藥開始一直增強的趨勢。
根據對施藥后1個月對植株及葉片的田間觀察,各處理區檸檬植株葉色、葉形均與CK一致,表明各試驗藥劑及相應濃度對檸檬生長安全無藥害。
在低溫條件下,18%喹螨醚SC與常規藥劑73%炔螨特EC對紅黃蜘蛛成螨和卵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8%喹螨醚SC在低溫條件下防治檸檬上發生的紅黃蜘蛛時,隨時間的持續,防治效果整體波動遞增,最高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可能的因素在于試驗過程中田間氣溫隨時間變化,紅黃蜘蛛繁殖能力受溫度逐漸降低的影響,自然減退率遞增的同時,綜合藥劑作用,導致防治效果較為顯著,特別是對卵的防治作用更為明顯。不同配比濃度的18%喹螨醚SC對檸檬紅黃蜘蛛成螨和卵的防治效果不同,按照2000倍和3000倍進行配比,其防治效果顯著優于4000倍液,最大可能因素為在稀釋倍數過高時,該藥劑田間藥效下降明顯。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雖略優于3000倍液,但在實際生產中應充分考慮經濟性和成本效益,因此在防治檸檬紅黃蜘蛛時,18%喹螨醚SC按照3000倍液進行施用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參考濃度。誠然,本試驗過程中僅設置了3個濃度梯度,對于該藥劑田間施用最佳配比濃度,仍需進一步試驗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