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滿倩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5)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不僅會影響食品本身的品質,還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影響食品的保質期[1,2]。灰分是樣品灼燒后的殘渣,主要是由無機鹽組成,是評價食品營養的指標之一[3,4]。若灰分含量不正常,說明食品可能被摻了其他原料或添加劑,或被污染[5]。因此,檢測食品中的水分、灰分含量對食品質量評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水分含量的測定方法較多,常用的有烘箱法、減壓蒸餾法、卡爾費休法[6]、阿貝折射儀法等[7],此外還有紅外測定法[8]、微波水分測定法[9]、阻容法[10]和鹵素水分測定法[11]等。灰分的測定方法主要還是傳統的馬弗爐法[12]。水分灰分儀可以單獨測定水分或灰分,也可以二者同時測定。由于其含有內置天平,可通過轉盤對樣品進行自動稱量并自動判斷是否恒重,避免傳統方法中坩堝、稱量皿需要冷卻的問題,節省了稱量的時間和人力。另外,在灰分測定環節中,傳統方法需要人工在電爐上碳化樣品,而水分灰分儀可通過設置溫度和時間直接在爐內碳化,節省人力。
傳統的水分、灰分檢測方法,也就是國標方法中水分的烘箱法、灰分的馬弗爐法烘箱法和馬弗爐法,是目前適用范圍最廣和在檢驗機構中使用頻率最多的方法。它測定水分、灰分的準確度高,但是試驗周期長、步驟繁雜、人力消耗多,與檢測機構的大批量樣品檢測不相匹配,因此,水分灰分儀便應運而生。水分灰分儀單次可批量可檢測29個樣品,并由自帶的計算機保存和計算數據,可大大節省人力,提升檢測效率。
本文主要通過水分灰分儀檢測橙汁、咖啡、土司等樣品的水分含量和茉莉花茶、木耳等樣品的灰分含量,并與烘箱法和馬弗爐法測得的水分、灰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探索水分灰分儀法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優劣性和適用性。
恒溫干燥箱:德國美而特公司;分析天平:賽多利斯公司;馬弗爐:雅馬拓公司;水分灰分儀:瑞士Precisa公司prepAsh 340系列。
橙汁;咖啡飲料;土司;奶粉;干貝;茉莉花茶;木耳;金燕耳銀耳;黑芝麻;海苔肉松;均為市售。
1.3.1 烘箱法測定水分
按照GB 5009.3—2016第一法執行。
1.3.2 馬弗爐法測定灰分
按照GB 5009.4—2016第一法執行。
1.3.3 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水分、灰分
利用水分灰分儀測定。
⑴ 儀器開機
打開電腦軟件,連接儀器,用外置稱樣裝置稱取恒重后的空皿質量和樣品質量,天平記錄數據并上傳至儀器。
⑵ 選擇對應程序
水分程序:設置20 min內溫度升至103 ℃,保持4 h;間隔10 min稱重一次;間隔1 h計算一次稱重數據,判斷是否恒重,最多保持9 h。
灰分程序:15 min內升溫至300 ℃,保持30 min,10 min內升溫至550 ℃,保持4 h;間隔10 min稱重一次;間隔1 h計算一次稱重數據,判斷是否恒重,最多保持7 h。
⑶ 試驗結束后,儀器自動計算水分、灰分結果,打開軟件查看。
采用Excel和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標準偏差可以反映組內數據間的離散程度[13]。通過烘箱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得樣品的水分含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種方法所測得樣品水分的標準偏差均比較小,但是,烘箱法測得的夾心吐司、奶粉和干貝水分數據的標準偏差大于水分灰分儀法,橙汁和咖啡飲料的標準偏差小于水分灰分儀法。這表明水分灰分儀測定固體樣品的水分含量數據比烘箱法更穩定,數據離散程度更小,而對液體樣品水分含量的數據離散程度比烘箱法大,這可能是水分灰分儀法測水分的稱樣量比較小、取樣不均勻造成的,因為取樣量受到儀器配套坩堝大小的限制。

表1 烘箱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樣品的水分含量
馬弗爐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得樣品的灰分含量如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2種方法測得灰分的標準偏差均比較小。其中,馬弗爐法測定灰分數據的標準偏差均大于水分灰分儀法,說明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樣品灰分數據的離散程度比馬弗爐法小,數據更穩定。這是由于水分灰分儀法相比馬弗爐法,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碳化和冷卻、稱重環節。

表2 馬弗爐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樣品的灰分含量
5 種樣品的水分含量比較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烘箱法和水分灰分儀法對5種樣品的水分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均小于10%,這符合國標GB 5009.3—2016要求。另外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T-檢驗分析,幾種樣品的2種水分測定方法間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2種水分測定方法測得的水分數據在統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14],表明上述的2種水分測定方法測得的水分含量結果同樣可信。

表3 烘箱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樣品水分含量的結果比較
5 種樣品的灰分含量比較如表4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馬弗爐法和水分灰分儀法對5種樣品的灰分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符合國標GB 5009.4—2016要求。通過對數據進行T-檢驗分析,幾種樣品的2種灰分測定方法間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2種灰分測定方法測得的灰分數據在統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表明馬弗爐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得的灰分結果同樣可信。

表4 烘箱法和水分灰分儀法測定樣品灰分含量的結果比較
烘箱法和馬弗爐法是國家標準規定測水分、灰分的方法,具有權威性,但是耗費時間和人力較大,不利于檢測機構快速檢測大批量的樣品。水分灰分儀節省了測定水分、灰分過程中需要不斷取出樣品、冷卻、稱重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節省了灰分測定環節需要碳化的人力成本。水分灰分儀檢測樣品水分、灰分的原理與國家標準GB 5009.3—2016第一法和GB 5009.4—2016第一法基本一致,適用范圍也與上述2種方法基本一致。需注意的是對于液體樣品的水分測定,水分灰分儀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取樣量和添加海砂受到坩堝大小的限制。總體上,水分灰分儀測得的水分、灰分數據標準偏差小,與國家標準方法相比,相對誤差符合要求,數據間無顯著性差異,同時減少了大量的人力,減少了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大幅度提高了檢測效率,適合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