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林
(天津商業大學學報編輯部,天津 300134)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文化業的發展也亟需革新。因此,我們需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強的政治保障。而文化業在意識形態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要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就要建設好文化業。《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 《著作權法》)能夠保護版權人的合法權利,激勵創作者創作出更好的作品,還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為了把握好文化業的發展脈絡,本文從版權的視角分析研究版權對我國文化業的影響,并針對如何促進我國文化業的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出幾點建議。
《著作權法》第一條提出:“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見,版權制度能夠激勵創作者創作出新的作品、能夠促進作品的轉播,并為讀者、聽眾、觀眾使用作品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但是,若作品問世后既得不到社會認可或獎項榮譽,又不能帶來經濟價值,創作也就失去了動力。在 《著作證券法》的保護下,創作者的權利能夠得到保障和維護,比如,好的作品能夠帶給創作者一定的社會榮譽,甚至是一定的經濟回報,這種回報又反向刺激了好作品的誕生,形成良性循環。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1a:在版權的保護下,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會上升。
H1b:在版權的保護下,發明的專利項會增加。
《著作權法》為版權保護營造了良好的版權環境,從而保障了出版業的創新發展。在版權的保護下,作品能夠被順利出版或發表,比如,圖書可以交由出版社出版,論文可以交由期刊社發表,散文、評論等可以交由報社發表,等等。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多數人選擇通過電子設備或移動終端來收看新聞、短視頻、簡訊等體量較小的文章,以及音樂、電影、電視等文藝作品,給報紙和音像制品帶來了較大沖擊。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出版物憑借其獲取信息便捷、收錄信息量大、攜帶方便、符合碎片化閱讀模式等優勢,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2a:在版權的保護下,圖書的種數會越來越多。
H2b:在版權的保護下,期刊的種數會越來越多。
H2c:在版權的保護下,報紙的種數會越來越少。
H2d:在版權的保護下,音像制品的種數會越來越少。
H2e:在版權的保護下,電子出版物的種數會越來越多。
版權制度的完善能夠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加強版權保護,能夠提升廣播電視產品的質量,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促進廣播電視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對影視產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從而對影視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版權的保護,影視作品能夠被充分保護起來,大大降低盜版影視產品的風行,進而刺激更多的投資者對影視文化產業進行投資,有助于做大做強影視產業市場。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3a:在版權的保護下,國內電影制片廠生產的影片總數會增加。
H3b:在版權的保護下,農村電視節目的綜合覆蓋率會提高。
H3c:在版權的保護下,有線廣播電視的用戶數量會增多。
根據 《著作權法》的相關要求,一般情況下,版權人會把復制權、發行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翻譯權等權利轉讓給出版社、影視制作公司等文化企業機構,這些機構在得到授權后,為獲得競爭優勢,在需求的驅動下,會充分挖掘版權價值,對產品進行多種形式的開發運用,比如,電子書、有聲書、電子期刊、數據庫、電影、電視劇等。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以版權為基礎,文化企業組織等機構會進行跨界融合,推出互動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因此,文化業得以穩步發展,文化從業者的數量也逐漸上升,從而提高了文化產業的社會價值。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4a:在版權的保護下,文化業的新增固定資產會增加。
H4b:在版權的保護下,文化從業者的數量會上升。
H4c:在版權的保護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會提升。
在全球化的市場背景下,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強,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正在逐步縮小,這是非常有利于開展版權對外貿易事業的。此外,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業戰略層面的加持,也有利于版權對外貿易事業的進一步擴張。隨著我國 《著作權法》的完善以及文化業的發展,多種多樣的文化產品不斷涌現,這些產品在滿足我國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向國際友人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文化產品的貿易差額逐步上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5a:在版權的保護下,版權輸出會上升。
H5b:在版權的保護下,圖書期刊報紙的出口數量會增多。
H5c:在版權的保護下,全年電視節目的出口總額會增加。
H5d:在版權的保護下,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出口數量會下降。
H5e:在版權的保護下,核心文化產品的貿易差額會增加。
基于研究需要,本文以版權合同登記份數表示版權,其他變量如表1所示,模型如式 (1)所示。
表1 各變量與變量符號
續表
式 (1):ln yi=c+lnbhdj+εi=1,2,… ,18
式 (1)中ln yi表示因變量,分別為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發明專利、圖書種數、期刊種數、報紙種數、音像制品種數、電子出版物種數、國內電影制片廠生產的電影片數、農村電視節目的綜合人口覆蓋率、有線廣播電視的用戶數、新增固定資產、文化文物機構從業人員數、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版權輸出、圖書期刊報紙出口數量、全年電視節目出口總額、電子音像制品與數字出版物的出口數量、核心文化產品的貿易差額;c表示常數項;lnbhdj是自變量,表示版權;εi為隨機擾動項。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中國文化數據庫、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庫 (2005-2018)。基于研究需要,通過數據處理軟件EViews10.0對數據進行了數化處理,并對個別缺失的數據以回歸填補的方法進行了補全。
由表2的分析結果可知,版權與各因變量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版權與版權輸出的相關性最高,相關系數達到了0.9527;與電子出版物種數的相關性最低,相關系數為0.6216。版權與報紙種數、音像制品種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量的相關性為負,相關系數分別為-0.7308、-0.8879、-0.8219。版權與其他因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7284與0.9288之間。由于版權與本文選取的變量之間存在很高的相關性,因此,版權的變化會引起這些變量的變化,為進一步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佐證。
表2 相關性分析結果
由表3的回歸結果可知,版權與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的系數為3.621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就會提高3.6212%,可見版權對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假設H1a得到驗證。版權與發明專利的系數為3.9175,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發明專利會提高3.9175%,可見版權對發明專利同樣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假設H1b得到驗證。
表3 回歸結果
版權與圖書種數的系數為1.1899,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圖書種數會提高1.1899%,說明版權擴大了圖書種數的范圍,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了力量,假設H2a得到驗證。版權與期刊種數的系數為0.09375,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期刊種數會提高0.0935%,說明版權促進了我國學術的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科研水平,假設H2b得到驗證。版權與報紙種數和音像制品種數的系數分別為-0.0361和-1.3299,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報紙種數和音像制品種數會降低0.0361%和1.3299%。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互聯網設備來瀏覽新聞、聽音樂、看電影,給報紙和電子音像制品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因此,當版權提高時,報紙種數和電子音像制品的種數會降低,假設H2c和H2d得到驗證。版權與電子出版物種數的系數為0.4973,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電子出版物的種數會提高0.4973%。這說明在版權的保護下,盜版越來越少,同時,為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精神需求,電子出版物就會越來越多,假設H2e得到驗證。
版權與國內電影制片廠生產電影片數的系數為1.4904,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國內電影制片廠生產的電影片數會提高1.4904%。這說明在版權的保護下,電影出品投資方的權利能夠得到保障,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電影產業,假設H3a得到驗證。版權與農村電視節目的綜合人口覆蓋率以及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的系數分別為0.0884和0.7665,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農村電視節目的綜合人口覆蓋率和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將分別提高0.0884%和0.7665%。這說明人們的版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多數人會選擇正規渠道來觀看電視節目,盜版在 《著作權法》的嚴厲打擊下越來越少,因此提高了農村電視節目的綜合人口覆蓋率和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假設H3b和H3c得到驗證。
版權與新增固定資產的系數為3.4939,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新增固定資產會提高3.4939%。版權與文化文物機構從業人員數的系數為0.3538,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文化文物機構的從業人員數會提高0.3538%。版權與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系數為2.8133,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會提高2.8133%。在版權的保護下,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和發明專利增加,新聞出版業和電影電視不斷發展,這些都需要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和從業人員數來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以保障文化業穩步發展,提高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假設H4a、H4b和H4c得到驗證。
版權與版權輸出的系數為3.0166,且統計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版權輸出會提高3.0166%。版權與圖書期刊報紙出口數量的系數為1.1853,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圖書期刊報紙的出口數量會提高1.1853%。版權與全年電視節目出口總額的系數為1.4146,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版權與全年電視節目的出口總額會提高1.4146%。版權與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出口數量的系數為-5.9929,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的出口數量會降低5.9929%。版權與核心文化產品貿易差額的系數是2.0211,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當版權提高1%時,版權與核心文化產品貿易差額會提高2.0211%。在 《著作權法》的保護下,版權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也可以把一項或者多項版權轉讓給出版社、期刊社等機構,不僅能夠滿足我國人民群眾的需求,還能輸出到國外,帶動版權輸出、圖書期刊報紙出口數和全年電視節目出口總額的增加,假設H5a、H5b和H5c得到驗證。此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受到了沖擊,導致出版數量有所下降,出口也相應減少,因此,假設H5d得到驗證。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增強、經濟的穩步發展以及人們版權意識的提高,我國文化產品逐步走向世界,讓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看到了中國文字、聽到了中國聲音,核心文化產品的貿易差額因此增加,假設H5e得到驗證。
本文通過選取2005-2018年的年度數據,就版權對我國文化業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版權與我國文化業有很大的相關性。同時,通過回歸分析發現,版權對全國作品自愿登記件數、發明專利、圖書種數、期刊種數、電子出版物種數、國內電影制片廠生產電影片數、農村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新增固定資產、文化文物機構從業人員數、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版權輸出、圖書期刊報紙出口數量、全年電視節目出口總額和核心文化產品貿易差額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與報紙種數、音像制品種數和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出口數量有負向的作用。
為促進我國文化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基于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版權的保護力度和范圍,同時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二)對報紙和電子音像制品開創新的增長點,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多樣化需求和要求。
(三)加強對人民群眾的版權意識普法教育,讓相關從業人員有法可依,有法可靠,從源頭杜絕版權侵權行為的發生。
(四)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為文化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智力支撐。高校可開設相關專業課程,為社會培養理論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專業型人才;管理部門、行業協會、文化企業組織等也要對員工進行繼續教育,普及版權運營、版權管理、版權服務、版權貿易等知識,以適應文化業發展的需要。
(五)建立健全立體的聯動保護機制,讓管理部門、文化企業組織機構、行業協會、版權人、版權受讓人等多方參與其中,實行數據共享。比如,管理部門加強監管、執法;文化企業組織加強審查、落實版權保護主體責任;行業協會提高協助能力和自律自治能力;版權人提高維權意識;版權受讓人遵守約定;等等,通過各方盡職盡責,形成協同保護效應,共同為保護版權、推動文化業更好地發展貢獻力量。
(六)積極推動版權跨界融合,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在創意、復制、傳播、版權許可等方面積極創新。比如,利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將文化進行創新性傳播;吸收優質社會資本參與版權跨界融合建設,聯合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文化企業組織和版權人組合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為版權開發、使用、維權提供全方位服務。
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文化業不僅要滿足人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還要承擔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同時,文化業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格局,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