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水承,趙釗穎,范彬彬,蔡欣甫,孫 雯,高 玲
(西安科技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煤礦行業屬于高危行業,安全事故頻發。事故統計分析表明,90%以上的煤礦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又受到疲勞等不安全狀態的影響。Fang 等[1]、高紅麗等[2]、王越等[3]分別對建筑工人、汽車駕駛員、煤礦工人的疲勞與不安全行為進行研究。Guo 等[4]基于一種可穿戴技術,收集并分析工人的心理數據與生理數據,進一步識別工人在現場的不安全行為。礦工疲勞可能直接也可能間接影響其不安全行為,因此,選取生理、心理2 個直接影響因素和安全意識、工作壓力、班組氛圍3 個間接影響因素,構建疲勞與不安全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礦工的不安全行為與疲勞之間的關系,可以有效減少由于疲勞引發的煤礦事故,對煤礦行業的安全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礦工處于復雜危險的作業環境中,生理和心理均承載一定的負擔。田水承等[5]構建生理疲勞與不安全行為的測量系統,得出礦工疲勞易產生不安全行為。Agnieszka 等[6]研究得出心理風險越低的礦工,工作起來會更好。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H1A 礦工的生理疲勞對不安全行為呈正影響;H1B 礦工的心理疲勞對不安全行為呈正影響。
礦工疲勞會通過中介變量間接影響不安全行為,基于文獻調研,從個人和環境2 方面,選取安全意識、工作壓力和班組氛圍作為中介變量進行研究。
1)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有助于礦工準確識別出煤礦作業中的安全隱患,從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去預防可能發生的煤礦事故。安宇等[7]構建TPB 事故致因模型得到,安全意識是礦工不安全行為的一個非意向性影響因素;Thangavelu 等[8]實證研究表明,安全意識會對事件績效產生影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H2A 礦工的生理疲勞對安全意識呈負影響;H2B 礦工的心理疲勞對安全意識呈負影響;H2礦工的安全意識對不安全行為呈負影響。
2)工作壓力。煤礦工人面臨的工作壓力可能會影響礦工的安全績效。燕勇等[9]、禹敏等[10]認為安全壓力對安全行為產生正影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H3A 礦工的生理疲勞對工作壓力呈正影響;H3B礦工的心理疲勞對工作壓力呈正影響;H3 礦工的工作壓力對不安全行為呈正影響。
3)班組氛圍。班組氛圍是一種隱形的優勢資源,可增強礦工間的信任和溝通。李妙慧等[11]提出,營造輕松愉悅的班組氛圍可以規避不安全行為意向的產生。Muharrem 等[12]研究證明,安全氛圍與員工不安全行為呈負相關。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H4A 礦工的生理疲勞對班組氛圍呈負影響;H4B 礦工的心理疲勞對班組氛圍呈負影響;H4 班組氛圍對不安全行為呈負影響。
基于以上研究假設,構建的礦工疲勞對不安全行為影響的理論模型如圖1。
圖1 礦工疲勞對不安全行為影響的理論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of influence of fatigue on miners’unsafe behaviors
在煤礦共計發放小樣本預試問卷80 份,有效回收72 份;對回收后的小樣本預試問卷進行可靠性檢驗,修正部分不合理選項,形成正式問卷。問卷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工齡、婚姻狀況、來源地等。正式問卷調查針對鳳凰山煤礦和紅柳林煤礦的一線員工,發放問卷300 份,收回問卷292 份,有效率為97.3%,符合數據分析要求。
結合礦工工作特點,編制的礦工疲勞與不安全行為的測量量表見表1。量表適用于李克特5 級量表,用1~5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測量變量不安全行為Z 中的4 個題項采取反向計分法。
表1 測量變量及測量指標Table 1 Measurement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indicators
采用SPSS25.0 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信效度分析,運用信度系數克隆巴赫Alpha 檢驗各個測量指標的信度,結果顯示,該問卷各個變量的信度系數Cronbach’a 均>0.7,說明該問卷數據的可信度在可接受范圍內,符合信度檢驗標準。
運用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各個測量指標的有效性,結果顯示,該問卷總體檢驗結果的巴特利特球形檢驗近似卡方值為4 798.316,顯著性水平為0<0.005,KMO 值為0.913,各個變量的顯著性水平均<0.05,說明問卷變量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KMO 值均>0.7,說明問卷適宜做因子分析。各變量的信度系數和KMO 值見表2。
表2 信效度分析Table 2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皮爾遜相關系數廣泛用于度量2 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系數值>0 表示正影響,系數值<0 表示負影響。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p 值見表3,根據數據結果可以初步支持變量間的假設關系。
表3 相關系數p 值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 values
采用AMOS24.0 建立礦工疲勞與不安全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為分析各變量之間的擬合度,構建5個備選模型,即M1(X1,X2,Y1,Y3,Z+Y2)、M2(X1,Y1,Y3,Z+Y2+X2)、M3(Y1,Y3,Z+Y2+X2+X1)、M4(Y1,Y3+Z+Y2+X2+X1)、M5(Y1+Y3+Z+Y2+X2+X1)與基本模型(X1,X2,Y1,Y2,Y3,Z)對比,選取卡方值X2/df、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比較擬合指數CFI 和非規范擬合指數TLI 作為評價指標。
驗證性因素指標參考標準:χ2/df<2 表示模型擬合良好,χ2/df<5 表示模型擬合合理;RMSEA<0.05 表示模型接近擬合,RMSEA<0.08 表示模型擬合合理;CFI 和TLI 均>0.9 時認為模型擬合較好。模型擬合度分析見表4,該模型整體擬合程度較理想。
表4 模型擬合度分析Table 4 Model fitting analysis
模型驗證后的結果見表5,可得各個路徑系數值均<0.05,表明模型中的所有路徑通過顯著性檢驗。模型路徑分析如圖2,e1~e29為各因素對應的誤差項。
圖2 模型路徑分析Fig.2 Model path analysis
表5 模型路徑檢驗系數Table 5 Model path test coefficients
1)礦工疲勞對不安全行為的直接影響。礦工的生理、心理疲勞之間的標準化影響系數為0.64,說明生理和心理疲勞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互影響、轉化。生理、心理疲勞對不安全行為的標準化影響系數分別為0.24、0.21,說明礦工的生理疲勞對不安全行為的正向影響較大于心理疲勞。
2)中介效應分析。礦工的生理疲勞對安全意識、工作壓力、班組氛圍的標準化影響系數分別為-0.21,0.34,-0.31,絕對值均小于心理疲勞,說明心理疲勞對中介變量的負向影響大于生理疲勞。安全意識、工作壓力、班組氛圍對不安全行為的標準化影響系數分別為-0.13、0.41、-0.14,說明安全意識與班組氛圍對不安全行為呈負影響,其中班組氛圍的負向影響程度較大;工作壓力對不安全行為呈正影響。綜合對比可得,工作壓力的間接影響程度最大。
以安全意識、工作壓力、班組氛圍為中介變量,構建礦工疲勞與不安全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結合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有效說明礦工疲勞對不安全行為產生影響的差異性。通過問卷調查山西、陜西某煤礦的一線員工,得到礦工疲勞對不安全行為有顯著影響。一方面,生理疲勞、心理疲勞會直接正向影響礦工的不安全行為;另一方面,疲勞會通過中介變量間接影響礦工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行為的產生與其影響因素,工人對疲勞等不安全狀態的感知,以及不安全狀態與不安全行為的影響機理,仍是今后研究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