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娥 潘雅婧 張程斐 趙丹 吳麗麗 秦靈靈 劉銅華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由于多因子功能紊亂導致的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臨床診斷通過血清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的陽性表達以確診[1]。目前遺傳易感性、環境因素、營養因素和免疫紊亂是公認的導致AIT發生的重要因素[2-3],但其病因未完全闡明,尚無針對病因的治療手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號通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細胞代謝、生長、存活的關鍵調節因子,mTOR是細胞內自噬的主要抑制因子,它受到PI3K/Akt通路的正調節。臨床研究通過提取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進行研究,發現自噬相關蛋白減少。甲狀腺濾泡細胞自噬參與了橋本甲狀腺炎的發展[4],激活PI3K/Akt/mTOR信號通路使AIT的癥狀加重[5-6]。因此,研究組推測甲炎康泰可能作用于PI3K/Akt/mTOR信號通路,參與了對細胞自噬的調節作用來改善AIT病情。
SPF級Lewis大鼠30只,6周齡,雌性,體質量115~145 g。購于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XK(京)2016-0006。
甲炎康泰組方:柴胡10 g、郁金20 g、夏枯草30 g、穿山龍10 g、浙貝母15 g、玄參10 g、山慈菇6 g、黃芪30 g、烏梅15 g。甲炎康泰顆粒劑購于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溶于去離子水,置于4℃冰箱儲存。參考課題組前期實驗結果,本實驗給藥劑量2.834 g/kg[7]。
碘化鈉(瑪雅試劑有限公司產品,批號:MA-YA-CR-2831),豬甲狀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from Porcine thyroid gland,PTg)(美國Sigma公司,批號:#018K7012),弗氏不完全佐劑(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美國Sigma公司,批號:#SLCB8702),弗氏完全佐劑(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美國Sigma公司,批號:#SLCF1289),TPO-Ab Elisa kit(CUSABIO,批號:CO331050347),Trizol(美國Ambion公司),異丙醇(北京化工廠),PCR試劑盒(南京維諾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ASO脫蠟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C210702),無水乙醇(北京化工廠),伊紅(美國Sigma公司),PI3KCA(proteintech公司,貨號:20583-I-AP),Anti-Akt1 (phospho S473)(Abcam公司,批號:GR150067-1),Phospho-mTOR (Ser2448)(CST公司),蘇木精染色液(北京普利萊基因技術有限公司,貨號:C1411),羊血清工作液(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109D0617),DAB顯色試劑盒(北京普利萊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0A1CB1072),中性樹膠(北京普利萊基因技術有限公司)。GAPDH、PI3K、Akt、mTOR基因的PCR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合成(引物序列及引物長度見表1)。
乳化劑的配制:實驗時將1 mg PTg溶于1L PBS得到0.1% PTg溶液,再按等體積比例將該溶液與CFA研磨混合成乳劑得到終濃度0.05% PTg-CFA乳劑;同法配制0.05% PTg-IFA乳劑。碘化鈉水溶液的配制:100 mL去離子水中加入64 mg NaI,配制成0.064% NaI溶液。
以上試劑現用現配,碘化鈉水溶液注意避光。
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3K15);Thermo labsystem MK3酶標儀(美國Thermo公司);OLYMPUS BH-2光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全自動新型電熱培養箱(上海智誠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其他手術相關器械。
1.5.1 動物分組與造模 建立AIT模型[8]:根據體質量,采用區組隨機法選取10只Lewis大鼠為正常對照組,其余為造模組。第一周適應性喂養正常進食飲水,第二周開始AIT造模,造模組Lewis大鼠自由飲用0.064% NaI溶液,正常對照組Lewis大鼠自由飲水。第3周造模組Lewis大鼠行初次免疫:每次在每只Lewis大鼠雙側腹股溝皮下、背部皮下、頸部皮下多點注射PTg-CFA乳劑0.2 mL,此周皮下注射2次,間隔三天。加強免疫:第4~8周配制PTg-IFA乳劑進行每周1次的皮下多點注射。造模成功驗證方法:采集大鼠眶靜脈血,Elisa法檢測大鼠血清中TPOAb抗體水平。
1.5.2 給藥方法 造模結束后,根據TPOAb濃度,將成模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與甲炎康泰組,每組10只,第8周開始給藥。甲炎康泰組大鼠給予甲炎康泰水溶液灌胃,其余組予等體積去離子水灌胃,灌藥體積為1 mL/100 mg,每日一次。連續給藥8周。
1.5.3 取材方法 各組大鼠灌胃干預8周后,禁食12小時,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鈉溶液(40 mg/kg),麻醉后行腹主動脈取血,負壓真空采血管采集外周血,室溫靜置后離心(4℃,3 000r/min)10分鐘,吸取上清,-80℃冰箱超低溫保存,用于后續血清指標檢測(本實驗中每組取6只大鼠血清進行Elisa檢測);每組取6只大鼠的甲狀腺組織用于后續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以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另一側甲狀腺組織進行PCR檢測(因RNA純度問題,最終本實驗中用4只)。
1.6.1 血清抗體檢測 Elisa法檢測大鼠外周血清中TPOAb抗體水平。按說明書:酶標板加10 μL標準品、樣品,另設空白孔,加一抗50 μL(空白孔不加),37℃恒溫培養箱1小時,wash buffer洗板后加入二抗50 μL,37℃恒溫培養箱30分鐘,洗板完畢加顯色液避光顯色15分鐘,酶標儀讀取OD值,擬合標準曲線計算TPOAb濃度。
1.6.2 病理變化觀察 取甲狀腺組織,石蠟包埋,切片,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脫水,自來水低速沖洗,蘇木精染色5分鐘,加0.5%的鹽酸,加入0.5%的氨水回藍30秒,伊紅溶液染色2分鐘,乙醇梯度處理,二甲苯浸泡,封片,鏡下觀察病理變化。
1.6.3 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 采用逆轉錄定量PCR方法檢測甲狀腺組織中PI3K、Akt、mTOR mRNA的表達。Trizol法提取甲狀腺組織RNA后,利用反轉錄試劑盒,根據說明書,以37℃,15分鐘;85℃,5秒進行反轉錄。PCR反應體系:10 μL SYBR qPCR Master Mix,0.04 μL上引,1 μL下引,2μL cDNA稀釋液,7.92 μL dH2O。PCR擴增依據廠商說明書條件:95℃預變性30秒;95℃變性5秒,退火60℃延伸30秒,循環反應40次,95℃,15秒,60℃持續60秒,采集溶解曲線,最后統計Ct值,結果以GAPDH為內參,正常組樣本為對照,采用2-△△Ct相對定量法比較各組目標mRNA的表達差異。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qRT-PCR引物
1.6.4 免疫組織化學分析 甲狀腺組織石蠟包埋切片后脫蠟復水,Trition、3%H2O2處理,檸檬酸鹽溶液高溫抗原修復,山羊血清封閉,滴加一抗4℃,12小時后復溫PBS沖洗,滴加二抗,DAB顯色,蘇木精染色,自來水低速沖洗,酒精梯度脫水,BASO脫蠟劑浸泡,滴加中性樹膠封片。鏡下拍照分析,運用Image-Pro Plus6.0,Media Cybernetics系統進行吸光度檢測,分析PI3K、P-Akt、P-mTOR的平均光密度(IOD/Area),進行統計學處理。

與正常組大鼠比較,模型組大鼠外周血TPOAb滴度值均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甲炎康泰組TPOAb滴度值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TPOAb含量比較
200倍鏡下可見正常組大鼠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排列整齊,濾泡圓形完整,濾泡腔內膠質豐富,未見淋巴細胞等浸潤;與正常組對比,模型組AIT大鼠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可見明顯破壞,濾泡部分萎縮甚至消失,濾泡腔內膠質減少,濾泡間隙可見明顯浸潤淋巴細胞;甲炎康泰組大鼠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較完整,濾泡形態較規則,鏡下可見膠質略少,甲狀腺濾泡細胞間偶見淋巴細胞浸潤,與模型組比較普遍輕微。見圖1。

注: A 正常組;B 模型組;C 甲炎康泰組。
模型組大鼠甲狀腺組織PI3K、Akt、mTOR的mRNA表達較正常組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甲炎康泰組PI3K、Akt、mTOR的mRNA表達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甲狀腺組織PI3K、Akt、mTOR的mRNA表達情況比較
400倍鏡下可見各組大鼠甲狀腺組織PI3K、P-Akt、P-mTOR免疫陽性物呈棕色,計算并統計平均光密度值,正常組大鼠甲狀腺組織內有較少PI3K、P-Akt、P-mTOR蛋白表達,模型組大鼠PI3K、P-Akt、P-mTOR蛋白均為陽性表達。與模型組比較,甲炎康泰組PI3K、P-Akt、P-mTOR蛋白表達減少(P<0.05),見表4,圖2、3、4。

表4 各組大鼠甲狀腺組織PI3K、P-Akt、P-mTOR蛋白表達比較

注: A 正常組;B 模型組;C 甲炎康泰組。

注: A 正常組;B 模型組;C 甲炎康泰組。

注: A 正常組;B 模型組;C 甲炎康泰組。
AIT是一種常見的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性疾病,起病隱匿,病程較長,病情反復,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9-11],可引起女性不孕、流產[12]、脫發[13]等。除了軀體并發癥,患者也可能出現精神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14]等。AIT遷延不愈,可導致甲亢反復發生,可并發甲狀腺結節,最終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而不得不采用替代治療[1]。AIT發病主要是自身免疫耐受被破壞的結果,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特異性地影響特定組織[15-17],其中T淋巴細胞直接破壞甲狀腺組織,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其分泌的細胞因子等可通過觸發和增強免疫應答及炎性反應而加劇AIT病變[15]。
PI3K/Akt/mTOR信號通路作為自噬的經典途徑,已被證明在AIT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6,18-20],此通路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反應通過特定的受體激活的生長因子(包括激素、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通過各種機制激活PI3K。PI3K啟動磷酸肌醇-3激酶調控通路,特異性結合Akt和磷酸肌醇依賴的蛋白激酶1(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PDK1),促進PDK1對Akt磷酸化和激活[21],Akt間接激活mTOR,當TSC2在Ser939被激活的Akt磷酸化時,它從TSC1分離出來[22],導致mTORC1的激活,mTORC1直接磷酸化下游底物,抑制自噬[23]。自噬是一種保守的細胞過程,涉及自噬體的形成,自噬體包裹著細胞質貨物,包括長壽命蛋白質、蛋白質聚集體和細胞器,并將這些貨物輸送到溶酶體進行降解[24]。最新研究已經證明了自噬在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作用[24-26]。T細胞在胸腺從分化到成熟、在外周的存活和其功能受到自噬水平的影響[26]。此外,自噬的誘導促進了抗原肽遞送到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II類負載區,并隨后表達到CD4+T細胞[27-28]。自噬過程參與了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的發展,對免疫和炎癥的有益和有害影響起到了平衡作用[29]。T細胞消融引起嚴重的自身免疫反應,與mTOR激活和代謝重編程有關,這些激活引起外周T細胞的自發激活和加速分化,藥物性mTOR抑制劑對T細胞缺陷和免疫調節障礙有積極作用[30]。
AIT可歸屬于中醫“癭病”“癭瘤”等范疇,中醫藥特色治療在AIT的治療方面有著獨特優勢[31]。甲炎康泰(專利號CN106421633A)由柴胡、郁金、夏枯草、穿山龍、浙貝母、玄參、山慈菇、黃芪、烏梅組方而成,是劉銅華教授在多年臨床治療中不斷總結而成的療效明確的經驗方。本病誘因主要為情志失調,致肝郁氣滯。肝郁犯脾,脾虛痰積,氣滯、痰結瘀阻于頸前,日久因實致虛,傷陰耗氣,損及陰陽。因此,甲炎康泰全方功以疏肝理氣,可達到消痰散結化瘀的治療目的[32]。
前期研究顯示,甲炎康泰能降低Th17/Treg比例,下調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7A、IL-23p19、轉化生長因子-β1等Th17相關細胞因子分泌,上調血清IL-2、IL-10等Treg相關細胞因子分泌[33],糾正Th1/Th2失衡[34]。本次實驗結果表明,與模型組相比,甲炎康泰組大鼠外周血TPOAb滴度降低,給藥甲炎康泰干預后甲狀腺組織淋巴細胞浸潤減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AIT病情。相比模型組,甲炎康泰組甲狀腺組織中PI3K、Akt、mTOR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下降,PI3K、P-Akt、P-mTOR蛋白表達量明顯下降。因此,甲炎康泰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mTOR信號通路,促進細胞自噬,來維持T細胞穩態,進而減輕炎癥反應,延緩AIT發生發展。
綜上所述,甲炎康泰治療AIT可能與其能夠抑制PI3K/Akt/mTOR信號通路有關。但本實驗僅初步驗證了甲炎康泰對于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調節作用,下游靶蛋白等尚未進行驗證,與其他信號通路是否有協同作用,也有待更進一步的實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