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小E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曾經成績優秀,也喜歡畫畫,常常在繪畫比賽中獲獎。本學期起常因一些小事和同學鬧矛盾,在校搗蛋,破壞公物。放學后在校園里游蕩一個多小時后才去輔導班寫作業,常寫到23:30后,成績下滑。在咨詢過程中,講話聲音蠻輕,語速中等偏慢。覺得自己沒什么優點,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曾也因和同學矛盾試圖和家長溝通,卻被說教了一通。慢慢地,他也不再主動去改變不良的狀況,更沒想過用什么合理的辦法走出困境,反而破罐子破摔。
小E對自己的不滿意很多,主要是自己作業磨蹭,成績下滑。而小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家庭成員對他的評價。因此,咨詢師要讓家庭成員看到他們親子溝通的方式,找到問題本質,積極改變。
父母不能理解小E傾訴的需求,反而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身上。如果小E繼續發表意見,得來的會是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小E在家里不敢釋放自己的情感,也不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漸漸地,都不愿和父母溝通了。
小E晚上回到家都很晚了,父母除了催促睡覺,也無暇去與小E溝通。周末,“作業”成了主話題,催促小E寫作業,責罵動作慢,指責遇到難題只想查答案……真正的親子溝通時間少且無情感交流。
咨詢師:請按你們的習慣選擇位置坐下。現在小E做作業情況如何?
媽媽:特別慢,基本每天晚上寫到23:30后,僅周三晚上21:30前完成了,他很高興說下次都要這么快,結果周四、周五又老樣子了。
咨詢師:孩子寫作業慢,你的感受怎樣?會怎么處理?
媽媽:我很生氣,一開始只是說說他,說了也不聽,語氣就不好了,聲調也高起來,有一次忍不住打了他。
咨詢師:罵、打孩子后,你們什么感受?
媽媽:很生氣,也很焦慮,覺得孩子怎么會這樣子呢?
爸爸:我覺得這樣打、罵是不好的,但孩子不聽話,我也很無奈。
……
父母是愛著兒子的,可內心的愛卻沒有表露出來,也想努力改變孩子作業磨蹭的行為,但沒找到合適的方法。不良的溝通讓這個家庭氣壓很低,在困境中走不出來。
咨詢師:小E在學校咬了兩位同學,你們怎么處理這件事的?
媽媽:我告訴他不能咬人,他卻一直強調自己沒有錯。你看他嘴硬,很不誠實。爸爸也教育了他幾句。
小E:別人的家長都站在孩子這邊的,而他們總是站在別人那一邊。我當然沒錯了,是他們先豎中指侮辱我的,我就要咬他們的中指。
咨詢師:請媽媽站在椅子上,做出指責的姿態。爸爸靠近媽媽看著小E,小E在下面做出接的姿勢。
咨詢師:我們把畫面定格在這一幕,媽媽指責,爸爸站在媽媽這一邊,小E接受媽媽和爸爸的指責,保持這樣的姿勢不要動。現在我們來聽聽彼此的感受。
……
重塑結束后去角色。此次親子溝通中不良方式的場景再現,讓父母體會到說教、指責是沒有效果的,心口如一、真誠溝通才最有力量。
咨詢師:說說你們各自的期待或感受。
媽媽:我希望自己停下負面評價,傾聽孩子的心聲。
爸爸:希望小E能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我也會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也希望孩子能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
咨詢師:現在我們以小E為例,來探索一下薩提亞冰山模型理論。
環境:家里,媽媽催促做作業。有些題不會做,猶豫了,沒人幫助或媽媽幫助時不停數落。
行為:硬著頭皮接受指責,沒動力做作業。
感受:無力、疲憊、沮喪、無奈。
想法:我確實遇到了困難,我需要的是幫助和支持,而不是無休止的埋怨和指責。
期待:爸爸、媽媽能理解我、支持我。
渴望:理解、支持、體貼、認可。
……
緊接著逐一將爸爸、媽媽的冰山模型呈現,讓成員認識到人像冰山,我們看到人的行為、反應模式等只是表面,而更深層次的東西藏在背后,人們很難看到。此次家庭成員愿意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做到了內外一致。也有一股暖流流進了這個家庭,這有利于彼此關系的拉進,促進形成良性的親子關系。
咨詢師:小E,你怎么看自己寫作業的情況?
小E:我寫語文作業特別慢,其實其它科作業很快就完成了的,就語文有時要寫好幾個小時。
咨詢師:是什么讓你面對語文作業時慢下來了呢?
小E:語文字很多,而且好多題目我也不會做。
咨詢師:你們聽了,有什么想說的嗎?
爸爸:我第一次知道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作業慢的,你想要我們怎么幫你?
咨詢師:聽了爸爸的話,你什么感受?
小E:其實他們也是為我好,他們當時罵我,是氣話。我以后可以直接告訴爸爸媽媽需要怎樣的幫助。
咨詢師:以后碰到這樣類似的情況你們會怎樣處理呢?
爸爸:心平氣和地聽聽孩子的心聲,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而非指責。
媽媽:我要學會少生氣,理解孩子的不容易。
……
家庭成員在此次咨詢中認識到問題本身不是問題,采用的應對方式才是根本。大人需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式也需要調整,彼此尊重,彼此共同創建良性的家庭溝通方式。
咨詢師:老師邀請你回憶一下,從出生到現在,哪些事是值得你驕傲和自豪的?
小E:畫畫獲得了一等獎,英語演講選拔被選上,數學考試考了全班最高分。
咨詢師:那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因著你身上具備的什么特質呢?
小E:我畫畫時很投入的,英語發音很準,人也聰明。
……
咨詢師讓來訪者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是非常有價值的,再挖掘他內在的潛能,獲得高自尊。
作業磨蹭不是本質問題
幾次咨詢之后,小E和同學間的相處也和諧了,作業速度越來越快,有時能在19:30前完成,成績也有所提高。可見作業磨蹭不是本質問題,背后是因為家長極度的焦慮和家庭不良的溝通模式。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在個案心理輔導中的應用是很有效的,它能讓個案及家庭成員找到自己身上的需求與力量,幫助個案朝著積極的方向轉化,最后獲得自助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構建了家庭成員間良性的人際溝通模式,讓彼此身心達到一致,從而促進個案的個人成長。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