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郭亞妮 楊凱飛

趙 銳:太原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山西省法學會科技法研究會副會長
了解權利內容是維護自身權益的前提。法律重視證據,證據源自于日常工作所形成的各類材料,其中尤以書面材料最為重要。因此,科技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視涉及知識產權成果歸屬和運用的各項書面材料。科技工作者的知識產權一旦受到侵權,可以有三種途徑進行維權。以專利侵權為例,維權途徑一為訴訟,即向人民法院起訴;二是行政處理,即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三是仲裁,即按照仲裁協議向選擇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王憲朝: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核心知識產權的獲得是制約科技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現代企業普遍都存在知識產權短板問題,如企業創始人對知識產權認知不足、重視不夠,導致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同時企業缺乏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管理團隊,導致企業對于擁有的知識產權保護起到的作用甚微。因此,企業應把知識產權上升到戰略高度來看待,應建立專業的管理團隊,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轉化率,促進企業的積極快速發展。

董新中:太原師范學院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山西省法學會科技法學會副會長
傳統知識產權理論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矛盾問題。例如人工智能具有很強的生成能力,因此,人工智能能否因生成的作品而成為知識產權的主體?這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和討論的熱點難點問題。
知識產權濫用問題。信息、數據、移動通信等成為了生產生活的要素,同時也帶來了諸如專利劫持、版權流氓、商標囤積和知識產權圈地等濫用問題。
知識產權侵權問題。信息化時代使得知識產權侵權更加容易,例如從網上復制一篇文章比手抄更快捷,網上發布的侵權作品傳播更快,范圍更廣;通過網絡間諜手段盜取商業秘密更便捷更隱秘,網絡銷售侵犯專利權、商標權侵權產品數量更多,而且有時還不容易查找侵權人等等。
一.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法院確定賠償數額時,有四種計算方式。二.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賠償數額上限均為500萬元以下,但是如果查明的數額高于500萬元的,按照查明數額來確定。著作權法規定的上限是在50萬元以下,同樣的也可以按照查明數額確定。三.專利法規定了一個下限是3萬元,其他法沒有下限的規定。但是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于一些個體戶、零售人員來說,其銷售數量明顯較小,最高法院判決突破下限的規定,也可以在3萬元以下進行判決。四.采用法定賠償自由裁量時,綜合考慮以下因素:權利的類別和市場價值;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行為的性質、持續時間、后果等情節;侵權人對侵權行為的糾正程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主體的接受程度。根據以上因素綜合判斷來確定賠償數額。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太原代辦處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山西設立專利商標受理窗口,主要工作涉及專利商標審查工作和專利受理衍生服務兩方面內容。服務內容主要是五個方面:專利受理衍生服務包括專利費用繳納、相關證明文件出具、專利、商標質押登記、專利許可備案以及相關咨詢服務等。企業要區分代理機構和代辦處的關系,代理機構是社會服務機構,主要為申請人辦理專利商標申請及相關事務及手續。代辦處是官方受理機構,主要是代表國家知識產權局為申請人等提供就近就地服務,也包括為代理機構提供服務。
山西省科協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法律服務是履行其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服務內容之一。法律服務中心正是為了給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進一步維護廣大科技工作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助力山西科技發展的公益性組織。
服務中心將為科技工作者在知識產權方面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意見等,比如知識產權作為出資時的股權架構設計、企業法稅以及商業模式的設計。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法治意識,要保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其對科研的熱情、對經濟繁榮的促進,真正實現科技創新、科技引領社會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