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只有進一步激發中小微企業的活力,才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背景情況? ? ? ? ?民建上海市委針對上海市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和創新能力開展問卷調查,了解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情況及特點。
問題及分析
1.經營狀況處于下降趨勢。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對處于中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沖擊較大。數據顯示,有47.88%的受訪企業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其沖擊較大,9.38%的受訪中小微企業認為沖擊很大。
2.經營環境得到一定改善。2021年上海中小微企業對經營環境改善有所感知。從分項指標來看,對于法治環境、政府服務、市場環境、開放環境、政策環境的好感度上升。在本次疫情逐步進入常態化防控后,政府出臺的政策舉措將具有較高的感受度。開放環境、稅收負擔、攤派成本、房租物業負擔等方面的感受度與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對交通物流成本好感度有所下降,說明中小微企業在交通物流成本上承受較大壓力。
3.發展信心有望保持。針對遠期經濟大勢,有29.13%的受訪中小微企業認為有望進入回升期,有44.18%的受訪企業表示會保持原有的經營思路。中小微企業對國家戰略的部署實施也有一定的信心,有超過四成的受訪企業認為,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城市數字化轉型等將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此外,中小微企業對當前市場化程度評價較高。
4.創新能力須進一步扶持。受宏觀環境因素影響,2021年至今,上海中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比2020年有所下降,處于近三年來較低水平,且呈現下降趨勢。有80.43%的受訪企業表示,沒有獲得政府創新創業孵化支持,認為了解政府科技創新相關政策的企業僅為10.46%。
1.完善機制促進支持政策落地。依托“一網通辦”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題服務網頁,精準推送各類支持政策,完善線上線下融合的中小微企業服務機制。健全中小微企業政策評估機制,針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動態調整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精準性。比如,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造成的沖擊,可通過設立監測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臺專門財政支持政策等,緩解中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2.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建立中小微企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促進研發創新、創意設計、生產制造、物資采購、市場營銷、資金融通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幫助中小微企業引進和培育創新人才。
健全科技項目管理制度,大幅提高中小微企業承擔研發任務比例,以包容審慎的態度,對具有專門技術和發展潛力的初創類中小微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專業化市場化創新服務體系,提升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業化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等扶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的能力與水平。
3.搭建平臺助推中小微企業開拓市場。搭建中小微企業參與城市數字化轉型場景建設對接平臺,推動中小微企業參與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搭建中小微企業供應鏈、產業鏈對接平臺,發揮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功能,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參與產業鏈供需對接,形成自身專業特色,培養一批“專精特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