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歐仁·布丹《多維爾港》1892年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句:“色彩是我一整天的癡迷、喜悅和折磨?!痹尸F在遇見博物館舉辦的“遇見印象派·諾曼底曙光——十九世紀歐洲繪畫流變”展覽的入口處。
第一次近距離見到了莫奈的真跡,作于1883年的油畫《埃特勒塔》,畫面尺寸并不大,但足以讓人聽到海浪撞擊巖石的聲音。穿過幽暗的巨巖之洞,看到的第一層是巖堆,更遠處矗立的第二層是高崖,一一遞進和透視的構圖,仿佛一扇窗,一面鏡,將遠近的山石投射在同一個視角里。近處的海水呈現深沉的碧綠色,那是近海海浪呈現的色彩和起伏的線條,近乎橫線的筆觸,逐漸堆出了巖石的紋理和海水的波紋,像極了莫奈在池塘和睡蓮中的用筆。這幅油畫讓我近距離呼吸到了大師那熱情洋溢的情感。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出生于法國巴黎,世界畫史上著名的印象派鼻祖級人物。羅曼·羅蘭曾說:“他的藝術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的光榮?!蹦我簧擦粝?00多幅素描,2000多幅油畫。他的作品以色彩和光影的精巧運用著稱,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他曾根據光影的不同表現效果,對同一對象在不同時間和季節進行多幅描繪,以“聯畫”形式表現他對“視物”的鐘愛,比如1888—1889年的《麥垛》系列;1889—1893年的《魯昂大教堂》系列;以及在他搬到吉維尼后創造的名垂畫史的《睡蓮》系列。
1845年,莫奈5歲的時候舉家從法國巴黎遷往北部的勒阿弗爾。勒阿弗爾,也許不被我們熟知,張佳瑋在他的《莫奈和他的眼睛》一書中對勒阿弗爾這樣描述:“晴天時,勒阿弗爾的陽光甜濃到可以飲用,鋪陳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海岬的折缺和陰影、綠樹的起伏和線條,最后,還有在諾曼底陽光下,蔚藍的、深藍的、淺紫的、深綠的、淺綠的、灰色的、白銀色的海洋?!痹谶@樣一片色彩斑斕的海邊,莫奈開始迷戀上涂鴉,畫人、畫海、畫天空,他的筆觸靈動、活潑隨意,在他還沒有比例、透視、構圖的概念之前,已經能夠迅速勾勒出自己所見的一切。勒阿弗爾及其附近的海灘成為莫奈漫長人生里反復出現的主題畫面。
在莫奈16歲的時候,遇到了畫家歐仁·布丹,布丹鼓勵他不要拘泥于漫畫趣味,要打開眼睛,觀察自然。布丹是早期印象派萌芽階段的代表,他對莫奈的忠告:“當場直接畫下來的任何東西,往往有一種你不可能在畫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筆的生動性?!?8歲時,莫奈跟隨布丹去諾曼底海灘寫生,于是,他開始體驗到了另一個勒阿弗爾,一個與他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充滿光影色彩的世界。6個月的戶外寫生時間里,布丹教他如何進行戶外作畫,以及最基本的油畫技法,這些成為莫奈真正的油畫啟蒙,很多年后,他曾說:“我會變成一個畫家,是因為歐仁·布丹讓我這么做?!?/p>

《埃特勒塔》1883年
莫奈殿堂級的名畫《日出·印象》便誕生于勒阿弗爾。1872年,32歲的莫奈已經在法國畫壇摸爬滾打十多年了,他回到了勒阿弗爾。在一個清晨,他拿起畫筆,悄悄地記錄海邊的那個氤氳著霧氣的日出景象,“風景無非就是印象,它只是轉瞬即逝之物……這幅畫不能叫作《勒阿弗爾的風景》,就叫‘印象’吧?!痹u論家據此將莫奈所代表的風格稱為“印象派”,馬奈、雷諾阿、米勒、畢沙羅、西斯萊、卡耶博特以及后來的塞尚、高更、梵高等都隸屬于印象派門下。
莫奈對于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反復繪畫,造就了他個人繪畫生涯中重要的創作類型——聯畫。1888年,他癡迷于收割后農田里的兩個麥垛,于是他提起畫筆,在同一位置,對這兩個麥垛進行了不同季節、不同光照和天氣環境下的描摹。透過這些色彩的變化、陰影的長短和線條的粗細,我們可以真實感受到莫奈筆觸的爐火純青。
1892年,莫奈在魯昂見到了著名的魯昂大教堂,這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曾經被透納、柯羅、容金德、畢沙羅所畫過。他決定以魯昂大教堂為對象進行聯畫創作,這一想法也最終造就了莫奈聯畫創作中的經典范例。先是1892年2月至4月,隨后是1893年,莫奈分兩次,對魯昂大教堂進行了聯畫創作,這三十幾幅作品也真實定格了魯昂大教堂不同季節、不同時間和不同光線下的真實狀態。

《日出·印象》1872年

《睡蓮》1907年
莫奈的好友,多年之后成為法國總理的喬治·克里蒙梭曾說:“灰暗的物體,其本身因陽光的照射而獲得生命,獲得給人們的感官以印象的能力,但這種圍在物體表面、深入其內部、反射至外部空間的光波,始終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那么一件東西在光的照射下究竟是什么樣子?這是我們現在必須弄清楚的,是畫家所要闡明的,也就是通過畫家之手來進行化解和重新組合?!蹦我酝粋€事物為對象反復作畫,證明他不在乎事物本身,而在乎光影的變化。
1883年,莫奈搬到了吉維尼村,那年他43歲,吉維尼也成為他此后43年人生的最終歸宿。1887年,莫奈的畫在巴黎暢銷起來,他手頭也逐漸寬裕了,就買下了吉維尼的一處房子,并引來河水,開掘池塘,在池塘上,他還修了日式拱橋。“橋漆為綠色,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蓮、杜鵑花科的觀賞植物和繡球花環池而居,柳樹和紫藤懸垂水面,讓水的色調更趨深藍,而在水面上,也就是舞臺的主角位置,漂浮著粉紅色的睡蓮?!?895年,莫奈畫出第一張關于池塘和日本橋的畫,1900年底,丟郎-呂厄畫廊共展出13幅莫奈的睡蓮聯作,這些畫是莫奈于1899—1900年間在吉維尼的花園里創作的,這一系列睡蓮作品把他的藝術成就推向高峰。
根據研究,19世紀80年代,因長期在戶外寫生,莫奈的眼睛已經出現問題。他那時能看清的,只有白色和綠色,他所看到的藍色變為紫色,他的畫里越來越少出現明亮的橙黃色和藍色。他曾經多么熱愛陽光,但視力下降后,他怕見到陽光,到了中午就停止繪畫。晚年的莫奈仍舊堅持創作,在創作中不斷進行革新和探索。
評論家戴奧多爾·杜雷在《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一書中說:“莫奈在畫風景時,不但畫其靜止和常態的一面,而且也畫它在光線作用下所顯露的轉瞬即逝的一面,從而給人以震撼心靈的視覺感受。”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