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編者按:青少年是家庭的未來,更是國家的希望。如何在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協同發力,讓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健康快樂成長?“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本刊記者深入采訪了多方面人士,傾聽他們的觀點和建議,以給少年兒童更美好的童年,給他們人生最堅實的起步。
2022年1月1日,關于家庭教育的一部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從此,如何“帶娃”有了法律依據?!傲弧眹H兒童節前夕,圍繞提高教育質量和補齊短板,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孫云曉暢談了他的看法。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在全國實施。該法開宗明義,明確了家庭教育的五大核心內容: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值得關注的是,“生活技能”被納入其中,成為核心內容之一。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把勞動課從過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獨立出來,自成一課。勞動課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對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的任務目標作了詳細的規劃安排。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從小學開始就要學做飯。具體來說,一二年級要幫著父母準備做飯,比如擇菜、洗菜等,做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到了三四年級,要求能制作簡單的日常飲食,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煮餃子等;到了五六年級,要求進一步提高,要學會做好幾種菜,還要會做營養餐;到了初中階段,則要求會做更復雜、更可口的菜。
對此,很多網友紛紛發表感言,說“勞動課又回來了”,認為就應該這樣教孩子。當然,也有部分網友感到困惑:這么小的孩子用做這么多家務勞動嗎?還有一些父母犯愁:自己都不太會做飯,將來怎么指導孩子?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做飯本是一項基本生活本領,可為何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反應呢?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近30年,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孩子做家務勞動非常少。
我們做家庭德育現狀的研究發現,40%以上的父母承認孩子很少做家務勞動,近一半的父母表示他們經常幫助孩子做家務勞動。這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家庭教育在有些家庭中進入誤區,家庭變成第二課堂,家長成了老師的助教;二是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非常薄弱,是一塊亟待補齊的短板。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家庭是生活的組織,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沒有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就不復存在。
為什么要重視生活教育?因為這是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而且這種需要是剛性的。
耶魯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他的專著《成功智力》中提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三個方面。他認為,一個人智力的大小并不取決于各方面智力的總和,而在于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三者能否達成平衡。
實際上,教育也存在平衡問題?,F在國家倡導家校社協同育人,怎么協同?如果三種教育都偏向知識教育,都以知識為中心,那一定是失衡的。
家校社協同育人應該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首先,家庭教育要體現生活教育的魅力;其次,學校教育要完成知識教育的使命;再次,社會教育要實現實踐教育的功能。這樣,三種教育才能相輔相成,共同形成完善合理的教育結構。只有這樣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才能對孩子的終身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既有知識能力,也有生活能力和實踐能力,孩子的發展需要把握一種平衡。
現實中,我們培養了很多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但如果生活能力欠缺,走上社會后很容易出問題。一個人光有學習能力是不夠的,僅靠知識豐富,未必能獲得幸福,未必能對社會創造價值,未必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比如,湖南有一位被稱為神童的孩子,17歲就被保送中科院碩博連讀,結果由于生活能力太差,被學校勸退了。這個孩子就是典型的“瘸腿走路”,只會學習,只會考試,但不會生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很多家長對于生活教育的欠缺已有切膚之痛。會做飯的孩子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活得安穩,不會做飯的孩子則被動很多。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只會學習是不能獨立的,是不能承擔起社會責任的,是不受歡迎的,甚至在社會上是難以生存的。所以,平衡發展、平衡教育,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
大家知道,家庭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品德教育。一直以來,大家都很重視德育。比如學校,會開很多德育課程。但是,道德的形成必須以生活實踐為支撐。缺少了生活實踐,缺少了勞動,所謂的德育就是空中樓閣。很多人生道理其實并不是在課堂上明白的,而是從生活實踐中體悟出來的。
比如電視劇《人世間》,老周家三代人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三代人的道德養成靠的是什么?靠淳樸的家風、生活的歷練、濃濃的情感。有的孩子學習很好,考上北大、清華等名校,經進一步了解發現,最有力的精神支撐其實是他們的家庭情感,以及良好家風。沒有家庭生活教育,沒有勞動教育,沒有充分的實踐,立德樹人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
多年前,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做過一個研究,叫“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我們調查了當時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全國十大優秀輔導員和優秀青年科學家等,他們都是受到國家級表彰的模范人物。我們對148名杰出青年做了問卷調查。他們中80%以上童年時經常做家務勞動,90%以上小時候很愿意做父母交代的事情。
后來,我們又在《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對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追溯調查。這些青年死刑犯大部分都在少年時代有過犯罪的經歷,作為少年犯被管教。好逸惡勞、不勞而獲、游手好閑、是非顛倒、榮辱不分,他們中90%都處于這樣一種混亂的生活狀態,哪有好家風可言?
兩相對比,勞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促進法把生活技能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意義重大。當然,生活技能并不只是做飯、洗衣等,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除了管理好自己的生活,還要學會跟家人互動,跟別人合作,在文化生活和其他方面取得發展等??傊罴寄苁且环N綜合能力。但是,學會做飯、洗衣,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是最基礎的能力,對長遠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家校社協同育人非常重要,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要尊重家庭教育的特點,要把生活教育作為重點,作為推進家庭教育的一個路徑。家庭生活教育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技能是基礎和突破口,是孩子終身受益的關鍵點。要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家庭教育回歸創造美好生活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