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空腹血糖聯合年齡在診斷妊娠糖尿病中的價值。方法: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產檢及分娩的孕婦5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孕婦按照年齡和空腹血糖水平進行分組,分別是≥35歲的高齡組160例,<35歲的年輕組340例;空腹血糖水平異常組125例、空腹血糖水平正常組375例,對所有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不同組別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結果:本次研究中共有93例孕婦發生GDM,發生率為18.6%。其中高齡組孕婦中GDM發生率為26.25%,年輕組孕婦GDM發生率為15%,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FPG異常組GDM發生率為29.6%,FPG正常組GDM發生率為14.93%,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FGP值的升高,GDM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對于FPG值相同的孕婦而言,高齡組GDM的發生率要高于年輕組。結論:高齡合并FPG異常孕婦更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診斷中應做好識別工作。
關鍵詞:空腹血糖;年齡;妊娠糖尿病;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臨床常見的妊娠期合并癥,隨著近些年來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GDM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人群逐漸年輕化。根據臨床數據顯示[1],GDM孕婦的后代出現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方式盡早篩查GDM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提高母嬰的安全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分析了年齡、空腹血糖(FPG)水平與GDM的關系,現將結果作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產檢及分娩的孕婦5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年齡均≥18歲,單胎妊娠。
1.2研究方法
GDM診斷標準:首次產檢除了FPG檢測外有顯性糖尿病,FPG≥7.0mmol/L,妊娠24~28周進行75g葡萄糖耐量篩查,以下指標有任何一項達到或超過即可確診為GDM:空腹FPG臨界值5.1mmol/L、1h后FPG臨界值10.00mmol/L、2h后FPG臨界值8.50mmol/L。
將所有孕婦按照年齡和空腹血糖水平進行分組,分別是≥35歲的高齡組160例,<35歲的年輕組340例;FPG異常組125例、FPG水平正常組375例。
1.3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8.0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應用t檢驗組間差異,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應用X2檢驗,當P<0.05時提示對比具有意義。
2.結果
2.1 GDM的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中共有93例孕婦發生GDM,發生率為18.6%。其中高齡組孕婦(160例)中共有42例發生GDM,發生率為26.25%;年輕組孕婦(340例)中有51例發生GDM,發生率為15%,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X2=9.0949;FPG異常組(125例)有37例發生GDM,發生率為29.6%,FPG正常組(375例)有56例發生GDM,發生率為14.93%,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X2=13.3198。
2.2 不同組別孕婦FPG的對比情況
通過對比發現,高齡組孕婦的FPG水平均高于年輕組,P<0.05;再次對比是否發生GDM發現,發生GDM的孕婦,無論是高齡組還是年輕組都明顯高于非GDM孕婦;但是非GDM孕婦中,高齡組與年輕組的FPG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3 FPG不同水平中GDM的發生率
由表2可見,隨著FPG水平的不斷升高,GDM的發生率不斷增加,P<0.05。尤其是在FPG≥5.6mmol/L時,GDM發生率超過了50%。
3.討論
年齡的增長不僅是誘發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誘發GDM的獨立危險因素,年齡的增長會讓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不斷下降,因此更容易發生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2]。本次研究中的500例孕婦,18.6%出現了GDM,其中高齡孕婦的GDM發生率為26.25%,高齡孕婦的發生率要顯著高于年輕孕婦。由此可見,年齡應是高危孕婦管理的重要項目,對于年齡較大的孕婦應盡早檢查,及時干預,從而降低母嬰不良結局的發生[3]。另外,通過本次研究對不同孕婦FPG值的對比發現,孕早期開展FPG檢查,其數值能夠幫助臨床盡早判斷GDM的發生風險,效果理想,與年齡結合應用,對于指導臨床預后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家儀,余青,楊全,李相新.空腹血糖聯合年齡在妊娠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2,19(05):615-618.
[2]吳秋霜.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清鳶尾素水平與巨大兒的相關性[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9):5460-5463.
[3]吳艷,張雷英,謝曉英,傅芬.孕早期血糖、血脂及體質量水平預測妊娠糖尿病發生風險[J].藥品評價,2021,18(08):449-452.
作者簡介:高晶,本科,住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