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滿
摘要:目的:分析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對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干預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應用抗生素治療的102例患者設為對照組,期間采用常規用藥管理,將2020年7月-2021年6月應用抗生素治療的102例患者設為觀察組,期間采用合理用藥管理,比較兩組用藥合理性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用藥合理性和滿意度均相比對照組較高(P<0.05)。結論:經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用藥合理性,且深受患者認可。
關鍵詞: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抗菌藥物;用藥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 R9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抗菌藥物主要是指具有殺滅細菌或抑制細菌活性的藥物,常被用于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1]。近年來,相關研究指出抗菌藥物在臨床的不合理應用現象愈發嚴重,使得臨床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加[2]。因此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必不可少,但常規用藥管理的整體干預效果不夠理想。王金玉等[3]學者的研究指出,相對應用常規用藥管理,應用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的干預效果更為突出。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可規范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充分發揮抗菌藥物的療效[4]。鑒于此,為選擇出一種更為科學合理、安全有效、切實可行的用藥管理方案,本探究主要分析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對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干預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回顧性分析,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應用抗生素治療的102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20年7月-2021年6月應用抗生素治療的102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n=102)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為22-83歲,平均年齡為(52.56±9.95)歲;觀察組(n=102)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50例,年齡為23-85歲,平均年齡為(53.04±9.98)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較為完整;②能進行基本的溝通交流;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②伴有惡性腫瘤、精神疾患等,或處于妊娠期、哺乳期;③遵醫依從性較差。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用藥管理:遵醫囑正確使用抗菌藥物,或由護理人員按照醫囑對患者使用相應的抗菌藥物,指導患者用藥,并觀察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等。
觀察組行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1)依據本院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藥劑科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主要包括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并實時更新抗菌藥物的相關信息和最新消息。(2)重點監測抗菌藥物的采購,需以本院實際需求及等級為基礎采購抗菌藥物,如二級醫院所采購的抗菌藥物應在35種以內,三級醫院所采購的抗菌藥物應在50種以內。(3)與本院感染科、質控科、檢驗科等進行密切合作,加強科室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和相關抗菌藥物的耐藥性。(4)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統計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種類和數量,并對不合理情況進行分析,并與臨床醫師共同商討,盡可能為患者提供經濟適用、安全有效的用藥方案;持續跟蹤患者用藥情況,或定期組織藥學查房,觀察用藥治療是否達到預期的治療目標,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處理和干預,同時對患者的用藥進行調整。
1.3觀察指標
①用藥合理性:統計兩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其中限定日劑量(DDD值)參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中有關標準,統計各種抗菌藥物的用藥DDDs)和藥物利用指數(DUI),其中DDDs=病例藥物總量/DDD值,DDDs值越高反映患者對該藥的選擇傾向性越大,DUI=DDDs/總用藥時間,DUI≤1即為臨床用藥合理。②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信度系數為0.867),主要包括用藥方案、用藥指導以及藥學查房3個方面的內容,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1-5分)。患者滿意度隨著所得分數的增加而提升。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以[n(%)]表示計數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t檢驗。以0.05為分界線,P低于此值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用藥合理性比較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用藥合理性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兩組滿意度比較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見表2:
3 討論
抗菌藥物雖能有效地治療和控制細菌感染性疾病,但隨之其不合理應用現象也呈增長趨勢,其易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且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藥菌問題已給臨床抗感染治療帶來了嚴峻挑戰[5]。現階段,臨床認為規范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常規用藥管理雖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多。而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可強化臨床醫護人員合理用藥意識,規范和完善臨床用藥管理制度,繼而保障臨床用藥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用藥合理性為96.08%,提示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有助于規范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在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中,通過專業培訓可增強藥劑科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依據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實際病情,結合抗菌藥物藥效學和藥動學等制定和適當調整抗菌藥物治療方案;通過把控藥品采購,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優化藥物資源;通過加強與各科室之間的合作,一方面可了解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為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可通過藥敏實驗,為臨床醫師的用藥提供參考;通過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不合理用藥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可督促臨床醫師合理用藥,進而減少濫用抗菌藥物的現象,有效抑制細菌耐藥性的發生發展。此外,章考飛等[6]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干預在臨床的應用獨特的優勢。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滿意度相比對照組較高(P<0.05),提示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分析原因: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會直接影響患者疾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引起患者病情惡化,不僅會延長住院天數,增加經濟壓力,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危及其生命安全。而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的干預可有效避免和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還能促使臨床用藥更加規范、專業,既能充分發揮抗菌藥物的療效,保障患者用藥治療的效果和安全,又能獲得醫護人員和患者的認可與支持,推進臨床藥學工作發展,還能防止藥物資源的浪費,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實施藥劑科合理用藥管理干預,效果確切,一方面能達到規范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可有效控制細菌耐藥性的發生發展,進而實現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故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健達, 方鳳楚, 譚如婭,等. 抗菌藥物合理干預的實施效果以及在我院的應用可行性及其難點[J]. 山西醫藥雜志, 2020, 49(20):282-2824.
[2]張麗華, 程曉毅. 基層醫院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20, 49(20):2825-2826.
[3]王金玉, 周仕香. 藥劑科合理用藥干預在提升醫院用藥合理率的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20(30):126-127.
[4]高國鵬. 醫院藥劑科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中的干預效果分析[J]. 黑龍江醫藥, 2020, 33(5):1014-1016.
[5]張艷蘋, 錢濃. 藥劑科參與抗菌藥用藥管理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價值探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21(3):2367-2369.
[6]章考飛, 凌藝蘭, 汪峰,等. 淺談藥劑科對醫院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J]. 安徽醫藥, 2019, 23(2):39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