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評析重癥ICU患者應用中醫護理干預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適合本次研究的重癥ICU患者80例為樣本,樣本均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隨機將其分組為常規組40例(應用傳統護理)和研究組40例(應用中醫護理),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和重癥轉為輕癥。結果:研究組重癥ICU患者情感職能、軀體健康、心理狀態以及自理能力評分與常規組比較,明顯高于常規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重癥患者轉好為輕癥患者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重癥ICU患者經中醫護理干預后能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加速其轉好為輕癥患者,應用價值顯著,建議推廣臨床借鑒。
關鍵詞:中醫護理,重癥ICU患者;自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重癥ICU即重癥加強護理病房,主要是為重癥或昏迷患者提供的隔離場所和設備,提供最佳護理,有針對性的監測供給,又被稱之為深切治療部。通常情況下收治的患者多為急性、危重疾病,如若不及時采用有效措施進行救治,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患者救治的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滿足臨床疾病治愈的需求有著顯著作用[1]?;诖耍疚膶⑽以涸?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癥ICU患者作為樣本,觀察了中醫護理干預在重癥ICU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其具體觀察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適合本次研究的重癥ICU患者80例為樣本,樣本均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隨機將其分組為常規組40例(應用傳統護理)和研究組40例(應用中醫護理)。常規組含有22例男患者,含有18例女患者,年齡值跨度35~70歲,均數值(52.37±2.19)歲,疾病類型:腦出血含有13例、中風含有27例;研究組含有19例男患者,含有21例女患者,年齡值跨度35~71歲,均數值(52.96±2.22)歲,疾病類型:腦出血含有12例、中風含有28例。同意研究,簽署知情書,排除原發性精神疾病和溝通障礙患者、病歷資料不全患者以及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兩組重癥ICU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數據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可展開對比。
1.2方法
常規組:密切監測患者病情狀況,合理調整ICU溫濕度,同時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口腔護理等等。
研究組:(1)情志護理:中醫學上認為負面情緒可導致患者肝氣郁結,加重患者病情,提高臨床治療難度,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引導患者傾訴出情緒緣由,適當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幫助其緩解負面情緒;(2)壓瘡護理:患者入住ICU病房后需長時間臥床休息,極易導致氣血運行緩慢,出現不良情況,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期對患者進行按摩以及翻身,促進其血液循環,防止局部潰瘍的發生;(3)口腔護理:通常情況下患者需留置胃管,而在這種情況下極易對患者的口腔造成影響,引起炎癥反應,因此,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口腔的清潔工作,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需遵醫囑給予患者復方氯已定含漱液進行干預,而針對口腔糜爛的患者,護理人員需遵醫囑給予冰硼散灑敷干預;(4)膳食護理: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病情狀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比如,針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給予清金化痰湯干預,而對于腦梗死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鼻飼給予患者白菜或絲瓜湯,需注意的是,在對患者進行鼻飼前需采用溫水對管道進行沖洗,并且,每次鼻飼量不得超過200ml;(5)便秘護理:因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息,極易導致患者胃腸蠕動緩慢,引起便秘癥狀,因此,護理人員在此期間需遵醫囑給予患者大黃焗服,幫助患者通便。
1.3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經由情感職能、軀體健康、心理狀態以及自理能力等四個方面評估,每個指標下均有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在護理后參照生活質量評量表(GQOL-74)對此項內容的評估。
重癥患者轉好為輕癥患者。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SPSS23.0檢驗差異,以X2和t值檢驗,以百分數、(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活質量分析
研究組重癥ICU患者情感職能、軀體健康、心理狀態以及自理能力評分與常規組比較,明顯高于常規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重癥患者轉好為輕癥患者分析
研究組護理后重癥患者轉好為輕癥患者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3.討論
重癥ICU是每個醫院組成的重要一部分,它主要是為危重疾病提供的主要場所,通常情況下,該科室收治的患者都具有病情危重、病情發展快等特點,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對臨床診治工作的關注逐漸從單純治愈疾病過渡到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對重癥ICU患者實施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2]。中醫護理作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具有操作簡便、適用范圍廣以及靈活多變等優勢,它主要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對臨床因素進行辨證后實施護理操作,以此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3]。本次研究中,給予患者實施中醫護理,主要從情志護理、壓瘡護理、口腔護理以及便秘護理等五個方面實施護理操作,不僅有助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臨床癥狀,而且還能有效預防壓瘡、便秘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而為患者疾病康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預后效果顯著[4]。
綜上所述,重癥ICU患者經中醫護理干預后能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梁玫. 重癥ICU患者實施中醫護理干預的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97):347-348.
[2]曹晶. 中醫護理對ICU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 醫學美學美容,2021,30(3):160.
[3]馮樂香,張曉玉,盧小清. 中醫護理干預策略在重癥ICU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科學,2019,9(6):146-148.
[4]龔健,王維. 中醫護理干預對重癥ICU患者預后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3):72.
作者簡介:劉嬌(1990),女,漢族,江蘇徐州人,主管護師,本科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中醫護理,ICU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