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燕 李嬋玲
摘要:目的:探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效果與應用價值。方法:按照研究納入標注與排除標準從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內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140例作為研究對象,編號0-140號,輸入電腦進行隨機分組,各7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不同護理干預實施后,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干預措施實施后,實驗組生活質量更好、負面情緒顯著改善、用藥依從性更高、自我效能顯著提高、血糖指標控制更好,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健康教育指導效果理想,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2型糖尿病;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tandar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into annotat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from January 2021-2021 in December 2 our hospital 14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number 0-140, input computer randomization, each 70 case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experimental group based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implementation, contrast nursing effect.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quality of lif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egative emotions, higher medication complianc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elf-efficacy, and better blood glucose index control,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based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norms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s ideal and ha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specif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
相較于世界其他國家,我國的人口基數更大,社會性質更為特殊,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更為嚴重,各類社會公共疾病的公共衛生服務與管理體系構建仍然是我國當前面臨的痛點,在人口老齡化加速情況下,糖尿病管理已經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重大疾病[1]。后疫情時代下,醫療條件有限、傳統的降糖治療和常規護理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患者生理、心理狀態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而生理心理狀態則又直接影響患者的疾病預后,患者自我效能差,健康知識不足,導致疾病治療效果受到影響[2]。為提高2型糖尿病干預效果,本研究探討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研究納入標注與排除標準從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內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140例作為研究對象,編號0-140號,輸入電腦進行隨機分組,各7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54.24±4.5)歲。對照組70例,男41例,女29例,患者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54.15±4.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男女比例資料接近,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內容如下。
(1)患者在到門診之后,熱情向患者及其介紹醫院環境、相關制度,同時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記錄患者的病史治療史以及年齡、體重、年齡等多方面的情況,緩解患者陌生情緒。(2)明確告知患者關于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指導健康教育護理的內容、基本流程,注重心理疏導,改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護理的依從性;健康教育護理方式,主要以印刷品發放關于2型糖尿病的宣傳資料,以圖文形式說明;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在顯眼位置;定期開展關于2型糖尿病的咨詢活動,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積極參與;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加強對2型糖尿病的宣講力度;告知疾病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不斷安慰鼓勵患者,同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3)在治療過程中,應當嚴格監督患者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以及不用藥、不休息、亂飲食等不配合護理的行為,要不斷的向患者家屬強調飲食、藥物以及休息、運動對于疾病恢復的積極性,引用成功病例,積極和藹的向患者證明配合護理的實際效果,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時應當告知患者家屬疾病的相關成因、生活中相關導致因素、用藥的效果以及預后等。在溝通過程中分析患者的負面情緒,找出原因,及時進行引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配合性。(4)患者在離開門診前,應當實施延續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屬衛生、疾病恢復、飲食、運動、休息等多方面知識對于疾病康復、避免復發的重要性,在出院后采用微信、電話等定期隨訪和接受患者反饋,持續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1.3 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應用圣喬治(SGRQ)生活質量問卷[4]進行分析,總分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2)負面情緒:采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抑郁(HAMD)量表進行分析,分值越高患者負面情緒越強烈。
(3)自我效能:應用自我能效調查表(BSES)分析,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好。
(5)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按照患者整個護理過程的用藥表現,分為完全依從基本依從、不依從三個評價,依從率=完全依從率+基本依從率。
(6)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對照組更好,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總分(31.2±3.0),對照組(44.7±6.4),(t=15.979,P=0.001)。
2.2 負面情緒自我效能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負面情緒改善程度更大、自我效能提高,對比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HAMA(26.1±3.5),對照組(37.3±5.2),(t=14.950,P=0.001);實驗組HAMD(30.1±2.4),對照組(41.2±4.5),(t=18.209,P=0.001);實驗組BSES分值(89.2±5.4),對照組(75.7±2.3),(t=19.244,P=0.001)。
2.3 血糖控制情況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血糖指標控制情況更好,對比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餐后2h血糖(pb/mmol·L-1)為(8.2±1.4),對照組為(12.1±2.5),(t=11.388,P=0.001);實驗組空腹血糖(pb/mmol·L-1)為(6.7±0.4),對照組為(9.1±0.9),( t=20.388,P=0.001)。
2.4 用藥依從性
實驗組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依從率為70例(100.0%),對照組為64例(91.4%),(χ2=6.268,P=0.012)。
3. 討論
糖尿病的治療往往伴隨終生,患者在長時間的治療中容易產生放棄服藥、不注意飲食休息等情況,導致疾病進展迅速,引發病足、病眼等嚴重并發癥,治療效果不理想會導致疾病反復,并發癥持續嚴重,最終嚴重威脅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在原因分析中,絕大多數患者存在缺乏疾病健康知識,自我效能低,導致治療和護理依從性較低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
當前我國處于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建設快速發展的狀態,人力、物力投入不斷增加[7]。但是由于人口基數眾多、年齡結構發生改變、文化水平差異等原因,我國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有效提升公共衛生的管理水平,其發展離不開對于社會的順應性,在相應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當中,我們更應該堅持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需要以人民健康作為管理導向,針對2型糖尿病為代表的重大社會性疾病進行有效的干預[5]。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健康教育,針對病情進展給予患者多樣化的健康知識宣教,告知疾病知識以及用藥知識,同時告知生活中相關的注意事項,加強患者的健康知識儲備,提高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避免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對于改善疾病有著重要意義[6]。本研究中,干預措施實施后,實驗組生活質量更好、負面情緒顯著改善、用藥依從性更高、自我效能顯著提高、血糖指標控制更好,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基于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健康教育指導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從而提高用藥依從性、改善血糖指標,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負面情緒顯著改善,應用效果理想,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劉美岑, 楊凌鶴, 陳新月, et al. 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利用情況及與管理效果的關系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22, 25(1):7.
張曉霞.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研究[J]. 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10):334.
文麗娜,張晶晶,高嫚,周迎生,趙一楠,馬立萍,陸祖謙.針對性健康指導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及腦梗死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2020,15(7):1041-1044.
張朝, 胡秀香. 自護理論在家庭病床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護理管理雜志, 2020, 20(2):5.
張揚, 施趙維, 鄭曉佳. 延續性健康教育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J] . 中國基層醫藥, 2022, 29(5): 769-772.
王夢妍, 王蕾, 陳英耀,等. 健康素養和運動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醫療不信任的影響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22, 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