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在藥物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對象為本院收治的開展藥物治療的32例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納入時段為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對患兒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按不同的護理形式,分為兩組,16例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基于此,16例觀察組增加針對性護理,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率、用藥依從性。結果: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較少(P<0.05);用藥依從性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較高(P<0.05)。結論:在小兒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用藥治療過程中,配合針對性護理,不僅可以減少并發癥,還能提升用藥依從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藥物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針對性護理;并發癥發生率;用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558+.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近年來小兒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即免疫系統疾病,以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增多為主要表現,目前常采用藥物治療,以此來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1]。但在治療中,易受到患兒認知與周圍的影響,降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影響臨床療效的同時增加并發癥。因此,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開展藥物治療時,配合針對性護理非常有必要。本文評價在藥物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現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對象為本院收治的開展藥物治療的32例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納入時段為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對患兒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按不同的護理形式,分為兩組,16例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基于此,16例觀察組增加針對性護理。對照組男女性分別9例、7例,年齡0.4-4.5(2.04±0.35)歲,病程1-4(2.54±1.08)年。觀察組男女性分別10例、6例,年齡0.5-4.5(2.00±0.45)歲,病程1-3(2.04±0.88)年。基線資料組間對比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入院后做好常規查體護理,遵醫囑指導臥床休息、用藥,定時通風換氣,減少感染幾率,對家屬實施口頭健康教育,提高認知度。基于此,觀察組增加針對性護理,如下:
1)用藥前,需要向家屬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如發病原因、危害性、預防方式、治療與護理形式等,解答家屬的疑問,提高認知水平與信任感,方便后期護理。2)用藥中,因患兒年齡小,易出現哭鬧現象,故在用藥中,觀察患兒病情變化,了解有無異常,如有立即上報醫生處理,預防風險事件的發生。3)在患兒用藥之后,告知家屬病情變化持續監測的意義,保證其不會出現異常反應,記錄患兒的用藥情況,并做好記錄,方便醫護人員可以及時了解患兒的病情動態變化情況。4)為了減輕患兒的皮膚出血的發生,減少對肢體、皮膚的受壓時間,定時清潔皮膚與翻身。對于鼻出血可以通過挖鼻、擦鼻等次數進行預防。
1.3觀察指標
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率、用藥依從性。用自制調查表,對患兒用藥依從性進行調量,即針對是否按時用藥、是否按量用藥評分,分數越高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展開。
2. 結果
2.1并發癥對比
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較少(P<0.05),見表1。
2.2用藥依從性對比
用藥依從性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2。
3. 討論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斷、治療難度均較高,而其的出現經相關研究發現,與病毒感染有關,同時還與育齡期女性ITP高發、雌激素分泌有一定的關系。據研究表明,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治療中,易出現抵觸情緒,從而對預后產生影響[2]。有學者認為,在此類患兒開展物治療中配合針對性護理,可以提升療效、減少并發癥,對提高護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針對性護理具有較強的護理針對性,可以在治療過程中對患兒的病情進行監測,及時上報醫生,可以有效減少或是預防醫療事件的發生;同時在針對性護理中,可以及時觀察患兒的用藥情況,方便醫生調整用藥方式,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并發癥,保證藥效達到最好狀態[3]。
綜上所述,在藥物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采用針對性護理,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權春艷.臨床護理路徑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的應用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3):312-313.
[2]尹婷.針對性護理在藥物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4):235-237+241.
[3]楊素波.臨床護理路徑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09):1117-1118.
個人簡介:陳蕊花,1984年4月,女,漢,廣東省陽江人,大專學歷,主管護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