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芳
摘要:企業為了提高市場份額、提升銷售能力,便選擇賒銷模式,同時就產生了應收賬款,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也提上日程。應收賬款存在較大風險,如果對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將會導致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率下降、高估企業經營成果、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是企業整體經營管理的核心價值體現。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的科學管控,既可以降低資金風險、又可以優化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但目前,應收賬款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對我國當代社會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要性加以描述,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風險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對策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及供求關系的雙重作用下,企業選擇了賒銷政策。雖然賒銷方式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會為企業帶來應收賬款方面的風險。應收賬款的快速增加,會造成壞賬風險,逐漸形成資金的被動沉淀。如果企業不能無限獲取增量資金,就會使現金流變得更加緊張,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對資金的流動有著指導意義。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管理與應對措施。
一、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運營發展受應收賬款風險的影響較大,若不加強其風險管理,就可能給企業的持續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一)提高競爭優勢、穩固行業地位
賒銷方式對于企業保持客戶資源、提升市場占有率和穩固市場地位都有所助益。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有助于資金回籠,使企業財富最大化。對應收賬款內容進行調整,積極做好風險防控與規避工作,能夠穩固客戶資源、提高競爭優勢。順利收回應收賬款,有助于企業銷售利潤及時實現、利于擴大生產經營的再投入,可以穩定內部環境,進一步達到穩固企業自身的行業地位。
(二)減少企業庫存、降低資金成本
存貨在存儲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必要的費用,比如倉儲費、保險費以及一些其他的管理費用。賒銷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快存貨的周轉率,庫存減少使得倉儲費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企業收入也能得到及時、充分的體現,將應收賬款轉化為貨幣資金,為企業的日常經營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都有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降低壞賬風險、優化經營環境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可以減少企業壞賬風險的發生概率。如果應收賬款過多,將會影響內部資金鏈,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生產運營。企業加強對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整體監督與控制力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資金周轉率、增強企業的風險對抗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量化高層領導者對應收賬款業務的實際感知,在制定相應的經營管理決策時,不會出現基礎性偏差,為進一步優化經營環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1.風險意識不足
應收賬款就像一把雙刃劍,雖然賒銷可以實現短期內市場份額的提升,并減少庫存,但是如果企業風險防范意識不足,不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就容易帶來潛在的風險。很多企業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合理的應收賬款價值觀,忽視了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導致應收賬款收回時間較長、占用了過多的流動資金,造成企業一定程度上的資金緊張,企業不得不舉債經營,進而增加了企業資金成本。
2.風險評估不到位
應收賬款的風險評估涉及客戶的信用狀況、合同條款約定、對賬催收政策等。在簽訂合同之前,為了占領市場份額,沒有準確評估客戶的信用狀況,即使客戶信用狀況不佳,依舊會與其簽訂合同。這樣可能會導致收不回貨款,如果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勢必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風險評估機制的缺失,也制約著賒銷模式的良性發展。
(二)缺少規范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和流程
1.內控制度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缺少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企業內部應收賬款規模不斷擴大,會導致壞賬數量不斷增加,勢必要造成企業的經濟利益損失。催收考核制度的缺失,容易讓業務銷售人員只關注銷售業績,忽視對應收賬款管理,使得應收賬款金額不斷上升,長時間的拖欠款項極易造成壞賬。崗位責任制度不健全,導致部門之間互相推諉,造成企業高銷售額低利潤率的局面,影響了企業的資金循環,甚至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2.催收流程不規范
俗話說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但很多企業沒有制定系統的、科學的應收賬款催收流程,沒有定期開展對賬、催收工作,造成應收賬款長期掛賬,使資金沉淀在外。應收賬款壞賬與賬齡和規模有很大關系,大量的、長期的應收賬款容易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營風險。應收賬款催收流程不規范,可能造成回收率下降,貼現成本變高,致使應收賬款帶來的收入掩蓋了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增加了成本高估了收入,不利于企業持續經營。
(三)信用管理體系不完善
1.信用體系不規范
客戶的信用信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如果信用體系不完善,企業內部顯示的客戶信息就不準確。在這種不完善的信息指導下,會使企業錯誤評價客戶的信用級別,使企業風險不斷增加,產生壞賬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進而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危害。很多企業,特別是銷售人員,為了片面追求銷量和業績,沒有對新客戶進行充分的調查。對于既往的成熟客戶不關注其經營狀況,不了解其是否還具有還款能力,造成應收賬款回收的被動性。
2.信用政策不合理
商業信用政策也是應收賬款政策,也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信用政策與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密切聯系。如果企業沒有甄別客戶的市場信用,將會影響戰略實施,后續的經營風險將會加大。對于過去的穩定客戶沒有掌握其最新信用信息,沒有及時調整信用政策。由于信息不對稱,當客戶信用發生變動時,不能及時有效的更改信用限額。沒有綜合當前的市場情況、信用限額以及客戶過去的回款情況,來制定出符合客戶的信用限額,這都給應收賬款回收帶來極大的隱患。
(四)應收賬款動態監控不足
1.應收賬款缺乏動態監控
企業要結合每一位客戶的信用狀況,對應收賬款進行動態管理。否則就會加大壞賬的機會,對企業今后的經營和發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再者就是,財務人員在確認應收賬款之后,疏于對債務人狀況的持續關注,無法動態監控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和盈利情況,無法合理評估回收風險,不能合理計提壞賬比例。動態管理意識的樹立,不是財務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領導重視、財務業務多部門聯動。
2.缺乏科學的催收策略
催收策略,一方面表現為主動性;另一方面表現為責任心。收賬工作一般是由銷售人員負責。在應收賬款到期之前,應有主人翁意識,大膽與客戶溝通進行催收。但結合實際情況,銷售人員在催收賬款時怕影響自己的銷售業績,也不敢和客戶撕破臉,再加上企業內部沒有催收制度和策略,領導層意識不到應收賬款的潛在風險,就會使回款效率低下,甚至是產生壞賬,使企業的流動資金沉淀于非生產環節,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包袱影響正常經營。
(五)企業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不對稱
1.財務與業務脫節
企業內部有關部門間未能展開有效的溝通交流、相互獨立、互不干涉,導致銷售與核算相脫離。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工作,主要涉及財務和業務部門。很多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只停留在財務層面,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通暢,交流形式不對稱,導致核算與銷售脫節、數據流轉滯后。財務部門只負責進行記賬,未能實現賬齡分析工作,也沒有定期去確認企業銷售收入能否真正回收。銷售人員不能具體掌握購貨單位的情況,導致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出現賬齡老化等越來越多的問題。
2.數據信息化程度低
在科學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網絡技術逐步普及和大數據的運用,讓財務內部數據處理更快捷、更便利、更準確、更高效。有些企業為了節約開支,沒有借助軟件進行信息化處理數據,或者未實現端口內部開放,或者未能鏈接到管理層面,數據傳遞還需要人工報送,嚴重影響數據的傳輸和匯總。管理層不能及時掌握數據,無法及時了解應收賬款的情況。致使管理層無法準確評估與掌控賒銷經營以及應收賬款的風險。
三、完善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全面提高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風險防范認知意識
1.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增強企業競爭力
為防止出現惡性的賒銷行為,就必須對相關人員開展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培訓會,不斷加強相關人員的應收賬款風險意識,逐步提高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效應,讓員工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還可以不定期組織風險交流會,針對應收賬款方面的典型案例進行經驗分享,從中吸取教訓,再結合企業實際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策略,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合理加強對企業應收賬款風險評估
企業通過對外部環境進行充分調研,并與企業當前發展現狀相結合,從而準確把握市場規律,在最大程度上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準確評估,縮短應收賬款賬期。將應收賬款各項數據進行有效分析、認真比對,定期編制風險評估工作報告,為后期賒銷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還要隨時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財務現狀、人員變動狀況,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信用政策,降低無法回收應收賬款的風險。
(二)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1.建立應收賬款相關的管理與考核制度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項制度,應收賬款從產生到收回,都要有制度支持,制定合適的賒銷制度及應收賬款回收制度,用制度去約束人的行為。制度的制定與落實必須高度契合,方能降低應收賬款帶來的潛在風險。將應收賬款余額、回款率等指標融入績效考核機制,與績效掛鉤。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項目相關人員跟進項目進展的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的將應收賬款管理與企業效益相結合,實現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資金回籠相結合,進而達到降低壞賬的發生概率,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2.加大對賬催款力度
健全完善的制度不落實等于零,企業要建立應收賬款管理臺賬,加大催收力度。首先要設置臺賬,上下聯動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催收。企業要定期向客戶發送詢證函,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與完整性,避免應收賬款發生體外循環。在催款的過程中,如遇到阻力,甚至可以使用法律武器進行追討。企業對于無法正常收回賬款的情況下,為避免發生追討無果,形成壞賬,也可以采取以物抵債、強制回收等方式。
(三)加強信用管理
1.構建信用等級
針對潛在客戶預先進行信用調查,詳細了解客戶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資信等級,建立客戶的信用檔案。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在簽訂合同時采取不同的信用條款。加強企業客戶檔案管理工作,對客戶檔案管理流程進行規范,從而保證客戶檔案的完善性與準確性。對客戶信用等級進行劃分,避免壞賬等現象出現。深入分析客戶信用情況,加強對賒銷業務的監控與管理,提前進行風險預防,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2.制定合適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一個動態過程,它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經濟周期、行業特征等宏觀指標加以調整。制定合適的信用政策對于企業經營具有積極意義。對于企業而言,先制定出總體的一個信用控制額度,再從客戶的實際情況入手,制定出每個客戶相應的信用政策,既提高客戶忠誠度又能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信用政策的制定既要考慮客戶的接受程度,又要兼顧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內部員工的激勵政策,進一步促使信用政策與企業的商業目標協調一致。
(四)風險調整動態管理
1.資信培訓與調查
加強資信培訓,就是對客戶的信用進行有效控制,將風險端口前移,加大事前防范力度,防患于未然。培養員工的風險信息識別能力,通過警示信息判斷風險的大小及承受能力。建立客戶資信檔案,完成客戶動態資信調查,這是企業制定信用政策的基礎。
2.應收賬款分析
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通過逾期金額的變化、期限的長短等,觀察收款余額趨勢,確定應重點加強收款的單位,適時進行信用調整或者加大催收力度。制作可視化的圖表,可以直觀地反映應收賬款余額的發展趨勢。根據每月應收賬款余額編制應收賬款余額變動表,繪制應收賬款數據曲線圖。
(五)加強部門溝通,加大信息化管理
1.加強部門間溝通
不同職能部門要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做好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工作。管理層要充分意識到應收賬款管理在整體運營中的重要性,強化風險管理意識。財務部門的職責主要是核算與監督,加強各經濟業務環節的監督力度,確保內控制度落地實施。業務部門樹立全新的營銷理念,跟進具體項目,充分掌握每個項目的進展程度,達到收款條件時及時辦理手續。強化全員的應收賬款管理意識,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套從上到下的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2.加強信息化建設
企業管理離不開信息化,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運用智能化財務管理軟件,經過合理設置、流程再造、制定出個性化的服務,給管理層抓取必要的數據資料。ERP是一種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整合企業資源,利用 ERP系統可以實現從采購到收款的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實現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統一,將風險降至可控范圍。信息化可以在海量數據下,分析出應收賬款風險的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數據共享可以加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組織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加強對應收賬款風險的整體把控,才能維持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而言,制定科學發展戰略、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加強對應收賬款全過程管控、完善內部管理體系,構建客戶信用等級、設置應收預警指標,利用信息化規避風險,既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需要,也是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傅麗達.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與管理[J].全國流通經濟,2021 (34):29-32.
[2]張坤.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儲運,2021 (11):201-202.
[3]牛變珍.全面風險管理視角下的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山西財稅,2021 (10):36-38.
[4]閆崢.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探討[J].投資與創業,2021,32 (11):151-153.
[5]許建水.淺析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 (0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