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跨度大空間建筑人員物資密集、火災荷載大,發生火災后燃燒猛烈,火勢蔓延迅速,極易形成大面積立體火災,且該類建筑主體構件受熱后容易變形坍塌,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撲救難度較大。該文通過梳理比對近年來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從內攻難點、內攻時機、內攻行動環節、內攻突破口、內攻路線、內攻推進方式這6個方面對內攻戰術進行了詳細分析,為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撲救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消防 火災撲救 大跨度大空間 內攻戰術
中圖分類號:TQ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a)-0000-00
Study on Internal Attack Tactics of Fire
in 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Buildings
LI Qiang
(kunming Training Corps of Fire Rescue Bureau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000 China)
Abstract: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buildings have dense crowd and large fire load. After a fire, the fire burns violently and spreads rapidly, which is very easy to form a large-area three-dimensional fire. Moreover,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uch buildings are easy to deform and collapse after heating, which is very easy to cause casualties and difficult to put out the fire. By combing and comparing the fire of 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building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ttack tactics in detail from six aspects: internal attack difficulties, internal attack timing, internal attack action links, internal attack breakthrough, internal attack route and internal attack promotion mod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and rapid fire fighting of 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buildings.
Key Words:Fire extinguishing and protection; Fire fighting; 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Internal attack tactics
1概述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是指單層面積大、跨度大,中間沒有或缺少實體分隔物所形成的建筑,廣泛應用在生產企業的廠房、大型商場、倉儲物流庫房、文化或體育場館等場所,其主體部分多采用鋼架結構。由于該類建筑的人員物資密集、火災荷載大,發生火災后燃燒猛烈,火勢蔓延迅速,極易形成大面積立體火災,且該類建筑主體構件受熱后容易變形坍塌,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撲救難度較大[1]。因此,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內攻戰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表1可知,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撲救時間長,人員傷亡大。例如吉林德惠“6·3”火災處置時間達到了36h,死亡人員達到了121人;在撲救過程中易發生消防救援人員的傷亡,例如杭州蕭山“1·1”火災、上海寶山“2·4”火災和上海金山“4·22”中死亡人員均有消防救援人員。除此之外,大跨度工業廠房建筑易發生坍塌,給滅火救援帶來更大難度。例如杭州蕭山“1·1”火災、上海寶山“2·4”火災和北京通州“3·8”火災廠房建筑均發生不同程度坍塌。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擔負火災撲救、搶險救援、應急救助的專業力量,面臨著如何解決內攻難點、把握內攻時機、做好內攻行動環節、確定內攻突破口和內攻路線、選擇內攻推進方式,最終成功撲救大跨度建筑火災這一巨大考驗。
2 內攻難點
2.1火場內部情況復雜,救援難度大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物內部貨物堆放密集,通道狹長錯位,阻礙滅火進攻路線,滅火時難以深入建筑內部強攻近戰;大跨度大空間建筑面積大,火災中不規則的塌落物、廠房內的設備多,消防救援隊伍實施內攻、延長進攻線路和轉移陣地受到嚴重影響;室內被困人員位置難以確定,加之在火災作用下的坍塌物堆放零亂,有的被困人員有可能會被燃燒產物或是坍塌物埋壓,導致搜尋難度大。此外建筑物外的玻璃幕墻和鐵柵欄、內部堆放的大量商品,都使得現有破拆工具難以發揮作用,無法在短時間內打開進攻通道或建立阻火隔離帶實施有效分隔堵截。
2.2 火場情況突變性強,易造成人員傷亡
由于大跨度大空間建筑承重構件的火災特性,此類建筑在火災作用下容易發生坍塌。而一旦發生坍塌,內攻人員很難快速撤離現場,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以鋼結構為承重構件的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為例,首先,鋼結構在火災情況下強度變化較大,溫度超過200℃時強度開始減弱,溫度350℃時,鋼結構強度下降1/3,溫度達到500℃時,鋼結構強度下降一半,溫度達到600℃時,鋼結構強度下降2/3,當溫度超過700℃時,鋼結構強度則幾乎減少殆盡。據統計,火災中鋼結構建筑在燃燒15~20min,就有可能發生倒塌。
其次,鋼結構是典型的熱脹冷縮特性,高溫受熱后急劇變形,很短的時間內承載能力和支撐力都將下降,但當遇到水流沖擊,如滅火或是防御冷卻時,鋼結構會急劇收縮,轉瞬間即形成收縮拉力,繼而使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破壞,造成坍塌[2]。如果對于建筑坍塌時間把握不好,指揮不當,其內攻戰斗員將難以及時撤出,且在一定條件下火災導致建筑轟燃發生的將造成內攻人員的重大傷亡。
2.3建筑面積大,供水艱難
一般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的建筑面積都在幾千平方米左右,規模較大的建筑面積都在一萬平方米以上,如此大的面積再加之內存大量的可燃、易燃物資,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蔓延開來,勢必形成一個大面積的火場。撲救如此類型的火災,需要大量的參戰力量,對轄區的消防力量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另外,考慮到工業生產類大跨度大空間廠房一般都建于城郊或偏遠的工業園區,在這些區域政府規劃往往起步緩慢,相關消防水源配套設施不齊全,特別是地處鄉鎮的大跨度廠房,周圍市政消防設施尤其欠缺,即使設有消防管網,多數也是非環狀管網,在流量和水壓上都難以達到規范要求,一旦遇上大面積的滅火戰斗,現場消火栓很難達到供水要求,需要組織遠距離運水供水或消防車接力供水,從而導致火場供水存在較大困難。即使是位于市區的大跨度大空間民用建筑其消防栓管網能夠達到規范要求,但一旦火災發生于用水高峰階段,其火場供水也將受到限制[3]。
3內攻時機
在內攻時機的選擇上,既要救人第一,又要規避風險。內攻時機歸納如下:一是起火建筑物內有人員被困;二是火災處于初期階段或發展階段的初期。
4 內攻行動環節
4.1 火情偵察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由于跨度大、縱深長,偵察所需時間較長,偵察方式與其他建筑火災有所區別,一般采用從建筑物跨度兩側相向進入的方式,由導向繩控制進入距離,不超過建筑跨度的一半。
偵察內容包括以下兩點:一是人員被困情況,二是建筑的安全狀況。要注重利用消防控制室進行火情偵察,偵察人員通過詢問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或觀察火災報警控制器,可以較為精確地確定首先發生火災的位置和火勢蔓延的大致方向,這樣可以較快掌握復雜建筑火場的信息,以便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偵察,避術盲目的“地毯式”偵察,提高偵察效率。
4.2 火場搜救
重點搜救部位是人群易被困的區域以及人群在逃生時容易選擇的藏身之地。影劇院類建筑的主要搜索部位是觀眾廳,包括前廳、觀眾廳、休息廳、貴賓包房等部位,以及衛生間等附屬的獨立房間;體育館類建筑的主要搜尋部位是觀眾看臺,以及疏散通道;大型廠房的主要搜尋部位是生產操作區域,以及發生火災后人們可能藏身的部位,如休息間、衛生間等。
現代的大跨度大空間建筑大多結構復雜,在內攻搜救時,要從聽覺、視覺等感官引導人們正確逃生,要派戰斗人員進入消防控制室,掌握一切可利用的火警狀態信息,并迅速啟動事故廣播的系統指引疏散方向。要在容易發生滯留或排隊現象的地方加強引導,防止滯留。
4.3 冷卻滅火
冷卻滅火行動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撲滅火勢、冷卻重點部位,防止建筑倒塌;二是為其他行動提供掩護。要選擇好射流形式,對關鍵部位進行冷卻,防止建筑倒塌。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發生火災,內攻小組要派人占領消防控制室,啟動室內自動噴淋、室內水幕和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等內部消防設施,利用各種固定消防設施在第一時間控制火勢蔓延,消滅火災。
當火勢較小時,內攻滅火小組要實施進攻戰術,對著火區域實施包圍,全力撲滅火災;當火勢已經成片,如果滅火力量不足,要實施防御戰術,在著火區域的周圍建立防御陣地,防止火勢繼續蔓延擴大,保護重點部位;如果滅火力量充足,要對著火的片區實施分隔圍殲戰術,強行將著火區域劃分為若干區域,然后分別圍而殲之。
4.4 破拆排煙
內攻破拆行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打開內攻通道,或者協助滅火組對火場實施分隔圍殲戰術。內攻排煙是指深入火場內部的排煙,目的是利用水力排煙機等便攜式的排煙設備,減輕熱煙氣對內攻人員的侵襲[4]。
5 內攻突破口
在火災初期階段就應準確選擇內攻突破口,建立有效的進攻通道,樹立“選準、快進、守住”的作戰意識。
一是重點以內部通道為依托選擇突破口;二是以存放物資少、火災荷載小、燃燒相對較弱的地段或區域為依托選擇突破口;三是對于建筑形式復雜的大跨度大空間建筑,如展覽館、影劇院等,可以以建筑防火分區為依托選擇進攻突破口,防止迷失方向;四是要充分考慮建筑的形狀,如建筑形狀不對稱或呈不規則形狀時,應選擇在跨度最短處作為進攻突破口,并盡量選擇上風或側上風方向[5]。
6 內攻路線
在進入著火建筑以后,需進行偵察、搜救、滅火等一系列行動,不同的行動行進路線不同,這就需要對路線進行規劃,內攻行動路線如下。
6.1 偵察搜索路線
偵察是為了了解火情,搜救是為了救出火場內的被困人員,這兩項行動都要求不留死角,確保全覆蓋,因此,在執行偵察、搜救任務時選擇的路線要盡量能覆蓋整個建筑。
6.2進攻滅火路線
在查清火情后,內攻滅火小組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火源,消滅火勢,因此,內攻人員應盡可能選擇靠近燃燒部位的出入口進入室內,選擇最容易到達著火區域的路線,以縮短戰斗展開的時間。
6.3 緊急撤退路線
當建筑有明顯要倒塌的跡象、火勢突然失控,或有其他緊急情況出現時,內攻人員要以最快的速度脫離險境,要選擇最近的入口、門窗等通向外界安全區域的通道,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撤到安全區域,保證自身安全。
7 內攻推進方式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場面積較大,往往是成片燃燒,尤其是一些大型倉庫、廠房,內攻推進為了接近火源、撲滅火勢,或是實施火場分割戰術,將一整片火場分割成若干較小面積的火場,然后分別圍而殲之。根據不同的火情應實施不同的推進方式。
7.1 攻堅組梯次推進
當火場火勢不大,障礙物不多時,水槍水炮可以壓制住火勢,常規的破拆方式可以打開內攻通道,內攻小組可邊破拆邊推進。
7.2 車輛掩護推進
當火場火勢較大、燃燒物及障礙物較多,但是較為平坦開闊的火場,如大型的倉庫、廠房,依靠常規的破拆方式難以推進時,可以用消防坦克或大型鏟車、推土機開辟內攻通道,內攻小組緊隨其后,內攻人員利用水槍水炮壓制前方火勢,掩護前方車輛。
7.3 消防機器人推進
消防機器人可采用有線、無線遙控方式,具備排煙、大流量射水(泡沫)、偵察探測等功能,可在人員不易進入的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中承擔偵察、排煙、內攻任務[6]。當火勢過于猛烈,或者有爆炸、有毒物質泄漏等危險,內攻人員無法深入火場時,可將消防機器人通過遙控方式送入火場,冷卻關鍵部位,防止建筑倒塌,為內攻人員深入火場創造條件。
8? 結語
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內攻戰術是消防救援隊伍需重點研究的課題,消防救援隊伍在熟悉轄區內該類建筑的結構特點、內部布局及建筑外部消防設施的同時,要掌握相應的火災撲救和內攻戰術,提高指揮決策的科學性和撲救此類火災的實戰能力。
參考文獻
[1] 唐林泉,謝中華.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撲救注意要點[J].消防界:電子版,2021(17):94,96.
[2]陳洪亮,王麗晶.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統計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7(4):536-539.
[3]郭武剛.大空間建筑人員疏散與滅火救援技戰術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7):83-84.
[4]侯奕軒.大空間倉庫類建筑自然排煙可行性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7.
[5] 段鵬舉.大跨度倉庫火災煙氣蔓延規律模擬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20.
[6]耿志.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撲救對策及注意事項[J].今日消防,2021,6(4):60-61.
作者簡介:李強(1990—),男,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筑火災撲救、滅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