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主要針對圖書館個性化主動服務實踐及其信息組織展開深入的研究,結合個性化服務的含義,闡述了個性化主動服務的特征,如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主動服務、以現代網絡技術為支撐的網絡服務、以個性化為特征的個性化服務等,然后結合個性化服務中信息組織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加強理論研究、從資源的簡單組織強調個性化信息組織、以圖書館為中心進行信息組織、從銜接的簡單集成到資源原文提供、從資源集成到服務集成,進而使其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關鍵詞:圖書館 個性化 主動服務 信息組織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a)-0000-00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使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得到發展,并逐漸的滲透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逐漸地得到廣泛的應用,讓人們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資源,而且從人們的角度上來看通過搜索功能和快捷的傳送手段,不僅能及時地搜集到信息資源,還能充分地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知識。與此同時,人們發現要想實現對所需要的信息尋找,保障所尋找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信息數量比較多,且具有復雜性進而降低有序化程度;另一方面,用戶的需求逐漸地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各個用戶之間存在一定區別,這種個性化的需求和信息資源分布無限分散之間逐漸的出現矛盾,用戶獲取信息障礙主要就是在選擇這方面的。基于此,從圖書館的角度上來應高度地重視個性化網絡信息服務,并為用戶進行提供,讓用戶結合自身的各個方面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進而對于自身的需求使其更好地滿足。
1個性化服務的含義
個性化服務就是信息系統具備自動搜索功能,且通過概括和分析網絡服務器端實現對用戶的WEB日志記載,其用戶個性化設置這方面自動實現,為用戶提供一些站點和網頁等,而且一些還是用戶非常感興趣。在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含義,一方面為個性化信息,另一方面為個性化服務。
通常情況下個性化信息概念從兩個角度進行解釋,一個角度為個性化信息主要就是對人類個性特征的信息反映;另一個角度為個性化信息就是由于人類個性特征進而促進信息需求一種信息組合形成。其中,從用戶的視角上來其各個方面存在不同,尤其是年齡和學科以及職業、需求等;從提供者的視角上來看不管是知識結構還是服務技能是不一樣的;從服務過程的角度上來看會出現不同的服務內容和服務結果。
服務時空個性化和服務模式個性化以及服務內容個性化作為個性化服務主要含有的內容。而且不管是個人心理的需求還是行為信息活動的需求個性化服務都能更好地適應,進而可根據用戶的多個方面對于用戶在信息上需求進行激烈,尤其是用戶知識結構和心理傾向以及行為方式,為此向用戶習慣行為方式提供相應的支持,促進用戶實現對信息的搜索和獲取,使其用戶能更好地應用信息,實現知識上的創新。與此同時,促使信息服務部門加強對網絡個性化服務平臺的構建,通過個性化資源組織機制促進個人需求的虛擬信息資源集合形成,進而在合理地利用信息資源的基礎之上,促進用戶更好地利用信息檢索。
個性化信息服務其實就是個性化服務和信息服務,而且這種服務還是一種培養個性,引導信息需求,促進社會實現多元化發展的服務。從根本上來講是以用戶為中心,對用戶給予尊重,并從用戶的行為和習慣入手進行相應的研究,為用戶提供更多的資源和良好的服務。為此,在這方面可這樣地進行敘述,在網絡這個大環境下,個性化信息服務主要就是以用戶的特定需求為主,將一些完整的信息集合向用戶進行其中。其中所包括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用戶結合自己的各個方面實現對自己需要網絡資源的定制,尤其是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感興趣的點;另一方面,網絡信息資源會將一些重要信息和服務,針對用戶的特點主動為用戶選擇,并結合用戶需求的變化動態實現對所提供的網絡信息資源的轉換。
2個性化主動服務的特征
2.1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主動服務
在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不管是給圖書館的服務理念還是服務模式以及服務手段帶來一定的變化,而且在其服務這方面逐漸地以主動服務為主。在這網絡環境下,為用戶提供能夠實現對信息獲取的一種工具,還能為用戶實現對個性化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并且要想不斷的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水平,使得信息資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其高質量的服務成為一種最重要的手段。這與傳統圖書館服務進行比較最主要的優勢和特點為,信息化服務的主動性,在其個性化信息服務這方面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并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的發展,將其滲透在圖書館中并充分地應用,從根本上來講不管是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還是利用信息的方式發生了一定改變,與此同時讓用戶信息需求走向個性化趨勢,而且這也要求保障網絡應用平臺的規范性[1]。基于網絡信息組織的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主要以用戶為中心,其服務這方面從滿足用戶個性化特性需求入手。
2.2 以現代網絡技術為支撐的網絡服務
基于網絡的個性化主動服務主要建立在三種技術的基礎之上,其中這主要有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等,而且在技術層面上服務系統要求要具備安全可靠性能,并能結合用戶的實際需要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提供,與此同時通過安全認證技術使得用戶的隱私得到保護。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主要應用的方式以WEB個性化信息服務方式為主,所需要的支撐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得到使用[2]。其中,主要有以下技術:首先,WEB數據庫技術,對于這一技術而言具有一定的優點,為跨平臺向傳統數據庫提供支持,且在這方面的實現主要通過的是中間件完成各種功能,尤其是用戶登錄功能和身份認證以及數據匹配功能等。還有就是網頁動態生成技術,結合用戶數據動態生成網頁;其次,數據推送技術。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頻道式推送技術和郵件式推送作為應用最多的推送技術,其中對于頻道式推送技術而言就是把一些網頁定義為瀏覽器中頻道,用戶可實現選擇并充分地利用網絡實現對信息及時傳播;對于郵件式推送而言就是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將相關信息主動向列表中的用戶發布;然后安全身份認證技術。這一技術能實現身份認證管理;最后數據加密技術。這項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數據信息安全水平,還能保障傳輸安全,而且這還作為網絡技術的核心。還有一種智能代理技術,這種技術能促進委托業務順利地開展迅速遍歷互聯網,尋找到需要的計算機系統,能替代用戶的實際工作,在用戶訪問信息資源這方面實現引導。而且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一些高科技已經逐漸地滲透在個性化信息服務中并得到應用。
2.3 以個性化為特征的個性化服務
在網絡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用戶需求是不同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機制不僅結合用戶的特性還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為用戶實現對所需的資源和服務的定制,并通過定制技術將這種具有針對性的資源和服務向特定用戶進行提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結合用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另一方面,對于信息資源,根據用戶的特點進行組織并開發,實現對個性化信息環境的構建。從讀者的角度上來看可加強對圖書館提供工具的應用,進而逐步地構建出屬于自己的館藏。比如:隨著個性化定制服務系統的不斷完善逐漸地滲透到了圖書館中已經得到了應用。
3個性化服務的思考
3.1隱私保護會成為個性化服務發展中關鍵問題
經過相關的調查得知:首先,用戶非常注重個人信息會擔心發生濫用的現象;其次,在個性化的服務的過程中,用戶并不是很清楚所應用的具體技術。對于個性化服務方而言應高度地重視用戶的個性信息,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保護。比如:加強與用戶的聯系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此同時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向用戶進行宣傳,并將個性化的服務起到的作用作為宣傳內容,進而促使用戶更好地了解[3]。
3.2 用戶服務需求是個性化服務的出發點
就當前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情況來看考慮的程度還不夠,并沒有將用戶的需求考慮其中,仍停留在單一的層面上,也就是以圖書館為中心進行信息資源建設,而且對于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模式,并沒有以用戶為中心展開實施。隨著用戶需求不斷的變化,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出發點是隨著變化的,所以從圖書館的角度上來看應將其這作為主要的前提條件,加強對個性化服務機制的構建[4]。
3.3 個性化服務質量可能決定個性化服務的前途
當前,最新資源通報和定題服務等個性化服務在將一些信息資源為用戶提供的期間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大量的信息不符合用戶的信息需求,這種情況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與信息服務方和信息需求方有關。從信息需求方的角度上來看在其自己信息需求這方面,難以實現詳細的描述,與此同時信息需求還是進行變化的。在信息服務方的視角上對于用戶需求的信息沒有實現利用,不能充分地掌握用戶信息需求。這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個性化服務的質量對于個性化服務的前途起到決定的作用。
4個性化服務中信息組織存在的問題
首先,缺少有效個性化信息組織方式。在當前圖書館界中其研究這方面已經將信息組織作為主要的研究課題,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所研究和探討的力度還不夠,所有的個性服務中的信息組織其應用的方式上,通常情況下以普通環境下的信息組織方式為主,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并沒有促進有效個性化服務信息組織方式的形成;其次,缺少個性化服務集成模式。要想保障個性化服務有效的開展,在具體進行的過程中主要建立在原有服務集成的基礎之上。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出現多樣化的個性化服務內模式,而且不管是對于不同的入口還是不同的使用方式,用戶需要給予相應的適應,為此在用戶利用圖書館個性化服務這方面致使造成障礙。再次,個性化信息組織理論需要不斷的加強。個性化研究組織理論其實是新的研究領域,而且圖書館要想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對個性化服務的信息組織理論的構建作為主要的基礎。然后只重視技術的重要性,對理論研究缺少足夠的重視。眾所周知新的技術出現便于圖書館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模型,但是如果沒有意識到個性化理論自身的研究的重要性將其忽視了,對于用戶的需求難以做到充分的掌握,致使資源和服務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后,沒有站在用戶的視角上開展信息組織。從圖書館的角度上來看雖然想將信息資源服務且還是符合個人要求的為用戶提供,但是從某種意義上進行相應的分析圖書館在進行信息組織時,仍是站在圖書館資源的視角,在為用戶提供信息資源這方面,并沒有站在用戶個人信息環境視角上開展[5]。
5個性化服務信息組織的發展方向
5.1 加強理論研究
經過相關的調查得知:個性化服務中的信息組織還沒有實現理論體系的形成,而且從個性化的服務的角度上來看,個性化信息組織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當前個性化服務還進行相應的探討,且在具體開展的期間主要針對的是知識組織方面,進而促進系統的個性化信息組織理論的構建[6]。
5.2 從資源的簡單組織強調個性化信息組織
在初期階段,個性化服務就是對資源的簡單組織,提供的體系主要以圖書館原有的信息組織體系為主。經過相關的研究表明,對于這種個性化服務的要求,以往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所以要想促使個性化服務的發展,新的個性化信息組織方式成為了必然要求。
5.3 以圖書館為中心進行信息組織
PLE評價雖然將用戶的要求考慮在其中,此系統并沒有加以完善。但是在圖書館提供個性化服務這方面,已經高度地認識用戶的需求作為其基礎。其中,要想提供全面的個性化服務需要圖書館充分地考慮好信息組織,并站在用戶信息需求的整個環境下。
5.4 從銜接的簡單集成到資源原文提供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使得信息技術得到發展,用戶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且針對鏈接資源簡單地提供這點,從用戶的視角上來看已經不能滿足于,而是想直接鏈接到圖書館的資源,進而實現對信息原文資料的獲取[7]。
5.5 從資源集成到服務集成
圖書館應從需要的圖書資源和服務入手,將其在用戶指定的存儲系統中集中,而且通過個性化服務就可實現對所有個性化資源和服務的獲取。與此同時,不管是不同的個性化資源還是個性化服務系統,從用戶的角度上來看無需要更好地面對。服務集成讓個性化服務對用戶的友好性得到提升,使其信息得到利用不斷的提高利用率。
6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部斷的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已經得到發展,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未來發展方向很有可能通過以上技術實現信息的搜集,讓其服務功能得到優化,進而從用戶的角度上來看實現對自己信息集合的構建。所以從圖書館的角度上來看應高度地個性化主動服務和實踐組織。
參考文獻
[1] 張妤,孟蘭,孫成東,等.淺析農業科研單位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以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圖書館為例[J].東北農業科學,2020,45(5):112-114,131.
[2] 范宇.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路徑[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9,36(12):67-70.
[3] 劉晨曦.大數據挖掘在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才智,2019(28):236.
[4] 劉孟娟,王磊.大數據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J].科技風,2021(36):82-84.
[5] 田亞麗.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J].中國報業,2021(20):70-71.
[6] 王芳,蒲曉莉.高職院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問卷調查及分析[J].辦公室業務,2021(19):93-94.
[7] 沈燕金.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字化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1,22(10):44-45.
作者簡介:李東(1968—),男,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