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




2021年7月24日,為了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
長期以來,因漢字筆畫繁復、語文知識繁雜等學科特殊性,使語文作業遭到不少學生的反感。加之,在語文實際的教學中,存在作業與課堂脫節、與學生脫節的問題,造成語文作業低效。“雙減”來臨,“如何讓語文作業更有效”成為教師在教學中亟待改革之事。
為此,我通過教學實踐,總結了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四種策略,即“加減乘除”。
一、作業之“加”
1.增加作業的規范性。學期之初,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常規作業的具體要求寫在作業本或練習冊的前面,以供學生時時自查;也可以要求其在當日作業寫明具體日期及所用時長,以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
2.增加作業的具體要求。如寫小作文時,明確規定寫作手法、寫作結構及字數等,來提高作業的針對性。
【案例1】七年級上冊第2課《濟南的冬天》,要求學生學習擬人的修辭手法。因此,作業可以布置為:借鑒課文擬人的手法,抓住景物特點,就太原秋天的風景寫一個片段,不少于50字。
【學生作業】今年的太原似乎沒有秋天,天已寒,樹仍綠。當我瑟瑟發抖時,總能聽到樹兒在嘲笑我:“看我,什么都不穿,卻站得筆直!”一會兒,一片樹葉拍拍我的肩,又告訴我:“聽媽媽的話,趕快穿上秋褲吧!”
3.增加作業的形式。布置適量的非書面作業,如朗誦課文、制作報紙或拍攝視頻等,豐富作業的種類,滿足不同學生的喜好。
【案例2】八年級下冊第11課《核舟記》,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畫出核舟之貌,讓學生感受王叔遠精湛的技藝。
【學生作業】
1838班和1839班作業
二、作業之“減”
1.減少題量。語文知識零碎、考點繁多,故而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很容易量少類多,比如既布置抄寫字詞,又布置基礎習題,可能還要布置寫一小段話或者查資料等。每類作業看起來只有一點,但實則總量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
2.減少時間。教師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內容的難度規定作業完成時間,以此逐漸提高學生的作業效率。
3.減少機械。這里需要明確,重復不等于機械,很多語文學習內容是需要重復鞏固才能記牢的,但是教師可以改變重復的花樣,以避免學生機械化地學習基礎知識。
【案例3】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古詩文單元,課課有背誦任務。我們可以先將背誦內容分類,如古詩背誦、名句背誦、文言全篇背誦、文言段落背誦、重點字詞抽背、翻譯背誦、輔助背誦等。然后,兩人一小組PK,生生互查,教師監督指導,激勵學生不斷挑戰更高難度的背誦。這樣,背誦就像打游戲,不僅可以自主選擇“角色”,還可以不斷“升級”,讓背誦變得歡樂、高效。
三、作業之“乘”
1.注重作業的交互性。學校或班級可以定期舉辦學生作業展,或作業評比活動,或舉辦作業設計活動等,提高作業的同伴影響力。
2.注重作業的追蹤,即持續地跟蹤和關注學生的作業變化,察看學生知識體系是否逐漸完善,思維方法是否逐步提升,以及學習態度是否日益改觀,而非只關注學生當日作業的對與錯,縱向看待學生的成長。
3.注重作業的過程性評價。評價時,以激勵為導向,引導學生真實地參與到作業當中,鼓勵其用最大的能力完成作業,而非成為作業的“搬運工”。
【案例4】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所以,很多老師會讓學生專門準備積累本,我也不例外。舉辦學生積累本作業展正是最好的方式。
【學生作業】
李紫涵作業
四、作業之“除”
1.將全班學生做除法,分層布置作業。不但可以按照成績的高低布置作業,更可以依照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布置作業,以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2.將做作業的場域做除法,分區域布置作業。如思維量較大的作業,可以要求學生在托管時間完成;較為簡單的抄寫作業,可以讓學生帶回家完成;需要網絡輔助時,可以讓學生線上完成作業等等。
3.將作業的種類做除法,提供菜單式作業。讓學生像點菜一樣點作業,比如可以布置知識整理性作業,限時訓練或預習復習作業等。
【案例5】八年級上冊第13單元《唐詩五首》要求學生了解律詩的特點,書中“補白”恰有該內容的呈現。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后,整理出一個迷你思維導圖,學生既了解了律詩的特點,又訓練了思維,還發揮了創造性,一舉多得。
【學生作業】
張佳琪作業
4.將整個單元的作業做除法,做到一課一得一練。將教材要求學習的各個知識點,按課文分配到每課的學習中,以統籌單元作業,提高作業設計的系統性。
【案例6】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活動·探究”單元,上課初給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要求學生將P1、P2、P15和P16的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以便學生清楚地知道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及內容,讓學生持有單元學習地圖。
【學生作業】
魏悅晨作業
語文作業看似是小事,實則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體現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須將作業置于備課的環節中,讓語文作業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不僅可以鞏固學科具體知識、發展學生思維,還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終為始,讓語文作業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小而實的途徑。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師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