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雨濛

看花滑中別樣的中國女性之美
2022年冬奧會的花樣滑冰女單短節目比賽中,來自瑞典的花滑女選手喬瑟芬娜·塔捷格德是全場唯一穿褲裝比賽的選手,一身黑色褲裝“考斯滕(Costume)”點綴些許白色線條與碎鉆,簡約大氣,與凌厲的眼神及利落的動作相輔相成,令人“耳目一新”。
褲裝“考斯滕”在花樣滑冰賽場上亮相是近幾年才有的事。2003年以前,所有女子滑冰選手都必須穿裙裝參賽。直到2019年,國際滑聯為促進性別平等才修改相關規則。現行規定:“比賽服裝必須合理而不暴露,能同時滿足長項目和短項目需要。服裝本質上不應過于艷麗或奇異,但可以反映所選音樂的風格特點。選手一般能自由選擇服裝,但男選手必須穿長褲,不得穿露胸無袖上衣和緊身褲;女選手可以穿短裙、長褲或體操服,裙裝下穿不透明的肉色緊身褲或長襪,不得穿上下分開的服裝。”即便如此,也鮮有女選手選擇褲裝,尤其是在像冬奧會這樣高級別的比賽中。
普渡大學教授謝麗爾·庫克曾說:“若規則是得分的核心,那么即使改變規則,也不一定會改變刻板印象。從評委的角度看,他們認為花滑中美的表達包含在帶有女性特征的形象中。”因此,選擇褲裝可謂相當大膽的舉動,但有相當比例的冰舞女選手選擇褲裝。在2022年冬奧的冰舞韻律舞比賽中,23對組合里有6對穿了褲裝,超過四分之一。
我國鮮少為花滑女選手設計褲裝“考斯滕”。在2022年冬奧花滑團體賽冰舞韻律舞比賽中,配合“貓王”組曲《麻煩》與《藍色羊皮靴》的曲調風格和故事情節,為女選手王詩玥設計了黑色長褲,上身為紅色掛脖款式,英姿颯爽;為男選手柳鑫宇打造“貓王”的招牌式大背頭,編排的舞步熱情洋溢、肆意歡快,盡顯熱辣動感的復古搖滾風情。而兩位選手在冰舞自由舞比賽中的“考斯滕”取材于《千里江山圖》,男選手上衣的紋飾為山,女選手上半身的紋飾是水,經典的青綠國潮色過渡自然,唯美雅致。再配合曲目《功夫魔琴:大提琴的崛起》,整套動作行云流水,與青山綠水的設計相得益彰。兩種不同風格的“考斯滕”形成如火與水的鮮明對比:前者以褲裝烘托出現代女性的帥氣灑脫、粗獷奔放,力量感十足;而后者通過輕薄飄逸的裙裝渲染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女性之美,很好地詮釋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韻律和獨特的東方美學。
選手穿著“考斯滕”登上賽場,在充分發揮個人實力、展現個人魅力的同時,也在向世界彰顯新時代的大國風采,向其詮釋深厚多元的中華文化。“考斯滕”承載著傳統文化,能夠有效輔助選手在賽場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思想。除了紋飾、色彩,不同形制的“考斯滕”所展現的女性之美各有千秋,所蘊含的美學思想也不盡相同。中國風的裙裝大多能很好地表現女性之“柔”,但這只是一部分,還需進一步發掘。
傳統的中國女性美的特征為自然純樸、優雅端莊、溫柔含蓄、忠貞賢淑,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煥發出的美。我國對女花滑選手“考斯滕”的審美標準多基于此。但實際上,中國女性美除了“柔”的一面,還有常被忽視的“剛”的一面:威嚴大氣,堅韌勇敢。這蘊含了我國古代出現的女性自我覺醒意識,也正是當今世界主流價值觀里最被推崇的,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留下濃墨重彩的數筆,例如婦好、花木蘭、呂母等女中豪杰。這是一種不被傳統所定義的、擁有強大力量的女性美,凸顯出勇于突破封建禮教桎梏、敢于擔當家國責任的偉大精神,很符合運動員挑戰極限、為國爭光的拼搏精神。此刻,褲裝“考斯滕”便恰到好處,這種中性美感也能顯出現代女性自信、干練的特質。
比如,設想這樣一套女單自由滑節目:選用根據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辭》創作的曲目,選手身著褲裝“考斯騰”隨緩緩響起的音樂表現出木蘭一邊織布,一邊為征兵之事嘆息的情態;音樂節奏從木蘭決心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起開始加快,表現木蘭跋涉的艱辛與訓練的刻苦。緊接著,選手強勁有力的動作配合跌宕起伏的音樂塑造出木蘭英氣逼人、胸懷韜略、驍勇善戰的巾幗英雄形象;凱旋后動作隨音樂又趨于平緩,演繹木蘭辭官謝賞,回歸故里的場景。這套節目充滿傳奇色彩,起承轉合,扣人心弦,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讓女選手身著褲裝“考斯騰”能生動地將其演繹出來,同時也將選手自幼在冰場刻苦訓練,經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磨礪,突破自我,獲得佳績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從對父母之孝心與對祖國之忠心中高度體現中國文化之精神,很好地展現出剛柔并濟的中國女性美。
為更令人眼前一亮,在花樣滑冰中插入變裝環節是很巧妙的做法,既不違反規則,也增加了亮點。例如俄羅斯女選手安娜·謝爾巴科娃于2019年俄羅斯花滑錦標賽中穿著的“考斯滕”,當表演逐漸進入高潮,曲目由《玄秘曲》切換為《火鳥》時,她的“考斯滕”也隨之自然地從沉靜的寶石藍變至熱情的大紅色,十分契合主題。這種“秒換衣”的設計難度很高,富有創意,視覺沖擊力強,令人印象深刻,非常值得借鑒。回到上文的設想,若比賽中將裙裝在最短時間內順其自然地變為褲裝似乎是天方夜譚,但可以嘗試開發新面料,將科技融于藝術,令服飾的色澤隨時間及溫度變化而發生改變,與選手所演繹的心境變化與身份轉變相得益彰,也能呈現出奇妙的視覺效果,形成較強的視覺張力。
“考斯滕”的設計是功能、科技、文化、藝術的綜合體現,其文化傳播屬性是設計關注的重點。賽場上,“曇花一現”的背后凝聚著無盡的巧思與匠心,更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縮影。“考斯滕”作為花樣滑冰選手的“戰袍”,既要有防寒、吸汗、輕量、結實的功能性,也要和表演主題相契合,助力選手完美詮釋整套節目,為評委和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其能更直觀地了解節目的中心與音樂的主題。
本著“科技冬奧”的理念,我國的花樣滑冰“考斯滕”在傳統工藝與面料適配性上實現突破,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法營造出東方意境,依托科技達到“氣韻生動”的美學境界。在紋樣與色彩方面駕輕就熟,薄如蟬翼的裙裝更是襯托出女選手靈動飄逸的身姿,將傳統的中國女性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女性之美是多元的,還需探尋更多的美。
未來,相信我國在藝術與科技上會取得更大突破,尤其是在花樣滑冰項目上,于規則之內對女選手“考斯滕”的褲裝、裙裝進行創新設計,搭配講述中國故事的原創曲目,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時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展現出剛柔并濟的新時代中國女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