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山西旅游職業學院
消費稅是針對消費品或消費行為征收的,以其銷售額和銷售數量為稅基所課征的一種稅。消費稅屬于流轉稅,開征消費稅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執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二是調節收入分配;三是籌集財政資金,增加財政收入。消費稅是世界各國普遍征收的稅種之一。
1950年1月,我國在《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統一開征了《特種消費行為稅》,征稅范圍具體包括電影、喜劇、娛樂、舞廳、筵席、冷飲和旅館幾種特殊的消費行為,特殊時期起到了相應的調節作用。之后由于國家各項政策的實施,這些特殊的消費行為基本消失,該稅種形同虛設,1953年取消了特種消費行為稅。改革開放后,1988年又公布了《筵席稅暫行條例》,針對“筵席”這一特定消費行為征稅。1989年,彩色電視機和小轎車供不應求,為了緩解供需矛盾,對這兩種商品課征了特別消費稅,1992年供需矛盾緩解后,取消了對彩色電視機課征的特別消費稅。1994年為了配合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進行稅制改革時重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即現行的消費稅制度,2006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對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和納稅環節做了微調。
2016年全面推行營改增后,幾乎全部的貨物和勞務都課征增值稅了,原來營業稅中稅率較高的稅目稅負下降幅度較大,若要保持原有稅負不變,則需要其他稅種的配合調節。作為流轉稅之一的消費稅改革自然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優化調整消費稅稅率和征收范圍,推進后移征稅環節,穩步將消費稅下劃為地方稅”。
2016年營改增后,消費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在7%-8%左右,屬于我國目前的第三大稅種,但不同年份由于受相關政策的影響,消費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波動較大,如表1所示。消費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最高是在1994年消費稅開征之初,消費稅占比在9.51%,最低是在 1999 年,這一比例為4.56%。由于征稅范圍有限,消費稅的稅收調節功能不強。

表1 消費稅稅額與消費稅占總稅收收入的比重
1.消費稅的稅目稅率
消費稅稅目采用正列舉的方式,即列入稅目稅率表的消費品才屬于征稅范圍,未列入稅目稅率表的不屬于征稅范圍。
我國的消費稅,選擇了五大類15種具體消費品:一是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秩序,破壞生態環境的特殊消費品;二是部分非必需品、奢侈品;三是消耗能源較多的消費品;四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資源;五是課稅范圍普遍,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大的,并且可以提高財政收入的部分消費品。
目前在消費稅稅目稅率表中,卷煙、白酒采用復合稅率,成品油、黃酒、啤酒采用從量的定額稅率,其余稅目都采用從價的比例稅率。稅率種類和高低的設計體現了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考慮了消費者的負擔能力,對引導消費有促進作用,同時也起到增加財政收入作用。
2.消費稅的納稅環節
消費稅與增值稅同屬于流轉稅,二者交叉征收,在課征增值稅的同時,選擇特殊的消費品加征了消費稅。增值稅是道道環節征收,而消費稅為了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只選擇在特殊的一個或兩個環節征稅。我國現行的消費稅的納稅環節主要包括6個方面:生產、委托加工、自產自用、批發、進口和零售。
目前只有超豪華小汽車、卷煙在兩個環節征稅,先是在生產環節,然后分別在批發和零售兩個環節再征一次稅。金銀首飾比較特殊,只在零售環節征一次稅。其余應稅消費品均采用一次性課征的辦法,分別在生產、委托加工、進口環節一次性課征。課稅環節單一,利于征管,可以降低征收成本。
1.破壞生態環境的特殊消費品課征范圍過窄
我國只針對鞭炮焰火、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電池、涂料等五種消費品征稅,還有許多高污染的消費品沒有納入征稅范圍。例如塑料袋、外賣餐具等,這類產品污染已經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消費稅需要在這些方面擴大征稅范圍,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引導作用。
2.對非生活必需品征收范圍過窄
現行消費稅沒有設置奢侈品稅目,只選擇某些高檔消費品。例如超豪華小汽車、游艇、高檔手表、高檔化妝品、高爾夫球和球具等,而一些銷售價格畸高的高檔服裝、高檔鞋包等奢侈品沒有納入征稅范圍,不能起到引導消費和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除了卷煙、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均采用單環節征稅的模式,即只在一個環節征稅,其他環節都不課征。這樣做可以降低征管成本和征管難度,但只在一個環節征稅,特別是征稅環節靠前,導致征稅不夠全面,對于之后流通環節的征管缺失,可能會促使納稅人通過組建銷售公司,降低生產銷售價格,進而減少應納消費稅額等方式進行稅收籌劃,轉移利潤,造成稅款流失。
此外,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征收,會增加工業企業的負擔,導致工業企業資金占用,影響企業生產,影響社會經濟發展。而消費者在此過程中不是納稅人,只是作為負稅人出現的,沒有參與到納稅中去,對此卻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不能起到引導消費者消費的作用。
按計稅依據中是否包含該稅種的稅款,將所有稅種分為價外稅和價內稅。價內稅比較隱蔽,消費者不易察覺,相對穩定,計算也較為簡便。而價外稅則比較直觀透明,讓消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承擔稅負的具體情況,但計算相對復雜。
消費稅屬于價內稅,也就是計稅依據里含有消費稅的稅款。消費者看見的價格是含有消費稅的,而消費者對此沒有了解,不知道自己購買該商品承擔了多少稅款,甚至有些消費者認為消費稅和自己沒有關系,是生產企業的事情。這種價內稅計算簡便,方便管理,但不利于引導消費者正確的消費方向。
在小汽車、摩托車這兩個稅目中都是按氣缸容量大小劃分稅率等級的,而氣缸容量與摩托車、汽車價格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導致有些價格較高而氣缸容量不大的摩托車、汽車承擔稅負較輕,價格較低而氣缸容量較大的摩托車、汽車承擔稅負較重,只在引導消費方向上發揮了作用,對調節消費者的收入分配作用有限。
白酒、其他酒無論價格高低,統一按20%和10%的稅率征收;卷煙雖然分級采用不同的稅率,但只分為甲類和乙類兩個級別,級次較少;成品油稅目,只要是同一產品,不分型號品級,簡單采用同一單位稅額,不能很好地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
1.破壞生態環境的特殊消費品擴大征稅范圍
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將有害氣體、廢金屬、塑料袋包裝物、旅游業酒店業所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外賣包裝、快遞包裝、農藥、化肥和電子產品等納入征稅范圍,從而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
2.對非生活必需品中的某些奢侈品擴大征稅范圍
《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指出,2015年,我國已經是全球奢侈品消費額最大的國家,消費額占全球的20%。2018年,我國奢侈品總消費額高達7700億,大約占全世界的奢侈品銷售總額的30%。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消費的奢侈品將會高達1.2萬億人民幣,全世界40%的奢侈品將在中國消費,奢侈品中國消費額占比如圖1所示。進一步擴大奢侈品的消費稅征稅范圍,可以起到正確引導消費的作用,并且可以帶來穩定的財政收入。

圖1 奢侈品中國消費額占比
建議擴大非生活必需品征稅范圍,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高檔皮包、高檔家具、高檔服飾、保健品和私人飛機等稅目,同時將高檔會所的娛樂休閑、桑拿洗浴等高端消費服務,納入征稅范圍。特別是娛樂休閑服務,營改增之前征收20%的營業稅,而營改增后征收6%的增值稅,稅負降低較多,不能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建議將娛樂休閑服務納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稅率可以參照原營業稅與增值稅的稅率差執行。
從消費稅的職能和作用的角度出發,建議將消費稅的納稅環節后移至零售環節,這樣做有利于消費者充分了解消費稅,更好地發揮消費稅調節經濟和引導消費的作用;有利于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增值稅與消費稅徹底價稅分離;有利于防止納稅人通過關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
但消費稅征稅環節后移應因“物”而異,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刀切”。針對成品油、煙酒等應稅消費品,因為需要取得銷售許可,銷售渠道固定,便于安裝稅控裝置,條件較為成熟,可以直接將納稅環節后移至零售環節。對銷售量相對較小,銷售分散,沒有固定銷售場所的應稅消費品,如高檔手表、游艇、高爾夫球及球具等,可以先采用多環節征稅,在生產環節和零售環節兩個環節同時征稅。生產環節征收便于掌握稅源情況,有效防止偷稅漏稅,同時采用追蹤制,在零售環節加征一道稅,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等到條件成熟后再將納稅環節后移至零售環節。
建議仿照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將消費稅也實行價稅分離。使消費稅與增值稅的計稅依據統一,以向對方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作為計稅依據,里面既不含增值稅,也不含消費稅。在自產自用、委托加工、進口等情況的組成計稅價格計算時也不用考慮消費稅稅款的問題,可以起到簡化稅制和減輕納稅人負擔的作用。
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納稅人的直觀感受和納稅意識,讓消費者清楚自己因消費此項目所承擔的消費稅,更好權衡自己的消費行為,避免過度消費。另一方面避免了稅上加稅,降低納稅人的納稅成本,也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
此外,要加大宣傳,要求商品銷售者在價簽上分別注明商品價格和應當承擔的稅款,還可以在大型商超,網絡媒體上張貼宣傳海報,向消費者普及相關稅收知識,讓消費者關注價簽上的稅額,從而引導購買者理性消費。
(1)小汽車建議采用復合稅率,先按氣缸容量大小定額征收,引導消費者選擇低能耗的汽車;再按照銷售價格高低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2)建議白酒按照價格高低劃分稅率等級,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提高高檔白酒的稅負。葡萄酒在酒類產品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建議將葡萄酒單獨作為一個子目,同樣按照價格高低劃分稅率等級,采用超額累進稅率。這樣對價格較低的產品降低稅率,對于價格較高的產品采用累進稅率,可以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增強消費稅引導消費方向的作用。
(3)成品油中的汽油,不同型號品級,可以根據污染程度大小采用累進稅率,污染程度越大的適用稅率越高,從而更好發揮消費稅的職能作用。
我國的消費稅制度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改革完善,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征稅范圍、征稅環節、稅率、計稅依據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本文提出具體可行的對策,建議從擴大征稅范圍、后移納稅環節、變價內稅為價外稅、細化消費稅稅率設置等方面進行稅制改革。
一項制度的改革,需要多方政策的協調配合,循序漸進地進行,可以沿用其他稅種的改革經驗,先試點再推廣,平穩有序地推進消費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