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山
摘要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書證融通”是該方案的精髓。“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是服務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技師學院作為職業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國家新時期職業教育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基于“書證融通”理念,在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模式方面,探索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關鍵詞 書證融通;技師學院;財會專業;職業證書
DOI: 10.19840/j.cnki.FA.2022.03.014
2017年11月4日,新修訂的《會計法》正式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標志著會計從業準入門檻放開;以“云會計”“財務共享”“業財融合”等新概念為標簽的“智能財稅”時代拉開帷幕[1];2019年2月13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頒布[2],“1+X證書”人才培養模式橫空出世,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正保教育集團等社會第三方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職業能力等級證書。財會人才培養環境遭遇前所未有的變局,各中職和高職院校財會專業紛紛踏上“書證融通”職業教育快車。
一、“書證融通”政策的目的及實施
(一)“書證融通”政策的目的
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新方案改革中,首次提出“書證融通”,要求在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中,加大職業證書內容教育,突出課堂內容的實用性和職業教育培養的方向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在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順利獲得相關職業證書,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二)“書證融通”政策的實施
職業教育新方案要求職業院校在實施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通過頂層設計,將職業技能與職業證書內容銜接。但是,“書證融通”政策并不是要求簡單地對課程改造,而是需要根據各職業院校的專業培養方向、學年以及院校自己的實際客觀環境予以實施[3]。以財會專業為例,財會專業證書除了傳統的會計職稱系列資格證書外,還有注冊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師等,此外,“1+X證書”制度實施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正保教育集團等社會第三方機構陸續推出管理會計師系列、財務共享系列等專項能力證書。各職業院校如何選擇職業證書,需要考慮培養學制、學生學習基礎、證書考試難度以及師資配備等眾多因素。
二、技師學院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和劣勢
技師學院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性質上被界定為中職類院校。
(一)技師學院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
由于大多數技師學院歸口人社部門管理,教學課程的設置相比較教育部門管理的院校更具有靈活性和實用性,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用人技能需求變化和學生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最大程度地減少理論實踐脫節狀況。同時,技師學院更注重實踐操作培養,因此,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普遍較強。財會類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影響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師學院文憑低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技師學院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劣勢
盡管江蘇省、山東省和廣東省等少數幾個省市發文強調技師學院文憑等同專科或本科學歷,但是,技師文憑的低社會認可度導致技師學院在招生方面的劣勢非常明顯,部分技工院校為了專業生存,被迫與高職或本科院校合辦學歷班。技師文憑不能在學信網查詢,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用人單位和家長對技師學院的心理排斥。同時,辦學環境和資金扶持普遍弱于教育類院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時有發生。近年來,受“互聯網+”“財稅機器人”等新技術革命的影響,關于財會人員被大面積淘汰的傳言不絕于耳,技師學院財會專業被邊緣化的傾向日益突出,從資金扶持、師資配備到招生引導,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環境日趨艱難。
三、技師學院財會專業“書證融通”理念的應用
(一)培養定位要以職業證書的實用性為導向
目前,財會類證書較多,既有傳統的會計職稱系列資格證書、注冊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師資格證書等,也有新出現的基于“1+X證書”制度產生的社會第三方陸續推出的專項能力證書。這些證書的社會認可度和考試難度區別較大:傳統的財會類資格證書,由于經過長時間的考試制度完善,知識體系較為合理全面,考試難度較大但社會認可度較高;新興的專項能力證書,由于知識體系缺乏權威的鑒定標準,發證單位是社會第三方機構,趨理性導向明顯,導致證書認可度較低。受制于技師學院畢業證書與職業證書掛鉤影響,技師學院財會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應以認可度較高的傳統職業證書為導向,同時兼顧學生的畢業證書獲取難度,有針對性地選擇某一專項能力證書托底。
(二)教學課程要與職業證書內容銜接
“書證融通”的本義要求職業教育教學課程要與職業證書內容銜接,因此,技師學院財會專業課程體系應突出職業證書的內容,并進一步優化相關課程授課內容。以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書為例,該證書包括《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門課程。《初級會計實務》涵蓋《基礎會計》核心內容,由于《基礎會計》課程是財會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書證融通”理念下,以《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取代《基礎會計》,對《基礎會計》課程的其他內容做補充介紹。《經濟法基礎》科目內容涵蓋法律基礎知識、勞動法律知識、支付結算法律知識和稅法知識,不需要再開設《法律常識》《稅法》《納稅申報》等內容重復度較大的課程。
(三)教學模式要體現職業證書的層次性
基于職業院校的專業學制不一樣,課程體系和層次也應有所區別。即便是統一的培養學制,由于職業院校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也應該因材施教。職業院校財會專業教學模式應體現財會專業證書的層次性,既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證書取得的底線,也要助推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更高的職業證書訴求,形成目標明確、層次分明的教學模式。比如,5年制技師學院可以選擇某一專項能力證書作為取得畢業證書的兜底選項,選擇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書作為提升方向職業證書;6年制技師學院可以選擇某一專項能力證書或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書作為取得畢業證書的兜底選項,選擇資產評估師資格證書作為提升方向職業證書。3B1BAE5D-1649-45ED-AF72-F30E808BE669
(四)知識體系要突破職業證書內容的局限
現有的財會類證書,無論是傳統的職業資格證書,還是新興的專項能力證書,在實踐操作技能方面都存在著理論知識偏重、技能訓練知識單一的缺陷。因此,職業教育的知識體系應以職業證書內容為主體框架,同時搭載相應的專業實踐操作知識,從而彌補職業證書內容的不足[4]。以會計電算化實踐技能為例,盡管“財務共享”“財務機器人”等新技術理念提出并已付諸實務應用,但是使用范圍仍然很小,技術尚需完善,實務中仍然大范圍使用財務軟件進行電算化操作,而專項能力證書很少涉及電算化技能知識。因此,技師學院財會專業在實踐教學中,仍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夯實相應的專業技能基礎。
四、案例分析——以浙江商業技師學院財會專業為例
(一)改革的背景分析
學院財會專業于2008年開設,學生畢業時若取得初級會計師或會計專項能力證書則可獲得技師畢業證文憑。由于技師文憑的社會認可度較低,學校同時為學生開設成教大專或本科學歷課程。技工院校生源主要來自中考落選高中的學生,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普遍較低。基于現實因素,教學改革前,學校關于財會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較低,與其他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趨同,初級會計師考證通過率和社會影響力均較低。同時,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不一,考證課程與學期專業課程存在沖突,學生和教師矛盾較多。
(二)“書證融通”改革的具體操作要點
學院財會專業“書證融通”教學改革于2015年9月啟動,早于國務院職業教育新方案提出時間。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其自信心,使素質教育在考證的載體中體現,實現技師學院財會專業培養的良性循環。在具體實施方面,基于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和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證書允許在校大學生報考,而注冊會計師和稅務師只能在大學畢業當年方可報考,財會專業設置初級會計師(1年內同時通過2門課程方可取得資格證書)和資產評估師(連續4年內通過4門課程考試方可取得資格證書)兩個層次資格證書考試內容作為專業理論課程主體,同時引入浙江省技工教研所主導的會計專項能力證書作為獲取畢業證書兜底選項;設置手工賬、會計電算化、財務分析和成本核算技能實踐項目,貫穿于專業技能操作課程。
1.分層次培養改革
基于財會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差異,將全體財會專業學生分為初級會計師班和資產評估師班。其中初級會計師班學生基數較大,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每班人數控制在35人左右,班級生源采取抽簽分配,體現了學生擇班的公平性,為后期平穩教學創造了基礎。已經通過初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的學生自動進入資產評估師班學習,實現更高層次的知識和職業證書追求。
2.分階段教學改革
由于受全國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考試在每年5月上旬開始,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在9月中旬考試的時間限制,結合證書備考的時間要求,學校將課程分為專業課程集中授課階段(每年5月初至6月底,9月開學至10月底)和考證課程集中授課階段(每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底)。在考證課程授課階段穿插部分必修和選修的非專業課。
3.財會課程體系改革
根據就業市場對財會專業從業人員的技能和素質要求,結合學院財會專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持續優化財會專業課程體系,如淘汰點鈔和珠心算課程;壓縮難度較大但實用性不強的非專業性課程,如財政學、高等數學等;提高影響會計就業的前沿課程的課時占比,如涉稅實務、企業風險與戰略管理等。
4.教學方法和方式改革
授課方式注重實效,強調課堂學習效率和效果,拒絕“表演式”教學。基于財會專業主選的兩個層次職業證書的考試難度,在考試時間、學時限制條件下,教師必須對考點做深入研究,從命題角度、題型和答題技巧等方面熟絡于心,授課不拘章法但語言要精練,思路要清晰。以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初級會計實務》為例,全書章節分為兩大塊——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對于財務會計的講課方式是:提出考點概念(考點是什么,什么意思,怎么考)—會計分錄(分錄規律、金額確認)—習題練習—總結。
(三)改革后的效果分析
自2015年實行“書證融通”教學改革后,至畢業時,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證書6年制技師班累計通過率在90%以上,5年制技師班累計通過率在50%以上,大幅領先全國同類院校平均水平,在浙江省同類職業院校中也位居前列。
資產評估師資格證書考試于2018年開始允許在校大學生報考,自2019年首次報考以來,已有部分同學通過相關科目考試,其中一位同學已經通過全部科目考試,教學效果達到預期要求,學生的自信心顯著增強,學習積極性大幅提高,學習面貌煥然一新。
自教學改革以來,財會專業學生就業率接近100%,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大部分畢業生選擇財會崗位并有較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離校后持續學習漸成普遍現象,部分已畢業學生陸續考取了稅務師、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等相關資格證書。
自2016年開始,財會專業參賽團隊屢次在“衡信杯”財稅大賽中斬獲全國職業院校二等獎、浙江省一等獎等佳績;先后接受蕭山技師學院、金華技師學院、三亞技師學院等多所兄弟院校來校觀摩學習;2018年學院財會專業被寧波市評為品牌建設專業;2019年學校被選為浙江省技工院校組長單位,并受人社部邀請在成都為全國技工院校財會教師做財會教學改革經驗分享。AFA
參考文獻
[1]吳樂意.智能財務機器人,引領未來財務[J].財資中國,2017(10):32-33.
[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9(3):20-24.
[3]杜靜.應用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探究[J].商貿人才,2015(11):185-187.
[4]燕新梅.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專業教學探析[J].科教文匯,2015(12):76-78.
(審稿:張國永編輯:張春紅)3B1BAE5D-1649-45ED-AF72-F30E808BE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