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曉華
“云平臺”彰顯著用技術改變教育”的契機;
“班級公眾號”激發著這每個學生潛力的施展。
班級公眾號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媒介,是宣傳班級建設和班級活動的一個窗口,是班級工作的宣傳平臺,是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一、搭建云平臺,讓家長在教育中不缺位
班級公眾號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內容班級信息與學生生活組成,可以第一時間成功的發送到家長的手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為家長更好地了解和參與班級事務、了解孩子,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了解班級動態,體驗班級氛圍,進而讓家長信任并接受老師,接受我們的教育理念。公眾號讓家校無縫對接,讓家長在教育中不缺位。
同樣作為家長,我深知:每個學生家長都很想了解孩子在校園的一切表現,我就讓學生的舞臺在家長身邊,有班級活動時我會以文字形式進行描述,并把相關的活動照片、視頻制作成官微進行發送,以便讓家長清楚了解,如班級隊課、唱歌比賽、詩詞朗誦等我會讓家長看過班級官微之后,有如臨其境的感覺,為孩子的表現感到驕傲和自豪,感謝學校為孩子們成長提供的平臺。另外,利用班級公眾號,我經常推送一些寓教于樂、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或者教育視頻,以補充家長的教育理念。班級公眾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孩子的成長而展開,有助于理解認同班級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促使做更優秀的父母。對于班級微信公眾號的創建,學生和家長給予了高度的認可。
二、搭建云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
班級管理與建設需要人人參與,讓家長關注班級微信公眾號,讓每位同學參與信息的推送,不僅在公眾號中展示班級的學習情況,更多的要展示孩子們的能力形象。
我在班級公眾號中開辟了學生風采欄目,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能夠實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們一聽說自己的作品有可能進入公眾號,頓時充滿了積極性。
我平時注重收集學生活動的新素材,例如表演的音頻和視頻,獲獎的相關圖片材料、學生的優秀習作、小手工制作、唱歌、舞蹈等,我把孩子們的閃光點推送到這個大舞臺上,他們都把自己最擅長的一面表現出來,例如:邢蕓兒同學,利用班級公眾號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被稱為“班級網紅”;田博宇疫情期間折紙高達200多個花樣,堪稱“折紙小達人”……我經常鼓勵同學們多閱讀,用音頻或視頻的方式記錄著自己的成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和進步,感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心,學生樂在其中,收獲滿滿!不僅可以把自己的精神風貌和精彩表現出來,而且可以發展自己的空間,發展自身的特長。
三、搭建“云平臺”, 把疫情當做教材
這次的疫情對于我們來說,是一次大考,一場大課。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書本上的知識,而且在線上課程中引導學生打開生活這本巨大無比的書,我班積極搭建“云平臺”,把疫情當做教材,注重將時下疫情與語文要素相結合,讓學生觀看疫情視頻,引導學生分享感受,并結合疫情設計作業,學生興趣濃厚,感悟深切。
用學生的視角看疫情。學生把了解到的疫情信息、抗疫圖片、心得體會等,發到班級公眾號上,以學生的視角去看待疫情,看待中國,進而了解整個世界。緊扣疫情發展,學生從最基礎的搜集病毒資料,用知識武裝自己;利用班級公眾號講述特別假期get新技能,用成功點燃信心;想象化身超級英雄,用信念致敬逆行者;吐槽開學不能睡懶覺,用行動遵守規則,用思考學會冷靜……一篇篇文章、一張張圖片,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引導學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激發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激勵他們勤奮學習、探索未知、提升自我,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的人。
我們有效搭建班級互動“云平臺”, 大力宣傳在疫情期間涌現出的無數英雄人物,像“定海神針”鐘南山、“巾幗英雄”李蘭娟、逆行者的無數醫務工作者、在寒風中的基層人員等等,進而對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規則教育、感恩教育、科學教育等,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讀”疫情、“讀”社會、“讀”自己,不斷深化對生活、對生命、對社會的理解認識,引導幫助學生在抗疫的“大課”中,進一步樹立和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得到成長、歷練和進步。
將疫情變成鮮活的教材,將教育融入這段特別的生活,使學生有了這份特殊的經歷,而更加堅強,成熟,堅定……
班級公眾號融入教育,讓我們收獲了別樣的精彩,我會繼續利用“云端”描繪班級的精彩!B226E3E8-8BD4-4231-88ED-2D0030D9E6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