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
摘要: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逐漸成為當今社會、家庭關注的焦點,通過科學認識0-3歲嬰幼兒的閱讀特點,熟悉0-3 歲嬰幼兒圖畫書的特征分類,注重科學的閱讀指導,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等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師及家長早期閱讀培養意識與科學指導能力,推動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不斷發展。
關鍵詞: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閱讀指導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提升社會、家庭對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筆者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探究的問題。針對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現狀,總結出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轉變觀念:科學認識0-3歲嬰幼兒的閱讀特點
首先,感知覺發展對嬰幼兒閱讀特點的影響。嬰兒最初是通過嘴巴、視覺、聽覺等感知覺的發展來感知圖書的,兩歲以內的孩子喜歡啃咬圖書, 3、4個月起就能分辨黑白和彩色了,此時“黑白卡”“彩色卡”非常適合用來刺激孩子的視覺發展;嬰幼兒的聽力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尤其喜歡那些聲調較高、抑揚頓挫、富于變化的聲音,因此成人與孩子共讀時可以改變自己的語氣、語調,繪聲繪色的表現圖書內容。
其次,語言發展對嬰幼兒閱讀特點的影響。嬰幼兒從剛出生的呀呀學語,到9個月時萌發最初的詞語,再到18個月時詞匯的爆發階段。1歲半的幼兒可以自己翻書;大約2歲開始,孩子可以跟成人互動閱讀,有時還會簡單的講述;直到3歲,孩子基本可以稍微連貫的講述書中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內容。
再次,認知發展對嬰幼兒閱讀特點的影響。3歲前嬰幼兒的記憶力最大特點是以無意記憶為主,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選擇能夠引起孩子共鳴、孩子感興趣的書,他們就會記得很快,此時閱讀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大;3歲前的幼兒只能在動作中思考,不能在動作外思考,這時就需要成人引導孩子觀察畫面,幫助孩子理解圖畫的邏輯關系。
(二)正確選書:熟悉0-3 歲嬰幼兒圖畫書的特征分類
1.按照圖畫書的內容屬性分類
(1)啟蒙認知類。0-3歲嬰幼兒對外界充滿好奇,急切地想知道周圍物品的用途,渴望認識自然界事物,想要了解空間概念,事物之間的聯系等等,為他們選擇圖書要投其所好,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興趣。如有關自我認知的《我的身體》《是誰的肚臍眼》;有關生活認知的《我的蔬菜寶寶》;有關自然認知的《晚安月亮》《這是什么形狀》等等。
(2)童話故事類。童話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幻想性,能夠激發兒童的想象力,激發他們講述故事、語言表達的熱情。如《小藍和小黃》把顏色擬人化為天真可愛的孩子;《月亮的味道》把月亮想象成可以品嘗的味道,成人要引導孩子去感受和體味這些情節與語句的奇妙。
(3)教育啟發類。這類繪本通常以生活事件為主,情節結構完整,富有兒童情趣,從親切自然的故事情節中側面傳授觀念,引發孩子思考。如經典故事《小兔乖乖》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他們體會著對媽媽的依戀之情,又積累了初步的安全意識;又如《絕對絕對不吃番茄》《菲菲生氣了》等都是通過講述故事啟發教育和管理幼兒情緒的繪本。
2.按照圖畫書的物理屬性分類
(1)按材質分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傳統紙媒形態為主的圖書開始在材料工藝、功能、造型方面尋找創新點,如針對嬰幼兒閱讀游戲特點設計的布書、觸摸書、洗澡書、嗅覺書等,都是材質創新的體現。這些材質的運用不但豐富了圖書的視覺表現形式,不同材質的質地差異也刺激了幼兒的觸覺感知,同時也能起到保護嬰幼兒不被劃傷的安全作用。
(2)按造型分類。傳統圖畫書多以平面化的形態展示,現代圖畫書通過對紙張原有形態進行特殊的加工,如折頁、鏤空、立體化等造型手法。立體書就是最具玩具特色的一類圖書,而洞洞書則是根據圖書內容設計出一些洞洞造型,能夠巧妙的關聯上下頁的部分內容,可以幫助孩子猜測和推斷,使閱讀時刻充滿驚喜。
(三)親子互動:探索0-3歲嬰幼兒科學的閱讀指導途徑
1.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在家庭中營造閱讀的氛圍,是讓孩子愛上閱讀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應盡可能為孩子創設一個光線充足、空間適當、環境安靜的閱讀區,以及便于幼兒自由取放圖書的書架,促使孩子養成自己整理和愛惜圖書的好習慣。對于0-3歲的嬰幼兒盡量避免接觸電視媒介,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閱讀常規,相互交流感受,使他們在寬松、和諧的閱讀環境下愉快、主動地閱讀,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2.注重科學的閱讀指導,激發嬰幼兒閱讀興趣
(1)利用多種感官進行閱讀
在0-1歲孩子的認知中,書就是玩具,他們對書充滿興趣,閱讀圖書的方式不僅僅限于眼睛,他們喜歡通過翻書、抓書、咬書、撕書的方式進行獨特的閱讀。家長可用充滿感情、夸張的語氣來朗讀,孩子通過成人的話語來理解、感受閱讀的內容。到2-3歲這一階段,嬰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能夠述說簡單的句子,有了一定的理解、觀察和想象能力。家長與孩子除了朗讀的形式外,可以就讀物內容展開有效的交流,家長還可以根據圖書的內容,以表演、繪畫、手工、實驗等多種形式進行閱讀,與孩子共同參與、共同分享。
(2)采用合作式親子閱讀模式
①對話式閱讀
對話式閱讀尊重嬰幼兒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通過雙方的對話,能夠讓孩子體會到父母與孩子的平等地位,它不是如傳統模式般僅有家長的單項交流,而是強調孩子對故事的看法,讓孩子更好的體驗閱讀的過程,充分發揮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對話式閱讀一般都是先由家長選擇合適的話題,再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從書中尋找答案,家長根據與孩子交流的問題進行評價指導。
②游戲化閱讀
對于0-3歲嬰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接觸世界、促進認知發展的主要方式,我們可以將閱讀和游戲結合起來,在游戲中引導孩子的閱讀發展。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以游戲的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回應,如利用角色扮演與孩子進行互動,對故事進行重現和加工,適當地添加道具等,充分挖掘圖畫書的游戲功能,家長還可鼓勵孩子進行游戲創作對閱讀內容加以表現,如利用玩偶進行游戲,讓孩子直接體驗和感知,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吳麗珍.0-3歲嬰兒早期閱讀的家庭指導策略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
[2]張開蓮.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