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培養不僅是鄉村教育工作人力資源支持的重要需求,也是現代社會環境下提升鄉村建設質量和力度的科學路徑。本文以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提升為背景,分別從內含價值路徑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意在找到鄉村定向師范生能力培養的科學路徑,為師范生更好地為鄉村地區的教育事業提供服務支持找到方向和路徑。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包括了人文素養培養、情懷培養、能力培養、實踐狀態培養四方面的內容。而針對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培養工作中需要分別從宏觀教育維度、系統培養維度、科學引導維度、實踐維度出發達到相應的教育培養目標。
關鍵詞:鄉村地區;定向師范生;潛質提升;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rural directed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demand for the support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education, but also a scientific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trength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modern soci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utstanding potential of rural oriented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embedded value path, aiming to find the scientific path of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rural oriented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find the direction and path for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and support for the education cause in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utstanding potential of rural oriented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cludes four aspects: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of feelings, cultivation of ability and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state. The training of rural oriented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needs to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from the macro education dimension, systematic training dimension, scientific guidance dimension and practical dimension respectively.
Keywords:village areas;directional normal students;potential improvement;value;Strategy
鄉村定向師范生在鄉村地區的基礎教育工作開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這部分人才群體加大培養和關注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鄉村定向師范生的任務要求和素質要求,現階段可從其專業能力素質和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加強教育培養力度,最終促進鄉村定向師范生更好地發揮出為鄉村地區教育事業提供支持和服務的作用。
一、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內涵與價值分析
(一)內涵
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主要包括四方面基本內涵。一是人文素養的培養。所謂的人文素養,主要是指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以及文化知識引導的角度對師范生的素質進行培養。尤其是作為進入鄉村環境中開展教育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來說,其個人的人文素養培養中還應當包括一部分與鄉村地區實際環境和能力素質要求相符合的培養工作內容[1]。具體來說,主要是指鄉村地區的定向師范生要首先具備對鄉村地區環境的了解和熱愛,只有首先從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角度產生對鄉村地區環境和人文狀態的熱愛,才能更進一步在個人的工作落實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和端正的工作狀態,為取得更好的人文素養培養目標提供幫助。另外,從實際出發來講,鄉村地區的環境條件相對來說處在較低的水平層次上,也只有定向師范生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態度和對鄉村環境的客觀認知,才能更好地落實好自身的工作。最后,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上來說,所謂的人文情懷是指鄉村教師應當保證自身面向鄉村地區學生開展教育培養工作時保持穩定和積極的態度,盡可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需求,確保相關的人才培養和教育工作能夠在充分尊重鄉村地區學生主觀意識和需求的情況下順利開展。另外,鄉村教師還應當承擔起引導學生更加充分全面地認識鄉土環境、認同鄉土環境的任務。二是情懷的培養。所謂的情懷培養,是指教師應當從自身出發,對個人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有一個充分全面的認知。將個人的本職工作作為一份事業來看待,充分投入多方面的資源,為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提供支持[2]。除此之外,在宏觀的工作態度方面,情懷培養的側重點集中在教師應當在完成本職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保持對個人周邊的人文環境的充分尊重及對同事和學生的尊重,盡可能保持與同事和學生的融洽關系。這不僅是為了確保進一步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為了在宏觀的工作開展中保持一個冷靜客觀的態度,將相關工作的開展納入自我提升和實現的高度上,將基礎的工作開展從價值認同的角度上升到個人目標的實現和追求的完成方面。三是資源整合能力的培養。所謂資源整合能力,主要強調在鄉村環境的有限條件下,教師能夠通過個人能力的發揮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分析,確保應用多方面的資源條件搞好教育工作。這本身也是鄉村地區定向師范生工作能力和實踐學習能力的一種典型體現。四是個人在工作開展中的實踐行動能力。具體的實踐行動能力培養側重點在于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升,為個人的工作實踐提供指導的能力。只有在不斷地學習和反思過程中,以實踐學習的效果作為進一步提升的指導,才能確保個人在教育工作的長期開展中保持良好的狀態和清晰的思路,最終更好地發揮出個人在鄉村地區教育工作開展中的積極作用。
(二)價值分析
關于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所能體現出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對相關的價值追求進行定位時,應當本著及時發現現階段教師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的原則開展相關的價值方向探究。從實際出發來看,現階段鄉村地區的教師團隊建設存在分化性較為顯著的特征。這一點主要是指能力素質更強的鄉村教師大部分都有更進一步改善個人的工作環境、提升個人的收入水平的需求[3]。因此,其會更加向往向更高層次的平臺或者更廣闊的平臺尋求更好的發展狀態。其次,由于鄉村地區客觀條件的限制,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想觀念的先進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當鄉村定向師范生引入具體的鄉村教育工作開展中時,意味著供給側視角下的師資力量建設已經迎來了新的契機和便利條件。基于此,只有充分重視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價值追求和培養,才能夠通過有效的引導,為鄉村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幫助。若進一步進行細分,鄉村教師的發展潛質中,價值追求的側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實現教育教學效果的優化;二是從生命安全和穩定的角度出發,發揮好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三是依托鄉村振興的宏觀政策,充分發揮好鄉村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并且助力其個人價值的實現[4]。
二、鄉村定向教師卓越潛質培養的科學路徑
(一)通過針對性的教育培養達到更好的潛質挖掘效果
從鄉村教師自身出發加大培養和監督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鄉村教師要想逐步培養出能夠卓越發展和顯著進步的潛質,首先應當從其思想認知維度的角度出發,通過思想引導和教育的方式幫助鄉村教師形成自我追求和實現的主觀意識。在這項工作的具體落實中,不僅需要鄉村教師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具備良好的思想認知狀態,并且要積極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實現個人能力素質提升,還需要鄉村地區的政府部門和相關教育部門通過協同發揮多方面資源條件的力量,為鄉村定向師范生的教育和培養提供便利條件[5]。例如,對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來說,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協同進行分析和研究,掌握本地區教育資源的客觀條件和鄉村師范生教育培養中的優勢,通過政策和規范的指引以及客觀資源條件的充分提供,為鄉村地區教師的能力培養提供重要的動力。
(二)結合具體的培養工作,提升整體培養過程的系統性
這一點主要是指面向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卓越潛質培養工作中,需要將教師的具體工作作為培養工作開展的契機,實現卓越潛質培養與其日常工作融合的目標。制訂系統性的培養工作方案,明確培養工作的開展思路,按照不同的階段和層次深度開展好相關的培養教育工作。現階段這類培養措施中采取的三階段式的培養方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培養方式。具體來說,三個階段主要是指理論素養的培養、思想認知的培養以及具體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教育工作的基本性質角度分析,教育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強調的是對不同的個體通過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的方式進行培養和教育,以期能夠提升其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回歸到本文探討的鄉村地區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角度上來說,教師在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以鄉村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和文化基礎作為背景,在相關的培養教育工作中首先從思想和環境的維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升其對鄉土文化內涵的認同感和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更加完善的條件為鄉村地區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支持[6]。最后,從實踐能力培養的角度上來說,基于鄉村地區建設和發展中現階段仍然存在的問題,鄉村定向師范生在承擔學生教育培養任務時應當重視。從鄉村建設和鄉村地區現階段實際問題的解決方面入手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為取得更好的鄉村教育效果打好基礎。只有從理論到思想再到實踐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教育培養模式,才能充分發揮出鄉村定向教師在區域性教育工作開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注重鄉村定向師范生卓越潛質提升和培養過程中的制度引領
這里所強調的制度引領是指雙導師制度在鄉村定向教師卓越潛質提升中的應用。所謂的雙導師制度,在本文的探討背景下主要強調的是將教師和學生在鄉村教育的背景下形成一個體系鏈條,在學生進入校園開展學習的初級階段,就做好相關教師對象的選擇,并且同步從校內和校外兩方面選擇導師。而且強調三者之間的聯系應當在緊密性和靈活性上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改變傳統情況下學生與教師具有地位差異的聯動關系。例如,校內導師就應當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但同時為了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和了解的程度,主要負責理論知識教學的導師應當積極與實踐維度的導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就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學習漏洞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找到更好的教育引導思路和方法,最終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及時發現個人在專業教育和引導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這種教育引導制度和要求的提出,能夠促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面得到能力素質的提升。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是挖掘其教育過程中潛能的有效途徑,同時能夠幫助其及時發現自身工作中問題和漏洞的重要途徑。在最終的教師培養工作開展中,學校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的主觀反饋與教師的自我評價以及最終的學校宏觀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對教師的相關能力素質提升效果進行觀察和研究。依托這一制度,切實實現教師專業能力素質的有效提升。
(四)提升教學實踐的系統性和規范性
對于鄉村定向教師來說,其卓越潛質的培養中實踐能力的培養占據著核心的地位。這與上文所提到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思想引領與實踐結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基于此,為了提高教學實踐的實際效果,并且符合鄉村地區的實際要求,在教學實踐方面的工作開展中,鄉村地區應當重視一體化教學實踐模式的應用,通過理論反思實踐三個維度的工作開展為實踐教育的基本流程推進提供指導。只有首先對理論知識有了初步的掌握能力,才能在后續的實踐中合理地運用理論知識為個人的實踐做指導。另外,從本文探討的教師卓越潛質開發和提升的角度上來講,實踐作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路徑,作為鄉村教師,其更應當在個人的工作實踐中積極結合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找到科學的改進和優化方式,為切實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優化個人的實踐能力水平提供幫助。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角度上來講,教師只有在實踐中找到科學的方法,并且遵循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找到理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才能在最終的工作開展環節明確方向、找到有效的方法,為取得更好的實踐工作效果提供支持。
結語
綜合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培養教育工作中,其卓越潛質的提升和挖掘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和鄉村地區的政府部門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首先對定向師范生卓越潛質提升的價值和內涵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明確了相關潛質提升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再通過采用具體措施達到提升教師團隊綜合能力水平的目標。對于鄉村定向師范生來說,當其個人的卓越潛質被有效挖掘,也意味著其個人的工作能力以及進一步發展和提升的空間得到了有效拓展,這對于鄉村地區的教師來說具有非常關鍵的實際意義。教師能力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為鄉村地區的教育事業提供重要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趙永前,徐丹,徐雅文.鄉村教師定向師范生專業思想教育價值和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32):55-56.
[2]李亞娟.覺醒情感:師范生情感教育價值與路徑分析[J].江蘇高教,2020,000(004):105-109.
[3]杜尚榮,劉芳.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教育:內涵、邏輯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9(9):57-62.
[4]栗嘉忻,婁淑華.新時代高校德育與美育協同發展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00(005):138-141.
[5]李鋒,史東芳.陶行知鄉村教師本土化培養思想及現實價值[J].教育學術月刊,2020(2):3-9.
[6]王玉龍,孔德蘭.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學習:內涵特征,基本邏輯與實現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000(003):112-115.
作者簡介:孫樹葉(1988— ),男,江蘇鹽城人,碩士,鹽城師范學院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