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杰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現代社會生產以及生活的關鍵支撐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會生產效率,使得信息資源能夠突破時間以及空間的局限,在更廣的范圍內傳播,進一步發揮了信息資源的價值。因此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研究,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類型;應用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概述
計算機網絡技術主要基于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是在二者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具有較強開放性以及綜合性的信息傳輸技術。借助通信鏈路該技術能夠在不同位置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設備進行連接,通過應用一定的網絡通信協議,實現不同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該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數據信息的傳輸效率,同時也使得數據信息的資源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現代社會生產以及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歷程
1.遠程終端連接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世界上首臺數字電腦誕生,數量有限,價格昂貴,為了實現不同計算機之間的協作與數據傳輸,技術人員研發出了遠程終端連接技術。這類連接方式非常特別,主要面向終端。主機作為網絡的控制核心,它的終端是鼠標和鍵盤,最后達到與主機的有效連接,用戶可以使用遠程主機。終端不存儲任何數據,在這個過程中,主機的功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部分是處理和存儲最終用戶的數據,其次是主機和終端的通訊業務。
2.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的網絡化階段主要是指在1960年代中期出現的局域網。借助這一技術,有能夠實現有限主機的連接,滿足同一區域內不同計算機信息交換的需求。在局域網技術的支撐下,終端用戶能夠隨時訪問局域網內計算機的硬盤以及軟盤,而在此期間,用戶可以充分地利用子網硬盤的資源。
3.計算機網絡互連
計算機網絡互聯主要是指廣域網,廣域網在80年代首次提出, TPC協議也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為了使各廠商的電腦真正地相互連接,就需要使用開放式系統為基礎基準模式。開放和標準化是當前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既要有統一的體系,又要遵守國際標準。
4.信息高速公路
從80年代后期起。電腦網路技術發展到尖端,且具有比較高的互動性,可實現網上電視點播、網上購物等等。此時局域網的發展非常成熟,有光纖、高速網絡技術、多媒體、智能網絡等技術為支撐,互聯網能夠實現的功能越來越多,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分類
1.局域網
局域網,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多個計算機相互連接。正常情況下,局域網的規模范圍都在數公里之內。局域網是封閉的,在一家公司里,可以是兩臺計算機或公司里的全部計算機連接。局域網是一種由計算機、外部設備和數據庫構成的網絡。局域網又稱為LAN,可以由多個局域網連接組成一個大型的網絡。局域網這個名稱本身就意味著它在地域上的限制,由于局域網的地理區域要小于廣域網,因此它的傳播速度要快得多。局域網具有很多優點,包括可靠性,易擴展,易于管理,安全等等。局域網的拓撲結構受地域局限,因此采用了特有的總線和環狀結構。
2.城域網
很顯然,城域網是一種跨城市的網絡,是一種寬帶局域網。城域網的傳輸速度相對較高,采用主動交換器件可以降低城域網的傳輸延遲。城市網絡采用了與本地網絡相似的技術。拉城是一種多業務接入、多功能、高帶寬的多業務接入、的多媒體通信網絡。寬頻城市網絡的用戶終端設備既廉價又便捷。由于寬頻城域網在網絡中具有二級 VLAN隔離,所以技術上可以保證用戶終端的安全。城域網技術主要有光纖直連、多業務傳輸平臺等。城域網絡可劃分為三層,即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互聯網的要求變化,城域網的服務類型也在發生著變化。
3.廣域網
一般情況下,廣域網的規模要大得多,可以連接到一國的不同區域,也可以連接到不同的國家,組成一個全球性的遠程網絡。一般情況下,廣域網的傳送速度要比城市網絡低,但信號要好很多。廣域網具有四大特性:滿足突發、海量需求;滿足全面的商業服務需求;開放的設備界面和標準化的協議:良好的通訊和網絡管理。廣域網可劃分為公用、專用、無線三種。目前國內的廣域網主要有:公用電話網,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數字數據網,虛電路,數據報等。
四、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原則
1.規范性原則
為了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最大化,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和信息資源,以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的實時聯絡、實時信息共享,因此,必須保證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規范性,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網絡技術在實踐應用的協調高效,更能夠有效地推動計算機產業的發展。同時,在保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計算機技術的使用效率。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規范化是保證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的一個重要要求。
2.簡便性原則
簡便性原則顧名思義就是簡便易行,就是盡量簡化相關技術的應用,降低技術的應用門檻。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相關技術在提供更多的資源和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IT行業的軟件不斷的更新換代,這就要求硬件行業必須要有更好的設備來支撐軟件的運轉,而這些設備的升級,必然會導致整個 IT行業的發展成本上升。另外,電腦和網絡設備的更新也是要花錢的,核心部件、芯片等都是昂貴的,所以要按照簡便性原則來進行相關技術的應用。另外,在選擇電腦系統的軟件時,也要遵循簡便性原則。更重要的是,當計算機網絡發生一系列的故障時,較為簡單的技術結構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這就是簡便性原則的優點。該原則的應用能夠節省成本,優化和改善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使電腦產業得以穩定發展。
五、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
1.LAN技術
與其它計算機網絡技術相比,局域網技術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投資成本、更方便的優點。目前 LAN技術的主要用途是 Ethernet等各種網絡產品的技術要求。它是目前實現局域網技術具體應用的一種重要手段,包括10BASE5和10BAST-T以及10BAST-T技術,這兩種技術的應用已有相當長的歷史。目前使用最多的10BASE5,其原因在于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靈活性,此外該技術的應用也有利于網絡的管理。另外,由于各種傳輸技術和網絡服務器的發展,對以太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100BASE-TFAST Ethernet以太網組網的架構應運而生,這種結構不僅能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傳送,而且能夠很好地滿足目前的以太網兼容要求。
2.ATM技術
ATM是一種在高速網絡中實現數據傳輸和交換的數據格式,它可以支持局域網和 WAN。同時,采用這種技術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合理地將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的聯系來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ATM技術有一種專用的網絡卡和轉換器,可以很好的實現傳送遠距離的數據,幫助用戶更好地處理各種數據。近幾年,隨著各種網絡技術的發展, ATM技術也越來越完善。我國自行開發的 ATM網絡已在許多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數據交換技術
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極大地提高用戶的通訊帶寬,并能使多個用戶在同一時間內進行通訊,而不會產生信息的交叉。如今,在各種數據交換的設備中,“交換機”的應用范圍比其他類型要廣得多,它不僅具有數據存儲和轉發的作用,而且還能為用戶提供諸如橋接式等計算機網絡技術。
在進行數據交換時,首先要對被交換的數據進行特殊的檢查,以便確定數據的來源和目的,然后將被檢查的數據源和目標與交換器中的地址相比較,確認數據的來源和目標,然后向目標的網絡終端傳送已檢測到的數據。這樣就可以進行數據的交換共享。橋接式交換器下的數據交換方式,用戶可以通過點對點的橋接方式連接到交換機的帶寬,從而提高了數據的傳送速率。另外一種常見的數據交換方法是直通式的,它是在用戶端和入口端之間直接連接,并利用這個連接進行數據的傳送和交換,因此它的速度更快,延時更少,可以小范圍的使用。
4.入侵檢測技術
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安全,必須充分重視入侵檢測技術的應用,這是防范入侵行為的關鍵技術。一旦有入侵者進入網絡,則可以利用該技術來攔截可疑的數據包和攻擊。并在第一時間上報系統管理員,以增強電腦網路的防護效能,使用入侵偵測技術,可極大地便利管理員加強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針對不安全問題制訂有針對性的計劃,從而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于錦江,秦川皓.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2020,46(15):50.
[2]熊寧.計算機網絡路由交換技術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39(12):47-49.
[3]倪紅.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及安全防御措施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50(12):88-89.
[4]梁書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及安全防御對策[J].信息記錄材料,2021,22(07):68-70.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