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怡,李新房,李 靜
(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陜西 咸陽 712082)
自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正式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相關技術就開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加速與各傳統行業融合[1]。在“互聯網+”時代,為解決學生的在線學習問題,教師開始了線上直播教學,當起了主播,學生也開啟了在線學習之路。例如,西藏民族大學提出了“停課不停教、停教不停學”的口號,號召全體師生開展線上教學與線上學習。目前,西藏民族大學共開設1 773門次的線上課程,參與教師590人,覆蓋學生9 891人,順利地使用互聯網完成了線上教學工作,沉淀積累了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關于在線學習的內涵界定,中國何克抗教授[2]認為,在線學習是指通過因特網或其他數字化內容進行學習與教學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將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根本改變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在線學習已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的橋梁,身在西藏的藏族同學也不例外。本研究致力于調研藏族大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況,找出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所面臨的困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本研究將有利于藏族大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在線學習,幫助藏族大學生更好地從在線學習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并對于提升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的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的現狀,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本調查問卷嚴格按照研究要求設計,問題的表述形式、數量、順序設置、備選項設計等各方面均經過嚴格的考量和校驗,基本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本研究調研對象包括西藏民族大學、西藏大學、西藏藏醫藥大學、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7所西藏高等院校,共抽取學生樣本共計700人。本調研發放問卷共計700份,回收問卷7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680份,有效率為97.1%。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約33.09%的藏族大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在5 h以下,約50.74%的藏族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5~10 h,約14.71%的藏族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10~15 h,約1.46%的藏族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15 h以上。由此可見,藏族大學生每天與網絡接觸的時間大都在5 h以上,網絡在藏族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藏族大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調查結果顯示,約29.41%的藏族大學生經常接觸在線學習,約35.29%的藏族大學生偶爾接觸在線學習,約25.01%的藏族大學生接觸過一點在線學習,只有約10.29%的藏族大學生從未接觸過在線學習,具體如表1所示。綜上所述,大多數的藏族大學生都接觸過在線學習,只有一小部分的藏族大學生沒有接觸過在線學習。

表1 上網時間與對在線學習的接觸表
在線學習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網絡的飛速發展和一些電子產品的改新換代,為藏族大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了不小的便利。調查結果顯示,約69.85%的藏族大學生使用手機流量來進行在線學習,約66.18%的藏族大學生使用學校Wi-Fi來進行在線學習,約10.29%的藏族大學生使用家庭Wi-Fi來進行在線學習,具體如表2所示。由此可見,藏族大學生在進行在線學習時,主要使用流量和學校Wi-Fi來進行在線學習。另外,調查結果顯示,約93.38%的藏族大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在線學習,約51.47%的藏族大學生使用電腦進行在線學習,約13.24%的藏族大學生使用iPad進行在線學習,約3.68%的藏族大學生使用其他電子設備進行在線學習,具體如表2所示。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的主要工具是手機,其次是電腦。根據調查問卷結果的收集能夠得知,藏族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使用的APP主要有QQ群課堂、雨課堂、釘釘、云班課、MOOC、學習通和其他學習軟件。

表2 在線學習網絡與設備表
許多藏族大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在線學習這種模式,關于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和線下學習的態度,本研究也做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約16.18%的藏族大學生認為在線學習的幫助更大,約57.35%的藏族大學生認為線下學習的幫助更大,約23.53%的藏族大學生認為兩者的幫助差不多,約2.94%的藏族大學生認為兩者都沒有幫助,具體如表3所示。由此可見,藏族大學生對于在線學習與線下學習的評價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的藏族大學生還是傾向于線下學習。

表3 在線學習與線下學習的評價表
由于西藏處于高原地區,有些地區的通信設備還不是很完善,因此有些藏族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調查結果顯示,約67.65%的藏族大學生會遇到網絡信號不良的問題,約55.88%的藏族大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存有疑惑,約38.24%的藏族大學生存在設備問題,約43.38%的藏族大學生會存在個人問題,具體如表4所示。由此可見,在線上學習期間,藏族大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外部問題和一些自身問題。在線學習無法與教師面對面交流,并且也缺少教師的直接管理與約束,因此藏族大學生在線學習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卷結果顯示,只有22.79%的藏族大學生能全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約58.82%的藏族大學生能基本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約18.39%的藏族大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難度較大,甚至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具體如表4所示。由此可見,線上教學缺少一定的管理約束性,需要藏族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在未來的線下學習期間,教師也將著重培養藏族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表4 在線學習遇到的困難與任務完成度表
在線學習是與互聯網相關聯的,互聯網上有海量的信息,因此藏族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會面對各式各樣信息的誘惑,這就要求藏族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制力,在線學習期間能夠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問卷結果顯示,在線學習期間,約8.82%的藏族大學生能夠完全抵制其他不良信息,約36.76%的藏族大學生基本能抵制其他不良信息的誘惑,一般的藏族大學生約占46.33%,約8.09%的藏族大學生基本甚至是完全不能抵制其他不良信息的誘惑,具體如表5所示。由此可見,在線學習期間,能夠完全抵制其他不良信息誘惑的藏族大學生所占比例較少,而絕大多數的藏族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自制力去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

表5 對其他不良信息的抵制力表
綜上所述,受互聯網技術的影響,藏族大學生主要借助于互聯網來學習。使用的學習軟件有QQ群課堂、雨課堂、釘釘、云班課等,藏族大學生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學習形式。通過在線學習,藏族大學生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且也認識到了許多的學習軟件。但與此同時,藏族大學生的在線學習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通信信號正在覆蓋全國的各個角落。而西藏地區受到地理環境因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有些地區的信號塔等設備并不是很完善,這就導致有些地區的信號不穩定,甚至是沒有信號,而這些地區的學習者就無法充分地享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便利,線上學習也就無法順利進行。
數位素養,即取得電腦網絡資源,并加以應用的能力。西藏地區通信設備的不完善以及信息技術的落后,導致藏族大學生對“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產物并不了解,也普遍不具備使用技術產物的能力。因此,也無法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導致藏族大學生的數位素養普遍不高。
線上教學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興產物,西藏高校線上教學資源還有待發展,存在短缺現象。藏族大學生不易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而教師也不能把線下的教學手段生搬硬套到線上學習中來。西藏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開發出更多的多元化網絡學習資源,以滿足藏族大學生的網絡學習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西藏高校相關機制不完善。在線學習是師生非面對面的學習活動,在這種非面對面的教學情境下,為了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線上教學,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機制,以保障藏族大學生線上學習的順利開展。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提出了以下4個方面的對策。
調查結果顯示,不少的藏族大學生因為設備問題、信號問題等無法順利地進行網課學習。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道,家住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埃西鄉崗村的斯朗巴珍,在雪山頂上找網上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3]。像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原因在于這些地區缺少基站,缺少4G網絡信號,網絡設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求。西藏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網絡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短板,有些地區的網絡信號極其不穩定甚至沒有信號。在線學習期間,有些藏族大學生不得不外出尋找有信號的地方去上網課。這要求國家需重視西藏地區的網絡建設,追求4G普及全中國,不能單單只追求網絡技術發展,更要讓全國人民享受到網絡發展所帶來的優越和便利。
數位素養是新一輪的信息交流浪潮的必然要求[4]。在線學習期間,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者自身的數位素養有著直接的相關性。現如今網絡上的信息非常豐富,有一些有利于藏族大學生學習的優良信息,但也有一些娛樂、色情暴力的垃圾信息。藏族大學生受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面對網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極易被分散注意力。這就要求藏族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需要具備一定網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數位素養,讓其在在線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誘惑。除此之外,藏族大學生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辨別能力、判斷力、理解閱讀能力,讓網絡不再只是娛樂放松的工具,更多地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好幫手。
在線學習期間,有些藏族大學生反映他們的注意力并不能完全集中,甚至有的同學反映聽不懂教師所講的內容。在線學習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這對于藏族大學生們來說,是一種新鮮的事物。對于在線教學的教師來說,也是一次新鮮的嘗試與挑戰。如何將網課上好,如何讓同學們理解并掌握在線學習的知識內容,如何不斷地豐富線上教學的內容和呈現形式,這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在線教學技能,例如,熟練使用在線教學中的軟件、資源,掌握在線資源的設計與評價,更為重要的是在線期間還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有效的互動會激發學生對網絡課程學習的興趣。
在“互聯網+”時代開展在線學習,多數教師和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因此,在某些方面還有一些不是很完善的地方。首先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教”的水平和學生“學”的能力共同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水平和質量,要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就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意義。因此,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其次,更新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理念,加強高校教師自身的繼續教育與持續學習理念,讓教師把網課當成線下授課一樣對待,將線上學習進行得游刃有余。最后,加強教學考核評估工作,任何新事物的不斷發展都需要在一次次的問題反饋中不斷改進,在線學習也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在完成授課后,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去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查找學生的薄弱點并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以達成授課的目的。除此之外,學校也可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估,并實行一系列的獎罰制度。
在網絡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已經潛移默化地滲入人們的生活中,在線學習也將成為藏族大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近年來,國內高校紛紛引入、設計、開發和應用教育類軟件引導學生在線學習[5]。在“互聯網+”時代,在線學習已成為藏族大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而藏族大學生對于西藏未來社會建設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幫助藏族大學生適應學習方式的變化,并鼓勵其使用在線學習,對于藏族大學生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互聯網+”的背景下,在線學習充斥在藏族大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充分發揮在線學習的優勢,促進藏族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這需要全社會的支持,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