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極其不平常的一年,在疫情反復、新能源補貼退坡、出口萎靡、需求縮水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大中型客車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1年我國大中型客車(含7m及以上,下同)銷售87525輛,同比下降11.3%,創近年同期新低。那么2021全年大中型客車市場有哪些主要特征?
特征一:2021全年銷售8.7525萬輛,創近年同期新低
根據中汽協數據,近5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銷量及同比情況如表1。表1顯示,2021年大中型客車銷量8.7525萬輛,在近5年同期中居于最低,比疫情最為嚴重的2020年銷量還要低1.1175萬輛,說明2021年的大中型客車市場處于近年“冰點”,并且近年的大中型客車市場是呈現逐年依次下降的趨勢(從2017年的17.88萬輛逐年下降到2021年的8.7525萬輛)。2021年的大中型客車市場是近年同期最為“糟糕”的市場。據調研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受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拖累”。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1年新能源客車與大中型客車大盤銷量及同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顯示,2021年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4.4953萬輛,同比下降20.8%,跑輸了2021年大中型客車大盤近9.48百分點,且占據大中型客車大盤超一半(51.4%)的市場份額。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市場的下滑拖累了2021年大中型客車整體市場,是導致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而2021年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市場出現同比較大幅度下滑現象主要是受補貼縮水且未設置過渡期、前幾年市場透支導致終端需求萎縮、城市軌道交通擠壓、公交公司資金緊張購買力下降等因素影響。
二是受疫情反復影響。盡管我國2021年疫情總體形勢控制較好,但局部地區在2021年仍有疫情反復的現象發生,這導致了局部地區居民出行受阻,特別是公路客運和旅游客運市場受到影響,勢必影響大中型公路和城市客車市場。
三是受高鐵動車、飛機、私家車和網約車等市場的競爭影響,客車市場“大轉小“趨勢明顯。高鐵動車、飛機、私家車和網約車分流了客運市場和城市公交的客源,導致大中型客車市場處于“跌跌不休、江河日下”
的尷尬境地。為了避開長途線上高鐵動車的強勢沖擊,很多大中型客運公司紛紛轉型,由原來的主營大中型客車逐步改為主營中小型客車,從事短途接駁、市內出租等業務,因此大中型客車市場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以至于2021年達到冰點。
四是大中型客車出口市場下滑嚴重。由于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2021的客車出口市場并不樂觀。
根據海關數據,2021年客車出口大約3.5萬輛,同比下降近13%,其中大中型客車出口近1.5萬輛,同比下降超4成,成為促使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下滑的重要原因。
五是2021年部分地區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影響了區域市場銷量。2021年我國部分地區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如河南在7月和8月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水,而河南歷來都是大中型客車銷量大省),嚴重影響了這些區域市場的大中型客車銷量,從而影響了2021年大中型整體客車市場的增長。
特征二:TOP10骨干企業合計占比近9成,合計銷量同比下降小于行業降幅;宇通一家獨大強勢奪冠,海格、中通分別奪得亞軍和季軍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1年大中型客車銷量TOP10企業銷量排行如表3所示。表3顯示,在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銷量及占據的市場份額中,前10名企業呈現以下競爭特點:
⑴宇通客車是唯一銷量超越30000輛(達到33467輛)的車企,同比下降1.67%,跑贏大中型客車大盤近13百分點,市場占有率近4成(38.24%),是第2名海格客車銷量的近3.6倍,可謂一騎絕塵,強者更強,不愧為大中型客車行業的龍頭老大。
⑵海格客車位居第二,銷量7964輛,同比增長36.09%,跑贏大中型客車大盤近47.4百分點,是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增幅最大的車企,表現搶眼,市場占有率9.1%。
⑶中通客車銷量7048輛,位居第3,同比下降15.92%,跑輸大中型客車大盤近4.6百分點,市場份額為8.05%。
⑷金龍客車銷量6418輛,同比下降3.58%,跑贏大中型客車大盤近7.7百分點,市場占有率為6.7%。
⑸金旅客車銷量5470輛,同比增長19.98%,是行業增幅第3大的車企(第二大的是居于第10名的格力鈦新能源,同比增長25.69%),跑贏大中型客車大盤近31.3百分點,市場占有率為6.25%。
⑹第6名—第10名銷量均在5000輛以下。
總體來看,2021年大中型客車銷量TOP10中同比3增(海格、金旅、格力鈦新能源)7降(宇通、中通、金龍、比亞迪、中車電動、福田歐輝及安凱客車),可謂“少家歡喜多家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海格客車,降幅最大的是比亞迪。TOP10合計銷量同比下降8.29%,比行業降幅(11.3%)少3百分點,合計占比近9成(87%),是穩定2021年大中型客車行業的基石。
特征三:傳統動力的大中型客車成為抑制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下滑的中堅力量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1年傳統動力大中型客車銷量及同比與大中型客車大盤比較如表4所示。表4顯示,在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中,傳統動力(含柴油、汽油和NG類)車型銷量2572輛,同比增長1.54%,跑贏大中型客車大盤-11.3%的增幅近12.84百分點,成為遏制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下滑的中堅力量。
特征四:宇通、比亞迪、中通居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前三甲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1年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如表5所示。表5顯示,在2021年新能源客車銷量中,宇通是唯一銷量超越10000輛的車企,奪得冠軍;比亞迪、中通客車分別以4487輛和4453輛銷量位居第二和第三。TOP10中同比7降3增,說明2021年大中型新能源客車企業大部分都不好,導致新能源整體市場暗淡無光,成為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的短板和痛點,具體原因上文已簡析。
特征五:區域市場分布不均。從國內大中型客車區域流向看,廣東市場份額一家獨大,其次是江蘇,再次是山東;TOP10合計占比超7成;從占比同比看,江蘇增加的份額最多,廣東下降的份額最大
根據終端上牌數據統計,2021年大中型客車TOP10區域市場市場份額及同比增減情況如表6所示。表6顯示,2021年大中型客車區域流向特征也非常明顯:
⑴廣東區域市場份額為10.1%,是唯一超10%的區域市場,但同比下降0.4百分點,也是TOP10中同比降幅最多的市場。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深圳、廣州、佛山等都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對新能源客車的需求比較旺盛,2021年新能源客車的需求量在全國區域市場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客車電動化的普及,新能源客車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狀態,需求量相對前幾年有所收縮,這就解釋了為何廣東區域的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份額最高,同時又是份額同比下降最大的區域了。
⑵江蘇區域市場份額為9.5%,同比下降0.3百分點,位居第二;主要是因為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等城市經濟較為發達,2021年對新能源城市客車的需求輛較大,促進了2021年江蘇大中型城市市場份額的提升。
⑶山東區域市場份額為8.5%,同比增加0.1百分點,位居第三,主要是因為濟南、青島、濰坊等地對新能源城市客車(包括燃料電池客車)的需求較多,促進了2021年山東大中型城市市場份額的提升。
⑷河南區域市場份額為7.8%,同比減少0.1百分點,位居第四,可能與2021年中受到的重大洪水災害影響有關。
總體看,2021年TOP10區域大中型客車合計市場份額超7成(71.4%),同比增加0.6百分點,說明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分布不均,且區域市場集中度有增加的趨勢,這也是2021年大中型客車市場的一個明顯特征。129A7E80-822D-4535-B8B7-AE76B156EF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