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和美聯儲的制度相比,主流國家的貨幣都是“政府幣”,以國家實力和信用為基礎;美聯儲是“聯邦幣”,獨立于美國政府,就形成了今日美元的特殊地位。
最近,美聯儲動作很多,加息縮表,引起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國內流行的說法是:美聯儲是美國私人銀行家的組織,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是所在國政府授權經營的機構,是在中央政府授權下執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這樣的中央銀行早期美國也有,史稱第一第二國民銀行。直到1913年,私人銀行家當中的傳奇人物摩根,為了應對全面而系統的金融危機,調整經濟節奏,聯合12家銀行和美國七大財閥家族,成立了美聯儲,即美國聯邦儲備局。
美聯儲成立后,始終保持其獨立性。1951年,美聯儲和財政部達成協議,美聯儲作為美國央行獲得政策獨立,開始制定和實施現代貨幣政策。由于意義重大,1951年協議被稱為美聯儲大憲章。
美聯儲最聰明的制度設計是聯邦制,即由主要的十幾家銀行組成一個儲備協會,協會采用投票選舉方式產生執行人員。同時,協會又在全國設立十幾個地方協會,這些地方協會又對各轄區內銀行進行集中。
決策機制就是投票,一家銀行只有一票。投票機制也是適應美國國情,參照美國現有的聯邦架構組建。而且,為了避免壟斷和獨裁以及與政府合謀的嫌疑,儲備協會盡可能變成一個銀行家協會組織,主要由組成協會的銀行家們來共同決策,可以不聽從政府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還沒有消散,72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度假村開了一個會議,會議在美國和英國兩個方案的激烈辯論中選擇了“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元掛鉤黃金,各國貨幣掛鉤美元,這就是著名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這個體系把美元變成了國際貨幣,美聯儲也就堂而皇之成為國際的中央銀行。
在“雙掛鉤”的貨幣體系中,美元的錨定資產是黃金,各國隨時可以按照35美元一盎司的匯率兌換黃金。可惜好景不長,1971年尼克松總統上臺后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中一條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元變成了“無錨貨幣”,世界進入了動蕩年代。
美元和黃金脫鉤后,美元的錨定資產選擇了石油,這就是著名的基辛格戰略: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1976年在牙買加會議上,美國與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國家簽署了協議,鎖定石油/美元的交易,于是就有了石油美元。后來歐元崛起,美國又和歐盟簽署了協議,鎖定了歐元和美元的關系,于是又有了歐洲美元。日本在經濟上崛起,日本貿易盈余大量持有美元債券,再依托美元美債大量發行日本國債。此后,中國的外匯儲備急劇增長,中國的政策是任何美元入境,都要由中國央行管控,兌換等額人民幣。外匯儲備成為中國貨幣發行的一條通道。
這樣,石油+歐元+日本+中國,事實上成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儲備資產,美聯儲的制度也取得了相對優勢。和美聯儲的制度相比,主流國家的貨幣都是“政府幣”,以國家實力和信用為基礎;美聯儲是“聯邦幣”,獨立于美國政府,就形成了今日美元的特殊地位。0FEA6BC5-4816-47A0-AE98-6311C25EFF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