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物館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肖裔俊
(杭州中國動漫博物館,浙江杭州 310000)
動漫藝術老少咸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隨著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與成熟,動漫元素滲入到衣食住行的各方面,人們樂于用動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彰顯個性,參與動漫相關的活動以獲得身心愉悅,動漫展覽正是動漫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近年來,各類商場、文創中心經常舉辦商業性質的動漫展覽活動,可見人們對動漫文化有著巨大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也開始嘗試舉辦動漫展覽。
商業動漫展覽以娛樂為目的,注重經濟效益;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舉辦的動漫展覽,則肩負公眾教育與傳播知識文化的使命。對于大多數文化工作者及策展人來說,動漫還是比較新鮮的事物。本文以博物館舉辦動漫展覽為切入點,從策劃的角度探討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中舉辦動漫展覽的要點,目的是使動漫主題的策展工作更精準、有效,進而切實提高展覽的質量,為人民群眾做好文化服務工作,將時代賦予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使命落到實處。
實物藏品是博物館舉辦展覽的物質基礎,能否準確理解動漫藏品的內涵,對動漫展覽的主題規劃、內容選擇、藏品組織、陳列設計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具體實施動漫展覽的策展之前,要對動漫藏品的特點有充分的認識。
動漫藏品的主要類型有動畫設定稿、動畫分鏡臺本、動畫線稿、動畫賽璐珞片、漫畫手稿等反映動漫生產過程的實體物品。由于動漫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進行傳播,因此動畫電影膠片拷貝、漫畫圖書報刊等也屬于動漫藏品的范疇。隨著技術的革新,動漫行業已普遍采用數字技術取代傳統手繪與拍攝,由此數字動漫內容也被納入動漫藏品征集的視域。
作為動漫藏品的典型代表,動漫作品手稿是表達思想、呈現創意的直接載體,因采用工具技法、表現形式與傳統繪畫十分接近,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常見的動漫展覽參考動漫藏品的這個顯性特點,主要采用美術館的陳列展覽形式。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展覽綜合畫種?動漫展”中,就將參展的動漫作品貼墻陳列。廣州大學動畫系主任周鮚在接受采訪時說:“動漫很好地在‘畫功’這個角度適應了美展機制”,可見美展的陳列體系只能從繪畫的角度對動漫作品進行有限展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動漫藏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歷史價值。它們是動漫生產過程的歷史物證,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信息,為動漫展覽的策劃提供更多選題角度和具有變化的陳列形式。在充分認識動漫藏品兼具繪畫性和歷史性的基礎之上實施策展,才能使動漫文化以更完整的面貌呈現在大眾面前。
所謂IP,是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簡寫。知識產權對于動漫作品的主要作用在于內容推廣與防止盜版。早在我國動漫的萌芽起步階段,創作者就已具備知識產權意識。以黃堯為例,他于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牛鼻子”,在當時是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牛鼻子”形象被創作出來后不久,便被黃堯以商標形式注冊,不僅做過香煙的形象代言,還曾作為昆明的旅游大使出現在當地的旅游手冊上。
當代動漫產業的生產鏈條十分龐大,從小說、漫畫、動畫、游戲等核心內容,輻射到玩具、文具、食品、服飾等周邊產業。優秀的動漫IP往往具備極高的商業價值,對動漫創作者和企業來說,注冊動漫作品版權是保障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當動漫作為藏品被納入博物館庫房時,動漫的IP屬性順勢轉移到動漫藏品身上。對于博物館而言,擁有的是動漫藏品展示權,涉及形象和內容的改編再創作時,要對藏品版權的歸屬有清晰的界定。博物館方只能對那些版權過期的藏品進行自由利用,對于還在版權保護期內的藏品,必須拿到原作品的授權、且在授權范圍內實施創意設計。動漫藏品自帶的IP屬性對展覽策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優秀的動漫IP去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動漫的歷史很短,很多優秀的作品還在版權保護期內,其授權費用非常昂貴,而經費緊缺是博物館舉辦展覽最常面臨的問題。因此在策展時,我們要優先關注已過版權保護期的動漫藏品,多用、善用、活用,為展覽策劃和創意實施提供可行的操作空間。對于那些版權還在法律保護期的動漫藏品,則通過與版權方協商、合作等形式去爭取能承受的授權價格,以此使更多有趣、優質的動漫內容能呈現在觀眾面前。
博物館展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收藏品的數量和質量,就動漫藏品的收藏現況而言,其資源是極度短缺的。動漫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至今不過百余年歷史。由于早期缺乏保護意識,又經歷了戰爭、物資匱乏等特殊歷史時期,很多反映動漫生產過程的原稿、成品未能得到有效保護,有關動漫的收藏也是在近年才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應對動漫藏品資源的稀缺,在策展時需要加強對動漫藏品的研究,為策劃提供可供利用的信息和素材,以豐富展覽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展覽以器物為中心,注重展品的經濟價值和審美價值。隨著展覽理論的發展,以信息為本位的陳列展覽體系隨之興起,這種“信息定位型展覽”將傳播特定的信息作為主要目的,本質是通過展覽的手段把蘊含于藏品的科學知識和文化含義揭示出來。動漫藏品作為人類創作的文化成果,不僅具有藝術風格、繪制技法、思想情感等表面上可供解讀的科學知識,還蘊含著生產過程、工藝技術、社會背景等文化意義,為舉辦信息定位型動漫展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策劃信息定位型動漫展覽,要求對動漫藏品進行深入研究,發掘動漫藏品的精神文化內涵,以信息有效傳播為導向,考慮展品的組合與陳列是否具備敘事性、能否被觀眾看懂,通過系統化的展品群組合、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營造動漫氛圍和傳播動漫知識與文化。信息定位展覽中的展品主要作為敘事的物證而存在,在特定情況下可采用高仿品替代真品,如此以解決動漫藏品資源短缺的實際問題。
以中國動漫博物館舉辦的“致敬經典動畫文獻資料展”為例。法國女士紀可梅對中國動畫的研究非常深入,希望向觀眾系統介紹中國動畫學派,但她的收藏品多為文獻資料,缺乏動畫手稿的趣味性和視覺吸引力。策展人通過對紀可梅的展品進行研究,從中梳理出一條敘事主線:紀可梅眼里的中國動畫。展覽利用書信、賀卡、照片等物證介紹紀可梅與萬籟鳴、特偉等動畫大師交往的深厚友誼,通過紀可梅拍攝的紀錄片,以及中國動畫國際參展、獲獎證書等歷史資料,借他人視角敘述中國動畫在二十世紀80年代的發展與成就,從而增強了展覽的故事性、趣味性、可看性,以此應對原件手稿稀缺的遺憾。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展覽的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博物館要想辦法滿足觀眾日漸多元的文化需求。為避免展示內容和展覽形式的單一化、同質化,博物館的展覽朝著系列化、多視角的品牌化項目趨勢發展。多視角系列主題展覽是博物館營造品牌持續效應、增強博物館吸引力、擴大博物館社會服務與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徑。就同一主題從多視角實施動漫展覽的策劃,是應對動漫藏品資源緊缺有效手段。
以廖冰兄漫畫展覽為例。廖冰兄是我國著名漫畫藝術家,他于1932年開始發表漫畫,堅持漫畫創作長達七十余年,廣州藝術博物院(以下簡稱“廣藝博”)曾多次舉辦廖冰兄漫畫展覽。2014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廣藝博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精選廖冰兄抗戰期間創作的漫畫集史料,舉辦了抗戰漫畫專題展。2018年,廣藝博以從“諷刺漫畫”的角度,通過廖冰兄晚年創作的漫畫作品展現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和現象的批判與思考。2021年,廣藝博舉辦漫畫“南音”展,其選題靈感源自廖冰兄漫畫作品中一方印章的印文,以具有南粵特色的漫畫藝術為主題,遴選涵蓋粵語、粵韻及展現廣州與香港地區風土民情的漫畫,展現廖冰兄漫畫作品中獨特的語言魅力,為學習和傳承地域文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廣藝博以廖冰兄的漫畫為基礎,從多角度深挖藏品的文化內涵,對有限的藏品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應用,將廖冰兄漫畫展覽打造成了一個品牌展覽項目,使廖冰兄系列主題漫畫展覽成為展示本土文化的窗口、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同時,策展還可多挖掘動漫藏品與其他類型藏品的關聯,從二者之間的契合點出發,合理利用其他博物館的藏品資源,既為策展拓寬思路、使展覽的內容常展常新,也是應對動漫藏品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辦法。以2021年在南京市舉辦的“東方神韻——中國經典美術片作品及文獻展”為例。策展人在研究美術片時發現齊白石、李可染、程十發等名家曾對水墨動畫的創作給予直接幫助或產生間接影響,特向江蘇省美術館借來相關畫家的作品原件,在展覽中與水墨動畫的劇照進行對比呈現,解決了沒有水墨動畫手稿原件的難題。
展覽是博物館向公眾進行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是公共文化機構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體現,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的展覽能全方位提升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少年兒童一直以來都是動漫作品的主要受眾群體,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進行研究,了解他們對動漫文化的實際需求,能使展覽策劃的主題內容更精準、活動目標更明確,實現動漫知識和文化的有效傳播。
動漫藝術具備夸張的造型、幽默的情節和富有想象力的內容,天然深受少年兒童觀眾的喜愛。在建國初期,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曾下達文件明確美術電影的制片方針是“為少年兒童服務”。但早期的創作帶有過強的教育目的,一度限制了動畫創作的發展,使人們對動畫的認識長久的停留在“動畫不過是給小孩看的”錯誤觀念上。如今,動漫作品的主題內容包羅萬象,因其能承載復雜的思想情感、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而成為一種全齡向的文化產品。盡管動漫的創作正朝著成人化的方向發展,但不能忽視少年兒童仍然是動漫最主要的觀眾群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心理認知都尚未成熟,正處在不斷學習與成長的時期,高質量的展覽能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獲得知識和塑造思想觀念,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實施動漫主題展覽策劃時,不僅要考慮成人的需求,更要重視少年兒童群體,從主題內容、陳列設計、空間氛圍、社教活動等方面滿足少年兒童的需求和體驗。
以波隆那兒童插畫展近年在國內的巡展為例。考慮到兒童的身高,該系列展覽在作品的懸掛高度上比規范高度要低很多,使兒童能平視作品,以保證他們獲得良好的觀展體驗。再比如中國動漫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中的“鐵扇公主”媒體互動展項,將原本簡單的動畫片段展示內容設計為“用芭蕉扇實物道具去撲滅視頻中火焰”的互動展項,使影片內容與互動體驗緊密結合,富于趣味性,寓教于樂,成為兒童觀眾最喜愛的展覽項目之一。
隨著博物館事業建設的研究與理念創新,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打破建筑的實體壁壘,致力于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傳播知識文化。比如很多博物館都在積極打造數字展廳,使不方便前來博物館的游客觀眾通過互聯網就能參觀展覽、獲得信息;一些博物館利用館藏的精品資源,通過文創研發賦予文物藏品新的文化內涵,借助產品的IP效應吸引了一批年輕人,為博物館注入了活力;還有一些博物館以社區為突破口,設計的文化項目立足社區文化生活,滿足社區內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少年兒童是動漫的主體受眾,是動漫展覽和教育活動走進校園的前提基礎。以校園為陣地,舉辦動漫巡回展及相關教育活動,是持續擴大動漫文化傳播應該考慮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學校教育與博物館教育有著不同的目標,策劃校園動漫展覽與教育活動時需要從學生的特點和校園教育的實際需求出發。首先,在校園舉辦的動漫展覽主題內容選擇和活動形式設計應分眾考慮。幼兒、兒童、青少年等各群體在心理成長、思維認知、動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對于學齡前兒童,要求他們安靜的觀看和閱讀是非常困難的,這時在展覽內容方面就需要安排更多可動手觸碰與操作的項目,使他們從活動和游戲中獲得知識;對于中學生,則可安排更具文化思想的內容,給予智慧的啟迪。其次,要配合學校的課程選擇主題和內容,重視對青少年兒童思想的引導與教育。比如在中國漫畫的歷史上,漫畫作家在抗日戰爭爆發后迅速成立了抗日救亡漫畫宣傳隊,出版發行漫畫雜志《抗戰漫畫》。漫畫作家用漫畫作為武器宣傳時事、揭發丑惡、鼓舞人心,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通過精心選擇的動漫知識與校園教育有機結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歷史,加深對動漫的認識和理解,對學生來說不失為一場生動的藝術教育、歷史教育、愛國教育。
在校園內舉辦動漫展覽和教育活動,有天然的受眾基礎。作為非正式教育機構的博物館,應注意處理好與學校教育的配合關系,充分的完成相關教學準備工作,以實現動漫文化在校園內的傳播目的。
在博物館策劃和組織動漫主題展覽是一件具有挑戰的事情。首先我們要充分理解動漫藏品的內涵,它既非典型的文物藏品,又不完全等同于美術作品,動漫的藏品兼具繪畫性和歷史性,從這個特點出發實施策展才有可能更全面的展示動漫的知識和文化。動漫藏品自帶IP屬性,博物館要結合自身情況,靈活合理的利用動漫IP,使動漫展覽的策劃具備可行性。其次,動漫藏品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本身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面對動漫藏品資源短缺的現狀,博物館應加強對動漫藏品的研究,注重挖掘蘊含于藏品的文化內涵,以應對動漫藏品資源短缺的實際問題。博物館還可以就同一主題從不同角度實施策劃系列動漫展覽,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充分應用,打造系列動漫展覽品牌,增強博物館吸引力。最后,在進行動漫主題展覽的策劃時,還要充分考慮動漫主體受眾的少年兒童群體,根據他們的需求進行展覽策劃和教育活動設計,以校園為陣地突破動漫文化傳播在空間上的限制,配合學校教育持續、定向的傳播動漫知識和文化,擴大展覽的社會效益,提升博物館為社會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