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顏文萱 周晨依 王子衿
(揚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揚州 225009)
互聯網上有關于“4人拔河比賽”的一段視頻,其截圖見圖1.這個體育益智游戲很適合于學生課間活動,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物理內容.如圖2 所示,畫出其力學模型圖,F1是左邊大男孩的施力,F2、F3分別是右邊兩個男孩的施力,F4是左邊小女孩的施力.請大家思考:在不考慮繩子與圓柱棒界面摩擦的情況下,哪一方勝出的幾率更大?在考慮界面摩擦力的情況下,誰又將勝出?

圖1 4人拔河比賽(網絡視頻截圖)

圖2 4人拔河比賽施力示意圖
在不考慮棒與輕繩接觸面摩擦的情況下,繩中各處張力相等,均為F4,因此F1=6F4;再對桿與繩組成的整體受力分析,考慮到體系受力平衡,從而得到關系F2+F3=F1+F4,從而得到F2+F3=7F4.若左邊的女學生施加100 N 的力,則左邊的男學生需要施加600 N 的力才能維持平衡.顯而易見,女學生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在考慮棒與輕繩界面摩擦的情況下,左邊的女學生是否還可以輕松獲勝呢?我們仍然先對整體受力分析,棒與輕繩界面的摩擦力屬于內力,不影響整體平衡,因此F2+F3=F1+F4仍然成立.但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響,各股繩中的張力不再相等,4 個力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因此發生改變.下面筆者應用數理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力學規律.
假設左邊的女學生施加的拉力大小為F,再設繩子與圓柱間的靜摩擦因數為μ,且在圖2 中A、B、C、D、E、F6處均存在摩擦.女生施加拉力欲使繩子向自己方向運動,那么每一處摩擦力和繩子拉力的大小又有著怎樣的數量關系呢?采用下面的分析過程.

圖3 圓柱體與繩子接觸處受力示意圖


我們分別在x、y方向上建立受力平衡方程,得出拉力、正壓力和摩擦力的角密度隨角度θ變化的表達式.
x軸受力平衡:


表1 在A、B、C、D、E、F 6個接觸處各股繩上下兩側的拉力
如果左邊高個子男生意欲勝出,需要把繩子拉向自己一側時,A處摩擦力方向改變,將變得與小姑娘的拉力同向.此時左邊男生所施加的拉力將變為

筆者選用了大號彈簧測力計和普通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驗證,如圖4 所示.實驗結果表明:(1)當左邊男生維持施力F1=10 N 時,女生需要施加32 N 的力才能向自己一方拉動繩子;(2)當女生維持施力F=1 N 時,左邊男生施加400 N 的力都難以拉動繩子.根據實驗(1)的結果,由式(7)可以推得,實際情況下木棒與棉麻繩之間的靜摩擦因數μ≈0.38;進而由式(8)推知,在實驗(2)中男生需要施加1842 N 的力才能拉動繩子.需要指出的是,實驗過程中女生的施力不能太小,否則繩子松弛難以完成實驗.

圖4
綜合以上分析可得出結論:在考慮摩擦的情況下,左邊的女生要想把繩子拉向自己一邊,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左邊男生想把繩子拉向自己一邊,更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從生活中發現、分析并解決物理問題,是培養學生物理興趣的重要途徑.本文展示了數理結合在解決“四人拔河比賽”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有利于提升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提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