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
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園為農村幼兒園,通過向家長發放問卷調查,發現二胎家庭占比近30%,并有逐漸上升趨勢,特別是大孩兒有著不同的情緒表現,歸納為以下幾點:
1.在弟弟妹妹出生后,頭胎幼兒焦慮表現程度會隨年齡變化,年齡小的幼兒通常表現吵鬧、煩躁、膽怯,害怕去陌生的環境等,大一點的幼兒會表現為不愿離開父母、惶恐不安、輾轉不寧,有時會伴有食欲不振、嘔吐、尿床及睡眠障礙等。
2.幼兒的自卑感是由幼兒的心里和生理特點決定的。幼兒身體比較弱小,生活上只能依賴成人,很多方面受到成人的限制、約束和影響,特別是頭胎幼兒的自卑心理更容易產生。二胎家庭中,隨著二胎的出世,頭胎幼兒會出現一種被“廢黜”的感覺。
3.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很難同時滿足兩個孩子的需求,因此嫉妒心理是二胎家庭中頭胎幼兒比較普遍的消極心理。這種嫉妒心理反應程度會因年齡而異。年幼的幼兒通常表現為情緒的直接變化,年齡大一點的幼兒則會有一些思考和判斷。如當父母和弟弟妹妹互動時,頭胎經常直接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幼兒對于與父母的關系更加敏感,因此年齡大的幼兒相較于年齡小的幼兒易產生更為強烈的嫉妒心理。
二、研究策略
(一)對學齡前幼兒情緒進行干預的教育策略進行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嘗試從多個層面對學齡前幼兒的情緒進行干預,從而幫助幼兒學會自我情緒管理。
首先,家長層面。通過家園合作,引導幼兒建立正確的情緒認知,積極排解不良情緒,我們通過引導家長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的方式幫助幼兒調節情緒。如為了讓幼兒做情緒的主人,家長首先要準確判斷自己的情緒類型,運用適宜的方式調控、表達個人情緒,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第二,教師層面。教師通過家長會對家長進行積極、科學的引導,通過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情緒的年齡特點,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相關的目標及教育建議對科學養育的巨大幫助。如: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幫助幼兒學會恰當地表達和調控情緒等。另外,教師在生活、游戲、教學活動一一對幼兒的指導。如當孩子有不良的情緒時,教師首先要分析了解幼兒情緒背后產生的原因,通過談話、游戲等途徑讓幼兒表達情緒、放飛心情,產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情緒。通過教師與家長們傾心交談,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具體表現,及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狀況,同時一起交換育兒意見,與園共同攜手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第三,班級環創。我們我們精心布置了“心情告白”墻飾以及“日記本”,讓孩子們每天記錄自己的心情,和同伴一起分享,與家長交流。通過這些方式來幫助孩子們了解情緒的種類與表達方式,逐步發展、提高幼兒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
第四,同伴層面。幼兒很多情緒都來自于游戲、來自于交往。在游戲中他們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每次游戲結束時,請孩子們講述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例如: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遇到困難,怎么解決?孩子們踴躍發言,有效促進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發展。
(二)情緒繪本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3-6 歲幼兒的情緒已經逐漸發展和形成,他們有著一個多彩、豐富的情緒世界。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幼兒園中二胎家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如果幼兒不能很好地管理和調控自己的負面情緒,就會影響甚至有礙孩子健康的情緒發展,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因此,我們利用情緒繪本對目標幼兒在日常教學中進行運用,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體現情緒繪本對二胎家庭幼兒自我情緒管理的優勢作用。如:我們將情緒繪本與五大領域相結合。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認字的孩子,讀出其中的意思。因此,我們注重情緒繪本在教學中的與五大領域的內容相結合,有意識地引導和教授幼兒相關的知識。例如:健康類的繪本有《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引導幼兒對自己以后換牙有一個認知,讓幼兒知道換牙并不是壞事情,反而證明自己長大了;社會類繪本有《甜津津的河水》,讓幼兒明白分享的意義,感受與同伴之間的愛;語言類繪本《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發展幼兒自己閱讀和表達的能力,增強幼兒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科學類繪本有《一寸蟲》,向幼兒介紹科學常識,在與同伴的互動中,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藝術類繪本《跳舞吧,小雅》,讓幼兒在了解跳舞的同時,知道了成功需要不怕困難的勇氣。通過將情緒繪本內容與五大領域的內容相結合,教師將繪本中的內涵進行激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或是與幼兒討論故事中行為是否得當,不斷地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思考問題中得到成長,在討論、分享中學會調節情緒的辦法。
(三)主題活動開展
幼兒早期情緒管理,對孩子一生具有恒久的影響,孩子性格急躁、易怒、悲觀、孤獨、焦慮,對自己不滿意等,會很大情緒影響今后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育。特別是在我們的目標群體,常常會因為“二孩兒”的到來感到父母的忽視,因此,我們結合節日開展了一些列的主題活動,如:母親節、重陽節等,孩子們在懂得愛、感受愛的同時來提高幼兒情緒管理。
三、研究效果
(一)幼兒情緒管理的提高
通過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研究策略,幫助幼兒認識了基本的情緒,引導幼兒了解基本情緒所產生的原因,促進幼兒能夠將自己的所產生的情緒更好的表達出來。其次,在了解各種情緒所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能夠豐富幼兒消極情緒調控策略,以此來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家長對幼兒的情緒管理有了正確的認識
幼兒的健康發展逐漸的由身體健康演變為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成長,心理的健康發展被列為同等重要的位置。情緒的健康發展是許多心理學領域研究的核心。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判斷一個人情緒健康的重要標志。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個體的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同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伴隨著人的一生的發展,對人的學習、工作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幼兒時期形成的對情緒管理的能力對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甚至是后天性格的養成都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經過課研,家長對引導幼兒的情緒有了正確的意識。家長更關注孩子的情緒,同時也更加配合班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