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敏
“讓學”,即讓學生主動學、自主學、活潑能動地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讓學”思想的目的是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人公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物理知識意義,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好習慣。這樣一來,就可以逐步改善師生雙方的互動模式,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主動體現(xiàn)并滲透“讓學”思想,切實改善教學互動模式。本文將闡述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問題,進而思考并闡述滲透“讓學”思想的必要性與具體策略。一直以來,在傳統(tǒng)的“師本教育”思想影響下,教師掌控著一切教學資源,統(tǒng)籌規(guī)劃著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與具體實施概況,而這就直接影響初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時間一長,初中生必然會受到教師思維的直接影響,無法獨立思考,逐步形成惰性思維意識,無法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會讓學生無法學好物理。在新課改下,教育部發(fā)起了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改革活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公,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科教學的質量,而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期間,想要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關鍵在于學科教學模式和手段的變革。然而,從現(xiàn)階段學科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學過程還存在許多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在學科教學期間,往往向學生強調一些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至于該如何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調動起學生學習和物理知識的欲望則很少關注和重視,導致學科教學的質量一直得不到提升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對學生來說,物理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難免會因為學習難度的提升而逐漸失去繼續(xù)學習和探究的欲望,這也會直接影響物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追趕教學進度現(xiàn)象普遍,學生依然被動
幾乎沒有任何教師可以完全忽視課業(yè)壓力,忽略教學進度與教學節(jié)奏,長期以來,初中物理教師一直難以滲透“讓學”思想,是因為難以保證課堂教學活動在個人掌控下,要意識到只有杜絕課堂意外的發(fā)生,才能按照預期計劃落實物理教學目標。而且,目前追趕教學進度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教師會不斷加快教學進度,雖然看似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復習、總結,實際上卻是低效的“題海戰(zhàn)術”,學生每天都承擔著繁重的課業(yè)壓力,缺乏反思、總結,自然也就會存在被動接受、機械記憶的學習行為。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進行,物理學科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很多學生和學校對物理學科也比較重視,由于高考題型比較新穎,有些需要深度分析才能解析,因此深度學習也受到了各學校的重視。但是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還不夠,相應的學習水平不高。雖然有的學校學生成績較好,在知識構建維度上是比較高的,但是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維度還比較低。這說明學生在問題解決意識以及發(fā)散性思維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同時學生在溝通組織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還需要加強訓練。對教師來說,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期間,想要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展開對學生物理學習意識的誘發(fā)和啟迪是關鍵。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桎梏,多數(shù)教師在學科教學期間并未將學生物理學習的意識作為學科教學的核心要素,并將其滲透具體的學科教學,導致學生的物理學習意識相對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和水準。在此狀態(tài)下,即便初中物理教師可以組織“讓學”活動,學生也難以把握住自主學習的機會,不得不依賴教師講解去學習、內化物理知識。久而久之,“讓學”思想教育改革便流于形式,師生雙方依然以傳統(tǒng)的講解、聽講模式展開物理教學活動。
(二)“一刀切”問題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
“讓學”思想的核心是讓學生主動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xiàn)自主學習,不僅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也體現(xiàn)了公平教育原則。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義務教育政策的普及,大多數(shù)初中學校都實施了擴招政策。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第一,學生生源情況復雜,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然而,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許多教師都無法全面了解學情,且?guī)熒p方存在對話不通順、真實性不夠等問題,所以教師無法做到精準教學,自然也就無法體現(xiàn)“讓學”思想。第二,初中生的分層差異過大,無法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同等難度的學習任務。初中物理教師普遍是以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物理的,“一刀切”問題普遍存在,這就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會讓物理學困生、中等生失去學習自信,無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物理,而“讓學”教育也就停留在口號層面,并未落實到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
(三)知行脫節(jié),學生難以產(chǎn)生學習興趣
“讓學”思想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判斷哪種學習方式更加有效,反思學習效益,通過一次次的嘗試與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順利積累有效學習經(jīng)驗。而且,在此過程中,如果無法讓初中生產(chǎn)生物理學習興趣,那么教師也無法長期落實“讓學”思想,因為失去了學習興趣的學生會變得脆弱、無法承受學習失敗的打擊,遇到困難便想要放棄,很難主動學物理。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來看,教師一直是以理論知識教學活動為主,學生在物理課上學到的是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物理規(guī)律,不理解這些理論知識是如何出現(xiàn)的,也不明白學習這些物理知識的意義與價值是什么。而且,初中物理教師也很少組織課外物理實踐活動,學生無法將物理所學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必然是難以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的。顯然,當初中生開始懷疑自己學物理的目的與價值,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期待心理,無法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始終存在機械應付的不良問題,無法順利進行“讓學”活動。綜上所述,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欲望不強,而初中物理教師也沒有有效解放學生,依然存在單向互動、單一傳授的教學問題。對此,初中物理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且要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全面貫徹“讓學”思想,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學物理、用物理,以便真正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
二、初中物理教師落實“讓學”思想的有效方法
(一)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習熱情
為了達到“讓學”的目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在學習熱情的驅動下,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由于物理學科與實際生活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以此進行新課內容的導入。這樣一來,有利于增加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為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進創(chuàng)造必要的前提條件。以“摩擦力”為例,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引導學生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知道減小和增大摩擦力的主要方法。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筆者出示了幾個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現(xiàn)象一:拖動兩個摞在一起的箱子感覺特別重,拿下去一個后,就感覺輕松了;現(xiàn)象二:自行車生銹了,騎的時候感覺很沉,在車軸位置加入一些潤滑油后,再騎的時候就感覺輕松了;現(xiàn)象三:觀看體操單杠比賽時,發(fā)現(xiàn)運動員上場前都要在手上抹一些鎂粉;現(xiàn)象四:下雪天出門的時候,有些司機為了防止出現(xiàn)安全事故,會在車廂里放入一些比較重的物品。利用這些生活現(xiàn)象,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與認知經(jīng)驗。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由于構建了生活與教學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教學內容的活力,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熱情。
(二)基于學情分析,調控課時目標
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那么首先就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可以學好物理,使其形成學習自信,而且能主動思考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此,初中物理教師就要在備課時全面分析學情特征,思考初中生在物理學習活動中的有效成果,以便合理調控課時目標的難度水平,讓學生在強烈的學習動機驅動下主動學物理,初步改善學生的物理學習狀態(tài)。比如,在“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課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jīng)在過去的成長經(jīng)驗中明白長度、時間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也學習了測量時間與長度的基本方法,積累了一定的動手實踐經(jīng)驗。因此,在本節(jié)課上,筆者就設計了如下課時教學目標:第一個任務: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學習用身體或某個實物估測物體導入長度。第二個任務:觀察停表的基本結構,思考并使用停表測量時間的方式方法,通過測量脈搏次數(shù)的方式估測時間。當學生看到這兩個學習任務時,便能明白本節(jié)課需要分別測量并估測在長度與時間,以動手操作為主,符合學生本身的認知特點,所以本班學生基本上都能帶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學習“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課知識,初步體現(xiàn)“讓學”思想,可促使學生真正實現(xiàn)有效學習。
(三)貫徹分層思想,面向全體學生
為了順利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落實“讓學”思想,那么初中物理教師便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秉承著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好物理、學會學習的精神來組織物理教學活動,實施分層教學指導,讓學生在物理課上主動探究并內化物理知識。如此,便可保護初中生的學習自尊與學習自信,有利于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指導需要貫徹在方方面面,不管是在設計課時任務時,還是組織課堂教學輔導,還是設計物理作業(yè)方面,都需體現(xiàn)促使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的特點。以“滑輪的應用”一課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基礎層目標、中等層目標與拓展層目標。其中,基礎層目標面向本班全體學生,即讓學生了解滑輪的分類,以及各類滑輪的現(xiàn)實應用情況。中等層次的目標面向本班70%的學生,即學生要嘗試解釋各類滑輪的應用原理與科學實質;拓展層的課時目標面向本班30%的尖子生,他們要嘗試設計一份科學小發(fā)明,自主遷移滑輪應用原理,解釋機械設備的運作方式。在課堂實踐中,筆者也分別以理論指導、探究啟發(fā)、問題驅動、科技指導等多種活動輔導本班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學習物理知識,掌握滑輪應用原理與機械作用實質,從而切實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讓各層學生都能取得學習進步。在此基礎上,筆者還會設計課外輔導計劃,分別面向學生設計輔導主題,讓學生在不同的單位時間內統(tǒng)一學習進度。
(四)組織物理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
物理探究教學活動是滲透“讓學”思想的重要步驟,只有讓初中生主動分析、解決物理問題,才能使其能動地建構知識意義,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對此,初中物理教師便要落實探究教學法,引導學生思考物理規(guī)律。為此,教師要盡量以生活化問題導入物理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思考,確保物理探究活動可以順利展開。在“科學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一課教學中,筆者通過一個小動作創(chuàng)設了認知懸念:筆者讓學生以正常的姿態(tài)說出“老師好”,然后再用雙手捂住耳朵說出“老師好”,讓學生對比這兩種情形下自己的聲音有何變化。雖然學生對這一生活現(xiàn)象是十分熟悉的,但是他們很少思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然后,筆者就用嘴巴“無聲”地說出了一句祝福語,而學生也普遍表示筆者并未發(fā)出聲音,但是在分貝檢測器中,卻檢測到筆者的聲音。這就進一步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開始思考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如此,學生就能帶著好奇心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知識,順利實現(xiàn)物理探究。在此基礎上,本班學生就能主動參與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豐富物理實踐,激發(fā)學習動機
物理教學實踐活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并促使學生內化物理概念的重要活動,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學物理。對此,初中物理教師便要主動組織物理實踐教學活動,據(jù)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學物理、用物理。比如,在“彈力和彈簧測力計”一課教學中,筆者不僅讓學生學習了彈力的概念,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還設計了物理實踐任務: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生活中有彈力的物品,觀察數(shù)據(jù),說出該物品的彈力大小。這就需要讓初中生尋找生活中有彈力的物品,并主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品的彈力大小,可以直接促使學生內化物理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促使學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端正學生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另外,針對一些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筆者還讓他們設計一個簡易的蹦蹦床,鼓勵學生積極應用物理知識實現(xiàn)生活發(fā)明,從而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物理實踐力與創(chuàng)新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滲透“讓學”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讓學生主動思考學好物理的方式方法,以便真正為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做好充足準備。為此,初中物理教師便要反思學生無法主動學物理的方式方法,反思現(xiàn)實,扎根于實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改革,讓學生主動學物理。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