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寬
情境教學法作為與古詩詞教學特征相符且能優化學生學習體驗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得到了廣泛提及和運用。將之與古詩詞教學融合起來,能達到激發興趣、體悟詩情、提升效果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針對情境創設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闡述,以期為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效果提供參考。情境教學作為其中較為突出以及運用廣泛的一種受到教師關注的方式,在轉變傳統單一古詩詞教學模式、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效果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探究情境創設背景下開展古詩詞教學的具體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良好情境化的學習氛圍中逐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促進古詩詞教學效果的優化和完善。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情境創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能優化古詩詞氛圍,讓學生在生動、適宜教學情境和氛圍的感染下更好地感知詩詞內容。小學生在自身年齡特征的影響下有著心智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的特征,他們很容易在課堂中因為自身語言基礎知識的薄弱以及對古詩詞的理解不到位而對此產生畏難情緒。情境創設下的古詩詞教學能將單調的語言文字以生動語言、直觀畫面的形式生動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這些形象化事物和語言表現方式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古詩詞內容,這對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產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是極為有益的。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情境創設的現狀
盡管情境教學法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然而其中仍舊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以及急需改進的地方。如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認識和研究不足,對信息技術的操作技能欠缺是其中存在的較為明顯問題。信息技術作為情境教學法的依托和支撐,其演示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情境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然而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情境教學法運用的重要性認識得不夠全面,認為情境創設是利用多媒體簡單播放一些圖片、視頻即可,因缺乏對實際教學活動以及學生認知需求的充分考慮導致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停留在淺顯表面上,情境教學法的深層次寓意和教學價值難以充分展現出來。除此之外,情境教學法的環境和氛圍創設不足也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由于學校設施配置不足以及教師對相關內容缺乏深入研究等因素的影響,情境教學法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存在應用方式不靈活、難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等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從中充分感受到情境教學法帶來的良好學習體驗和感受,導致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情境創設原則
為了突出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來講,這些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趣味性。創設教學情境的首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充分保障教學情境的趣味性。為此,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此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增強教學情境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古詩詞學習中。
第二,適度性。教師應該明白,在古詩詞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了解詩詞內容,而創設教學情境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所以教學情境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適度性原則,合理使用這一教學方法,避免教學情境流于形式,甚至影響教學進度,從而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第三,多樣性。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在語文學科中,教學情境的類型更是極為豐富。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滿足不同教學內容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從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主體性。創設教學情境是新課改背景下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與新課改教育理念保持一致。而在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無疑是最突出的指導思想之一。因此,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同樣需要遵循這一指導思想。遵循主體性原則,可以使教學情境成為學生自主性探究活動的載體,從而使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能動性。相對于教師的直接灌輸,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更有助于學生進行新知識的建構。
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情境創設的策略
(一)運用音視頻結合手段,渲染情境豐富視聽
運用音頻、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創設課堂情境是情境創設的常見方式和手段。利用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圖畫、聲像創設視覺情境,以及利用音樂、樂曲創設聽覺情境,能將枯燥、單調的古詩詞教學內容以生動直觀、豐富立體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良好視聽學習氛圍以及形象化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感知古詩詞的內涵和深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巧妙利用多媒體聲像結合的形式創設情境,展現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古詩詞教學的多姿多彩、靈動意蘊。
例如,在進行《惠崇春江晚景》這首古詩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與古詩內容相符的視頻和音頻資源,利用視頻動畫或是圖片展示詩中提到的各種意象,如桃花、春江水、蘆蒿、河豚,等等,并順勢利用音頻播放展現作者愜意、怡然自得心境的輕柔音樂,讓學生以視聽結合的手段感悟詩人筆下春江景色的優美及其當時的心情,對古詩的主旨內涵有基本的感知和初步的把握。如此,便讓學生在視聽結合、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中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起到了渲染情緒、烘托氛圍的作用,對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再現詩詞文本內容
從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看,古詩詞普遍具有言簡義豐的特點。所以對小學生來說,古詩詞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而為了降低古詩詞的理解難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可以構建詩詞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系,從而將詩詞的內容以及蘊涵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促進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以《春夜喜雨》為例,在教學中,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雨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天氣,那同學們在下雨的時候都喜歡做什么呢?”馬上有學生回答:“如果下毛毛雨,我喜歡不撐傘在雨里玩”。還有學生說:“我喜歡晚上下雨,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舒服”。然后,筆者繼續問學生:“下雨有什么好處呢?”有學生說:“下雨可以凈化空氣,下完雨后空氣特別新鮮”,還有學生說:“下雨可以澆灌莊稼,所有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學生發言完畢之后,筆者順勢引出了本節課的內容,并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同樣是描寫雨的,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表達對于春雨的喜愛的”。最終,利用這種方式,十分自然地構建了生活與詩詞內容之間的聯系。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三)創設互動交流情境,優化結構促進理解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也是古詩詞情境創設的有效方式。學生智力和學習潛能的開發、思維的拓展是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實現的。為此,在開展情境化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時,教師應摒棄以往在課堂上占據主導位置、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充分展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互動、交流性課堂學習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吸收,在互動性課堂情境的渲染下逐步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古詩詞學習能力。古詩詞意境教學的實踐操作中,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對教學運作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诖耍處熢诮虒W實踐中應把握以下要點:第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過程。有效的教學互動需要充足的教學準備,這樣才能充分考慮師生的共同參和與有效互動,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在詩詞意境營造的情感氛圍中深化詩詞理解。第二,把握課堂時間,優化教學安排。意境教學重視學生的自主發展,一些學生在體驗活動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隨意性,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好各環節的時間,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第三,強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存在教導與接收、先知者和后知者的隔閡,在意境教學中,教師應情境凸顯主導作用,讓學生在詩詞意境中與教師主動互動,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以《清平樂·村居》這首古詩的教學為例,古詩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以及平實而不失生動活潑的語言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環境和場景,將鄉村樸素安適卻也充滿勃勃生機的生活場景形象化地展現了出來。在課堂上完成詩詞大意和結構脈絡的疏通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對古詩是如何寫景、寫人的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通過深入探討了解作者是如何各種不同景物描述在同一個畫面中的,以及對人物的面貌和情態的刻畫又是怎樣的,等等,讓學生在這種互動性的學習情境中逐步掌握古詩詞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如此,通過創設互動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促進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生成,充分展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課堂上應有的表現。
(四)豐富課堂語文活動,強化學生學習體驗
豐富多彩的課堂語文活動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有效方法。借助課堂語文活動,可以進一步優化古詩詞教學的課堂氛圍,增強教學活力。在古詩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十分重要。教師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意境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在課堂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能自主進行學習。當然,學生對古詩詞的偏好以及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體驗教學中,應避免“一刀切”,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詩詞內容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如角色扮演活動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詩詞中描述的場景設計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并據此進行角色扮演。站在角色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行動,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詩詞內容中營造的意境。同時,詩詞不再是教材中的文本內容,而是變成了親身經歷的故事。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相對于教師的直接講述,角色扮演無疑可以使學生對詩詞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滲透背景引領想象,增強感悟升華素養
古詩詞看似簡練,但短小的語言背后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往往簡短的幾個字就能描繪出一幅盛大、恢宏的景觀,作者所傳遞的豐富情感更是被無限包攬其中。然而古詩詞語言的晦澀難懂給學生的認知、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而太過直白的表述往往也會令古詩詞本身的魅力黯然盡失。在古詩詞意境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局限于課堂指導,還應重視學生的拓展探究,讓學生在更加積極的氛圍中拓展古詩詞學習,提升傳統文化素養。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詩詞意境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并為學生推薦相同題材、相同風格的古詩詞,促使學生主動構建意境體會詩詞內涵,開闊學生的詩詞學習視野。此外,教師還應重視讀寫結合,將古詩詞意境教學延伸到學生的創作表達中來,如圍繞古詩詞設計擴寫、改寫任務,模仿詩詞創作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根據詩詞意境體驗學習表達讀后感悟,等等,這樣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真實地體驗言語,真切地表達言語體驗,理解語言表達的方式,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與自我表達相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應注重寫作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的滲透,通過展示古詩詞的時代背景、詩人寫作風格及其心境等背景知識引領學生進行綜合感知,讓學生在深刻領悟以及合理想象的過程中更好地感知詩詞內涵,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以及古詩詞教學效果的改進、提升。
例如,在進行《詠柳》這首古詩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首先圍繞詩中的句子“二月春風似剪刀”展開分析講解,讓學生思考該句詩運用到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并對這句詩所描述的意境進行大膽想象,思考如果自己寫的話,會從哪個角度、運用怎樣的手法對柳樹進行描述。在充分聯想、合理想象的過程中逐步加強對詩詞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如此,通過對寫作背景知識的滲透并創設想象情境,達到了增強感悟、深化理解的目的,情境教學的作用和優勢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五、結語
總之,基于情境創設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是鮮活生動、靈活有趣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這一有力的教學輔助工具和載體實施教學,借助這一手段將古詩詞本身蘊涵豐富的文學魅力和情感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讓學生在語言、審美、文化等方面有所增益和發展。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