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蘭



摘要:基于語篇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微技能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考試改革和“雙減”政策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雙減;初中課堂;英語閱讀策略培養
自2021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全國各中小學校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優化課堂教學、保證教學效果、塑造學科素養、提高學習質量,成了廣大中小學一線教師的重點努力方向。對于初中英語學科而言,使用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無疑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途徑。而隨著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和中考英語的逐步改革,對于閱讀能力的考核正在逐步加大比重。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成了重中之重。落實英語閱讀素養就離不開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英語閱讀策略。
我們知道,認識閱讀策略的意義和增強閱讀策略的意識要放在平時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認識到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了解并有意識地使用閱讀策略,他們的閱讀效果就會提高得多。訓練閱讀策略的目的是使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策略以及如何使用策略。閱讀策略不是自然生成的,是要有意識的長時間地訓練和培養。閱讀策略的訓練關鍵在于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參與策略的訓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閱讀策略的訓練活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完成閱讀任務。教師指導學生了解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的工作。
筆者在人教新目標新版Go for it七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中,積極實踐、努力探索,形成了讀前-讀中-讀后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在讀中環節實踐預測-略讀-尋讀-語境詞義等閱讀策略,在讀后環節探索思維導讀-復述等閱讀遷移,形成了微觀的閱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接下來筆者結合七年級下冊教學實踐,呈現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實際運用:
一、預測(prediction)
預測是閱讀過程的重要一環。我們的教學上每個單元都配有一至兩篇閱讀篇目,而且都配了標題和插圖,教師可以很好地利用標題和插圖對文本進行預測,從而達到“未見其文先估其義”的效果,讓學生在正式閱讀文本前把握文本方向。
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B 2b
二、略讀(skimming)
略讀(也叫fast-reading)是一種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主題任務進行跳躍式閱讀。初中英語每個單元都是基于話題來編排的,其功能性比較強,所以每個單元的閱讀文本也選擇了非常有代表性的文本,有結構清晰、觀點鮮明等特點。教師在處理完標題和插圖之后可以利用skimming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提煉文本的中心句、段落大意、作者觀點及寫作目的等。閱讀教學中可以采取三個步驟:1)通讀文章的起始段和結尾段;2)細讀其他段落的主題句;3)瀏覽一些與主題句相關的詞語。教師堅持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滲透skimming策略,潛移默化,最終學生在課外閱讀和考試閱讀中就能無意識地使用這一策略來幫助建構文本框架。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B 2b
三、尋讀(scanning)
尋讀(也叫careful-reading)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式,其目的是從較長的文本中查尋特定的細節內容。在某篇文章里搜尋年代、人名或地名,以及所列舉的事實、活動時,所用的就是尋讀。學生在預測了文本方向、建構了文本架和主題之后,教師可以設置更為細致的閱讀任務來滲透scanning微技能。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B 2b
四、猜測生詞意思(Guessing meaning of new words)
在閱讀過程中猜測生詞意思是擴大詞匯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中考總復習時通過不同的語篇來歸納總結詞義猜測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比較準確地猜測到生詞的意思。可以用到的方法有根據定義線索猜測詞義、利用同義詞和反義詞猜測詞義、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等。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B 2b
初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還包括閱讀后的一些活動設置,它們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文本內容,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這些讀后活動策略可以采用挖詞填空(blanks)、復述(repeat)、繪制思維導圖(draw mind-map)、編演對話(make up conversations)、遷移相似語篇(transfer-reading)等。這些既可以作為課堂閱讀教學的補充,也可以作為綜合性探究作業供學生選擇,區別于機械作業,也是“雙減”政策倡導的作業訓練形式,對培養中學生的閱讀素養有很大意義。
總之,基于語篇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英語閱讀策略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考試改革和“雙減”政策的必然要求,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引導、滲透。
參考文獻:
1.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21.7.24);
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