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佳
“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的出臺,是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是對過去片面追求升學率,片面強調智育,忽視“體美勞”三育的糾偏舉措。“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和具體行動,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路徑。然而,“五項管理”和“雙減”是國家新出臺的政策,是當前政府、社會、學校、家長比較關注的新焦點,也是各義務教育學校正在探索實施的主要工作內容。為有效落實好“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精神,達到減學生負擔而不減教育教學質量的效果,我校積極探索和嘗試,并結合實際,通過改進一些陳舊工作思路和管理辦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推進學校“五項管理”和“雙減”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
一、以課后服務為契機,全面拓展學生特長
學校緊緊圍繞“作業輔導+興趣培養+特長拓展”這一主線,以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突出個性發展為目標,努力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一是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和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科任教師對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進行作業輔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培優補差工作。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盡量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發展。社團分為校級社團、年級社團兩種形式,確保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每人參加社團1—2項。校級社團于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三開展,設籃球、足球、田徑、合唱、美術、書法、編程、閱讀、小口才、英語泡泡堂等10個項目。年級社團于每周星期五開展,根據各年級的班級數及學生年齡特點開設相應的社團,學生在本年級間走班參加活動,設有巧手制作、音韻律動、指尖的藝術、手工制作、思維導圖、象棋、傳統針線手工等33個項目。另外,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還聘請了13位校外專業教師,在每周星期五到學校組織一年級開展特色社團活動,主要開設有古箏、葫蘆絲、書法、美術、舞蹈、聲樂、口才、跆拳道等8個公益班。
二、開展無紙筆檢測,學生學習樂趣無窮
學校圍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落實各課程標準,促進學生素養的穩步發展。為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多方面、多層次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學校積極探索和改革考核評定一二年級孩子的學習辦法,多次組織教研處、教務處及一二年級教師,就一二年級學生學業水平的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評價工具如何進行改革做了深入的研究討論,最后決定每學期的期末,將以特色化、個性化闖關活動代替以往紙筆測試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考核評定。學校將知識點融入闖關游戲和活動中,讓一二年級學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如語文設有“我是拼讀小能手”、“我是識字小達人”、“我是說話小明星”等關卡,對所學教材中識字、朗讀、背誦、口語交際4個方面進行評價。數學設有“火眼金睛我會看”、 “脫口而出,我會算”、 “解決問題,我能行”等關卡,主要是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測試,是為了讓家長、孩子和老師在“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習的過程。
學生以“抽簽”的方式選擇題目參與檢測。評價教師根據學生表現闖過一關就蓋一個章,優秀的蓋“優秀”章,合格的蓋“合格”章,需努力的蓋“加油”章。最后班主任根據學生平時表現及本次檢測情況綜合評定學生的表現。通過無紙筆檢測活動的開展,有效考察了學生語文、數學綜合運用能力,加強學生對問題的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使每個孩子都有更多機會收獲學習成功的喜悅感,真正做到減負增效。老師們也從活動中總結了經驗,對今后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方式,為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發展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育科研呈現特色化,科研成果初顯成效
為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避免教研活動流于形式,學校注重教研活動的質量,聚焦“雙減”,積極探討雙減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舉措,新方法,努力在教研活動的“實”與“新”上做文章,大力推進特色化教研活動,提升備課質量,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著力構建高效課堂,真正為學生減輕負擔。學校充分發揮學科組、年級組統籌作用,把備、教、研融為一體,形成濃郁的教研氛圍,不斷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目標,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使教師想教、會教、樂教。學校教研處在期初就制定好學校教研工作計劃,每周都安排語、數、英等學科開展教研活動,并形成常態化工作來抓。如語文組堅持開展集體備課展示、推門聽課日、同課異構等活動開展教研活動;數學組深入開展以集體備課為主的主題教研,并形成學校的常態化教研制度;英語組以研究英語教學專業知識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四、創新工作方法,全面調控學生的作業量
為全面落實教育部下發的“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我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改進對學生進行作業布置與評改的辦法,制定作業公示制度,嚴格控制作業總量,班主任負責對本班超負擔的作業進行調控,要求學生每日及節假日的家庭作業都必須在教師下班前更新完畢,并將學生家庭作業公示在學校企業微信工作群和各班級企業微信群,以便及時接受學校和學生家長的監督。同時,向學生推行“七彩作業”,如:語文閱讀、手工作業、體能訓練、觀看優秀電視節目、英語聽讀背等,豐富學生的作業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求知欲望。
“雙減”春風至,沐得百花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更加堅定地貫徹落實“雙減”政策,不斷探索教學高效之路,提升教育的實效性,使“減負提效”這一目標落到實處,讓每一位孩子既能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又能擁有收獲知識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