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莉
現(xiàn)階段我們所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是一種輸入式教學,就是把知識點,以及《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而時政教學與之最大的區(qū)別是輸出教學,就是用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識點,和學到的學習方法,解決當下所發(fā)生的重大熱點話題,儲存下政治見聞,汲取其中的一些經驗,把馬、列、毛、鄧思想想結合融通,以習總書記的道德要求和法治思想為指導,發(fā)表對熱點的看法和思考。可以說是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教學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現(xiàn)階段的時政課教學,流于形式,老師列出的重要時事,學生到考試時死記硬背一下,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較為隨意,不只是達不到教學效果,解決不了學生的實際思想問題,甚至可能給學生造成思想認識上的誤區(qū)。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改變和優(yōu)化時事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既通過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課的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思想素質高、文化素質好的新人。根據時事政治課的特點設計好課堂教學。基于這些認識,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就新形勢下的時事政治教學進行積極的嘗試、探索和優(yōu)化。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進行時政教學的最主要方法。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首先就要學好《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理論,然后根據教材特點聯(lián)系國內和國際時事政治等社會現(xiàn)象來教與學,這既可使學生掌握時事政治,又可使學生加深對課本的理解。如,在講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聯(lián)系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收集好各類報刊,新聞熱點為,與政治教材結合起來,整理進自己的教學設計中。這樣就有了現(xiàn)實性、真實性和新鮮感。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考評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時政教學,改變了堂教學枯燥乏味的狀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運用新聞材料優(yōu)化教學內容,形成教材內容與形勢發(fā)展相適應的狀況,使課本與時事政治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學習興趣,填補教材內容落后于形勢的缺陷。這既補充了教學內容,為教材注入新鮮血液,又能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
時事政治的特點是沒有現(xiàn)成的教材,但時事又是現(xiàn)成的,各種新聞報紙,手機電視......時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時事時政教學的形式應是多元多樣化的。我們可以報紙上剪下時事做成剪報,在一旁寫下評論,上課時用投影儀、幻燈片播放。我們可以用手機截屏下時事,我們可以用手機或者其它設備錄制時事,我們可以從網上搜索下載時事,上課時用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直觀、具體、形象的播放給學生看,然后按著自己精必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怎樣從正確的角度去分析評論時事,汲取時事中的精華。直觀、具體、形象的時事更能感染學生,這樣時事政治的教學內容就會更加生動、具體,教學效果也更有質量。
平時的日常要教學生在掌握時事要多聽、多看、多讀、多記、多想、多練。“多聽”與“多看”,組織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lián)播;“多讀”,要求學生讀《人民日報》、《參政消息》、熱點,頭條等報刊雜志或電子新聞等;“多記”,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把時事政治材料(按國內外,按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教育、文化、體育等)記下來,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對于比較重大的時事政治,可以請有關專家以及學校宣傳部領導給學生上專題課。
運用本土材料,加強時政教學的真實性。例如:講“重視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時,可以結合貴陽或貴州省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貴州十大杰出青年先進事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每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前講一些近期發(fā)生的國內外重大時事熱點,每堂《道德與法治》課都請一位學生做時事評論員,評論員可以針對本周或本月,內國際國內大事發(fā)表自己看法。針對時事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見解,而這一活動正好給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供了機會,使學生可以敞開心靈之窗說出心里話。針對評論員的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評論內容進行分析、評述,并作為學生思路的開拓者和引導者,給以適當的點撥,有利于幫助學生弄清事實真?zhèn)危欣碛袚蒯橅緯r事,最終達成共識。
舉辦校園競賽等活動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手段。近年來,由于電視普及率的不斷上升,一些電視臺的知識競賽節(jié)目,已使中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參與意識。據此,我在班級定期組織一次時事政策知識競賽,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參賽的選手,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的活動適合年少活潑的中學生心理特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時事政策的熱情,強化時事事件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