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燕
案例描述;
一、課前準備
二、個別學生出現的心理困擾
1.返校后個別學生將面對上學時間和作息時間調整、在家里和學校作息的巨大反差,極易誘發或加重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
2.在學校比較緊湊的學習生活,和更多的衛生防護措施而感到繁瑣產生煩躁情緒。
3.有些學生因為不了解同伴們的學習情況,對會否拉開差距存有擔心;返校后有些同學跟不上教學進度,會進一步增加學習焦慮。
三、應對措施如下
1.深呼吸放松:鼻腔吸氣,嘴巴吐氣。
2.情緒調節:可以大聲喊出來。把自己感受到的情緒斌予一種顏色,然后使用該顏色的筆寫在小紙片上,
3.多做課間操:做課間操可以按摩、搓動自己的鎖骨下方穴位。
4.轉移注意力:可以畫畫、聽音樂,多小口喝水,跟老師傾訴。清理心靈空間,整理自己的書桌等。
5.進行學情診斷、備課、查漏補缺。指導學生學習情境轉化的調適,學習心態的調整、學習方法的回歸以及對自我認知、清醒認識自己,幫助學生找出自己薄弱環節和漏缺點。
A.課前師生預習相關的線條與色彩的知識。
B.跟內容相關視頻、影視資料、圖片資料等。
C.用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的情感,使學生對線條、色彩產生興趣和深厚的情感,喜歡用它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四、教學目標
1.學習以線條與色彩進行造型表現的基本知識;
2.學會用線條與色彩的美妙組合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會觀察自然、傳達情感和表現美好生活的良好習慣; 培養細心欣賞、善于想象、大膽表現的學習態度。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運用不同的線條或色彩畫出自己的感覺和心理變化,再進行美妙組合。
難點:運用不同線條或色彩的組合與搭配進行有主題的造型表現,表現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六、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畫家是怎樣用線條、色彩表達自己的感情,思考我們應該怎樣找到對事物的感覺和自己的情感并表達出來,
2.結合學習活動內容,有選擇性地觀看畫家作品和視頻,以此激發學生對色彩的興趣,在學習生活中,如果運用好色彩,不僅讓人心情愉悅,還對人的健康有益。
3.師學生互動:當學習感到有壓力時。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你會怎樣表達出來并引導孩子通過色彩來發泄內心的憤怒、悲傷或者不滿,讓孩子畫出困擾他們的事情或者人物,釋放不良的心理,來放松和調節心情,達到心理平衡。
4.分析學生線條、色彩畫的心理,師生一起走進心靈世界。使學生明白這種畫面是一種自由抒發情感的形式并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去回避,勇敢面對它。
5.色彩是孩子的一種特殊“語言”,具有內在的邏輯和表現形式。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會產生表達的欲望,他看見什么都想“說”出來。但是因為年齡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繪畫作品,反映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他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畫,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的一扇窗戶。
6.通過欣賞畫家作品及同齡孩子的優秀作品引導如何組織畫面;
7.教師示范:
8.布置作業:
(1)臨摹畫家作品中的線條與色彩(可想象變化),體會作品表達的情感。
(2)能說一說自己對某一事物的感覺、并用不同的線條或不同的色彩組合表達這種感覺。
(3)寫一份簡短的文字感受;
9.小結展評
根據作業要求進行多元評價
10.課后延伸
思考吳冠中的話:筆墨等于零,脫離了畫畫,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 我所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創作出來,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尊重感覺,跟隨內心。
七、評析與思考
本課的教學設計貫穿自主、合作? 探究學習的新課程理念,整節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老師講的成分降到最低,將課堂推給學生,在設計這一課時,我想短短的一節課,怎樣讓學生領悟到線條、色彩跟自己的心理是相關聯的,怎樣讓學生有所收獲,通過對色彩的感知、感覺的聯想產生的心理感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色彩透析自己的心靈。并通過此表達來認識自己的優點、缺點并存,接受自己的不足并改之,發揮自己的優勢并揚長避短,鼓勵自己成為佼佼者,成為自信心、正能量強大的學生。這也是不可能一節課能做到你希望的一切,但是學生畢竟是可愛的純潔的,所以我尊重自己感覺,從實際出發,找到自己情感的支撐點,色彩本身并沒有溫度、重量等差別,而是人們的視覺引起了心理對色彩的各種屬性的感知、感覺的一種聯想,并左右這我們的情緒和選擇,當人的情緒,喜怒哀樂恐左右我們的時候,你是怎樣的呢?怎樣轉化成詞語、線條、色彩,引導學生想一想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這些詞語,可以用什么顏色來表達?我覺得顏色可以代表什么?因為……所以……讓我們跟其他小伙伴快點說說心里話吧,我們通過尋找感覺背后的故事,情境、原因,然后再把感覺有詞語具體化,然后再把顏色表達出來。現在讓我們來畫一畫,這奇妙的感覺吧。這就是色彩心理學要研究的范圍。人的心理自然而然形成真摯的感情得以深化、內省、感悟、延伸!走進色彩天空、享受自然色彩、感悟自然的繪畫與健康的心理成長,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通過感悟畫家、詩人的生花妙筆,領略大自然的多樣與神奇,增進人與自然的親和與交融,激活學生陽光心靈、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審美情感,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類的老師,線條和色彩也有生命和人的性情。這樣的研習與熏陶,無疑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尊重人格、崇尚自然,與自然心態和諧共處的生態倫理道德觀。愿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發揮線條和色彩教學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方面的獨特優勢,為珍愛生命,關愛我與他!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注:本文是廣東省教育協會2020年度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課題。課題名稱:《基于小學高年級繪畫教學中色彩與心理的研究》(課題編號:JYGLGO130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