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紅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與大自然的親近感,幼兒到大自然中實踐學習十分重要。《雞寶寶誕生記》親自然主題課程的開展就是幼兒走進自然,在自然探尋中生發的系列活動,幼兒圍繞小雞提出各種問題、大膽猜想、親身體驗、實驗探究,幼兒在自主持續的觀察-記錄-探究-分享-反思中認識了大自然的事物,累積了科學探究經驗,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親自然主題活動小雞幼兒發展
我園地處郊區,自然資源豐富,在《指南》精神引領下,我園有效利用自然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親自然主題活動,開發符合幼兒興趣與需要的親自然課程,讓幼兒在與自然的交流互動中建構經驗、豐富認知、涵養學習品質。那么如何開發親自然主題課程呢?
下面以《雞寶寶誕生記》主題活動為例,談一談幼兒園親自然主題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一、主題由來
戶外游園環節,孩子們在“萌寵莊園”里突然發現了小雞,可愛的小雞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哇,小雞好可愛呀”“我也想要一只小雞”“小雞是從哪里來的呀?”“小雞是雞媽媽生出來的”“小雞是蛋寶寶變出來的”……追尋著幼兒的興趣,《雞寶寶誕生記》主題課程拉開帷幕……
二、活動目標
1.喜歡親近、照顧小雞,萌發珍愛生命的情感。
2.愿意提出問題,大膽猜想,體驗實驗探究的快樂。
3.樂于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發現,體驗飼養小雞活動的樂趣。
4.通過查閱圖書和資料解決問題,了解小雞的生活習性。
5.敢于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能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
三、具體活動內容
階段一:小雞是從哪里來?
(一)揭秘雞蛋
小雞是從哪里來?帶著問題,孩子們去查閱圖書,從繪本中幼兒得知雞蛋可以孵出小雞,那么所有雞蛋都能孵出小雞嗎?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得知并不是所有雞蛋都能孵出小雞,孵小雞需要種蛋才行,那么問題又來了,種蛋與普通的蛋又有什么區別呢?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師購買了一些種蛋,并請幼兒從家里帶來了普通的雞蛋,將兩種雞蛋打破放在碗里,通過實際的對比,孩子們直觀的看到了種蛋與普通蛋的區別。
(二)了解孵化器
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孵化器可以孵出小雞,那么如何使用孵化器呢?帶著孩子們的問題,我們咨詢了專業孵化小雞的人員。
帶著學習到的知識,孩子們開始了孵化小雞之旅……
(三)給雞蛋做標記
一段時間過去了,孵化器里的雞蛋好像沒有任何變化,怎么才能知道雞蛋是否在均勻受熱呢?幼兒想到了在雞蛋上畫標記的方法,通過觀察標記果然變了位置,說明雞蛋在均勻的受熱,但是為什么我們的小雞還沒有出生呢?帶著問題孩子們繼續查閱資料,最后得知小雞的孵化時間是21天,現在才是第九天。
在談話中,孩子們感嘆道:原來,媽媽在懷著我們的時候,也要這樣小心翼翼,堅持很多天!真不容易呢!等待的過程讓幼兒對生命更加的珍惜與敬畏。
階段二:小雞的出生
(一)小雞出生啦
在孵化雞蛋的第21天,第一只小雞破殼而出,孩子們親眼目睹了小雞從殼里一點點的露出來,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親眼見證生命的到來,看到小
雞不停的啄開蛋殼,奮力的用腿蹬出來,孩子們流出了激動的淚水,顯然孩子們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敬可畏!
(二)日常觀察與照顧
幼兒擔心剛出生的小雞會怕冷,于是到娃娃家拿來了厚厚的棉被包裹在了裝小雞的箱子周圍,細心的孩子們還為小雞準備了熱水和小米。
一天,幼兒突然發現一只小雞生病了,都十分的難過,針對“小雞為什么會生病?”大家展開了討論,為了能照顧好每一只小雞,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去找尋答案,他們通過不同途徑找到了小雞生病的可能原因,討論制定了照顧小雞的計劃并且每天都認真落實計劃。
(三)給小雞測量體重
如何給小雞測量體重激發了幼兒的探究熱情,通過多種方式的嘗試,最后幼兒采用估算和等量代換的方式最終稱出了小雞的體重。通過給小雞測體重的探究活動,可以看出幼兒面對困難不退縮,開動腦筋想辦法的良好學習品質正在逐漸養成,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也在不斷“試誤”中逐漸提高。
階段三:長大后的小雞
(一)小雞最喜歡的家
幼兒先后為小雞準備了紙箱子、親手制作的紙板房、積木房、戶外搭建圍欄,通過一系列嘗試,最后發現逐漸長大的小雞最喜歡戶外的大圍欄。
(二)小雞飼養員
小雞去到新家后,幼兒對小雞更加的關心,我們開展了“我是小小飼養員”的活動,幼兒設計了“小雞生活狀態記錄表”,將小雞今日的狀態、進食、便便等狀態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小雞是否健康。這次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于生命有了更深的認識,原來我們的生命如此的脆弱,我們要時刻真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小雞最愛吃什么?
小雞最喜歡吃什么呢?幼兒開始了一系列實驗,最后得出答案,從此以后每天都會有幼兒從家里帶來小雞喜歡的食物給小雞吃,小雞在孩子們精心照料下正在慢慢長大。
(四)區分公母
我們的小雞是公雞還是母雞呢?帶著問題幼兒開始了多種途徑的信息大搜集活動,最后通過集中分享,大家知道了哪只是公雞,哪只是母雞。
小雞在一點點的成長,而幼兒對于小雞的成長也是充滿了好奇與期待,每天都會對小雞進行細致的觀察與照顧,并繪制了一本本的《小雞成長日記》……在繪制小記日記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表征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在逐漸增強!
四、活動反思
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來源于生活。幼兒在孵化雞蛋、照顧小雞的過程中,不僅了解了小雞的生活習性,學會了如何觀察和照料小雞,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探索發現的機會,發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體驗到了探究帶來的快樂。教師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學會用適宜的方法探究,與同伴合作并交流,在一次次的思考和提問中調整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認識,積累新的經驗,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總之,幼兒園親自然主題課程的開發與實踐,要時時遵循幼兒的興趣,老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的興趣點,敏銳的抓住教育契機,開展符合幼兒興趣需要的親自然活動,以此來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深度探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李季湄,馮曉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薛燁,朱家雄,等.生態學視野下的學前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