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羽
【文章摘要】 :打擊樂活動時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占了很重的比例,小班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對音樂節奏、音樂特點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弱,打擊樂活動無疑是個難題。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并結合我園在小一班開展的打擊樂主題活動《快樂小樂隊》,本班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逐步探索與研究,在打擊樂能力的培養方法有了初步的指導策略,并應用在實踐中,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來體驗和感受歡快和成功。
關鍵詞:小班幼兒? 打擊樂? 指導策略
正文:
一、 一、小班幼兒打擊樂能力測評
(一)測評原因
本班幼兒對打擊樂演奏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專注度不能持續太久,對音樂節奏的理解能力較差。此次測評將會圍繞主題活動《快樂小樂隊》的展開,針對測查結果所發現的各種問題對幼兒進行有目的的培養。
(二)測評內容
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三)測評對象
崔村鎮中心幼兒園小一班幼兒
(四)測評結果分析
1. 1.學習興趣
(1)好奇心:82.75%的幼兒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很感興趣,但是在嘗試探索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只有44.82%幼兒可以做到主動探索。
(2)注意力:極小部分幼兒對音樂十分感興趣,可以做到在活動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且持續時間較長;一小部分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跟著一起做活動并持續一段時間;但大部分幼兒專注力和興趣點不夠,只能在教師的多次提醒下才能認真專注,并持續很短的時間。
(3)興趣: 24.14%的幼兒能被有節奏性的聲音所吸引,而其余75.86%的幼兒都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發現有節奏性的聲音,并感興趣;極少數幼兒表現突出,對節奏的感知能力比較強。
分析:大部分幼兒對音樂和打擊樂樂器很有新鮮感,喜歡擺弄和操作樂器,無規律地玩。但專注力持續時間較短,對節奏的感知能力較差,接觸較少,對節奏性的音樂不感興趣。
2. 2.學習能力
在聽音樂會打2/4拍節奏這一項能力中,58.62%的幼兒可以在老師的鼓勵下打出2/4拍節奏;而34.48%的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很差,不能打出2/4拍的節奏;只有兩名幼兒表現突出,可以自己打出2/4拍的節奏,并表達出樂曲中的高低、強弱、快慢。
分析:在主題活動的初期階段,幼兒基本都是初始的能力,還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對節奏的認知不完善,不能做到準確表達。
3. 3.學習習慣
幼兒初步接觸打擊樂活動,沒有控制樂器的能力,不會有序收放,活動中還會隨意敲打。
分析:幼兒對打擊樂器很感興趣,但自控力較差,需要教師組織相應的活動,引導幼兒循序漸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實踐與應用
(一)一日生活
1. 1.收區音樂:
(1)初期:在區域活動結束后播放固定的節奏感較強的音樂《歡樂舞》,在幼兒將玩具收放好后,可以跟隨音樂的節奏用身體去表達感受到的節奏。
(2)中期:培養幼兒正確收放樂器的習慣。在幼兒將玩具收放好之后,排隊去表演區選擇自己想用的樂器,嘗試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并學習如何使用樂器。
(3)后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養成了一聽到音樂《歡樂舞》,就去表演區取樂器,并進行演奏。
2.進餐音樂:
2. 在幼兒進餐的過程中播放曲調緩和柔美的輕音樂,讓幼兒在進餐中感受音樂的情緒。
3.過度環節:
3. 在等待的環節可以用音樂與幼兒進行簡單的互動,例:《我的身體》,跟隨歌詞有節奏地進行表達。
(二)打擊樂活動
1. 1.認識樂器、感知樂器的音色
打擊樂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動作,操作簡單,是小班幼兒用來感知音樂節奏的重要工具。然而小班幼兒并沒有接觸過打擊樂器,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去認識樂器。例:用“聽一聽,猜一猜”的方式,為幼兒介紹2~3種打擊樂器,并由老師演奏,幼兒說一說聽到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對樂器的音色加深印象。當幼兒聽過并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后,請幼兒蒙上眼睛,“聽一聽,猜一猜”老師演奏的樂器叫什么名字。
2. 2.培養幼兒進行打擊樂活動時的常規
小班幼兒自控力較差,拿起樂器就會隨意敲打,培養幼兒看手勢收放樂器的習慣,能有效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自控力。例:利用音樂《開始和停止》,老師在音樂的停止和開始點上加入相應的手勢,讓幼兒在音樂中跟隨老師的手勢準確表達,再將手勢遷移到其他活動中。
3. 3.感受音樂的特點,并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當幼兒對打擊樂器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基本養成了使用打擊樂器的常規之后,就可以進入感受音樂的階段了。經常為幼兒播放一些在強弱、情緒上都很有特點的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例:《大貓小貓》(聲音大小的變化)、《小白兔與大黑熊》(音樂節奏的快慢)、《大象和小鳥》(樂器音色的不同)等。
4. 4.利用有趣的圖譜表現音樂節奏
在集體活動中先用拍手的形式帶幼兒認識圖譜,例:小熊小兔圖譜。小熊走得慢,節奏慢,拍得慢;小兔跳得快,節奏快,拍得快。當幼兒基本掌握了看圖譜演奏的方法,可以把圖譜粘貼在表演區的墻上,播放一些節奏感比較強并與圖譜節奏相對應的音樂,引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器演奏圖譜。
三、活動效果及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應用,本班幼兒達到了以下能力:
1. 1.認識并了解2~3個樂器的名車及特點。
2. 2.認識開始和停止手勢,并做出相應行為。
3. 3.可以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大膽表現出音樂。
4. 4.可以看懂用圖案代替節奏型的圖譜并獨立打出4/4拍的節奏型。
四、總結
小一班的打擊樂實踐活動《快樂小樂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本班幼兒在學期末的整體水平,無論是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還是學習習慣,相比于學期初都有了很明顯的提高,實踐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之后的活動中還要更加注重個體差異,為能力不同的幼兒設計更為有效的指導策略。
參考文獻:
1、 1.國家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4).
2、 2.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3.張婧.幼兒園音樂主題性課程建設初探[J].大眾文藝.2011年03期
4、 4.鄧丹妮.提高幼兒園音樂活動實效性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2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