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展展
幼兒教學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進行了深入專研,通過實踐教學得出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開發早期幼兒智力是指導幼兒繪畫的首要目的,在幼兒發展的時期,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提高審美教育會使孩子由被動到主動表達內心世界再到凈化心靈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恰當應用,創造一種生動活潑、愉快的氣氛和情景。繪畫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它同素質教育中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提高審美教育會使孩子由被動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動表達凈化心靈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孩子對科學美的感知能力,達到培養幼兒個性與創造力的目的。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幼兒園的教學任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談一談對幼兒繪畫教育的認識。
一、用直觀繪畫開發幼兒早期智力,引導幼兒創造力
日本幼兒美術專家板光彥認為:“幼兒美術活動不再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張畫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成開發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例如:畫一幅主題關于《動物開運動會》場景,從開始到完成,整個過程由孩子來完成,老師作為繪畫主題的引導者,告訴今天我們繪畫主題內容是什么、動物在什么地方舉行活動,室內或室外由孩子選擇,參加動物由孩子決定。讓孩子們對所畫內容進行描述,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畫的孩子敢于大膽地把自己所看、所記、所想盡可能圓滿的畫出來,這是一個人創造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絢麗的色彩還能激發幼兒對繪畫的熱愛。
早期智力開發包括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一個人的個性品質,比如驕傲和謙虛、細心和粗心、自主能力好與差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主要靠潛移默化的教育。如果總是口頭教育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同步增長,就必須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融匯到某種適當的活動中。從這一點講,繪畫就是一種培養非智力的適當活動,一個能夠自己面對實物寫生的孩子,當他從隨意的畫畫和制作過渡到比較客觀地去表現的時候,他的主動能力自然就強,當他們能做到比較有條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時候,他們的獨立能力也就增強了。
二、幼兒發展的黃金期,在繪畫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著不少妨礙幼兒思維想象和創造力發展的做法。比如:教師一般先出示范畫,然后讓幼兒按葫蘆畫瓢,畫出與教師示范畫內容形式和色彩均相同的畫。這種方法雖然能通過繪畫的過程發展幼兒的繪畫技能,使幼兒掌握了繪畫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產生的消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容易造成幼兒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兒在畫畫時產生消極、被動、乏味的情緒,阻礙幼兒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扼殺他們潛在的創造意識。改變這一狀況要把幼兒從被動模仿中解放出來,自由想象,讓幼兒畫其所愛,畫其所想,按幼兒自己興趣有感而發,由情而畫。
三、用繪畫吸引幼兒專注力,讓絢麗的色彩激發幼兒的天性
幼兒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這對幼兒的思維想象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沒有具體的材料讓幼兒依賴,很難令幼兒想象,進而去創造。因此,只有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才能使想象和創造有更大的空間。大自然是繪畫藝術表現的源泉,老師應通過各種途徑為幼兒創造用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鼓勵他們多聽、多看、多觸摸、多嘗試,從而達到發展幼兒感官、豐富孩子生活、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豐富想象的目的。
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幼兒主觀能動性
動手操作是幼兒美術教學體現最為充分的一個方面,它要求學生手腦并用,畫、剪、粘貼等等。這就需要充分調動幼兒全部的注意力,使他們始終在好奇、自信及對成功的期望中進行,因此,它也是訓練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他們應該看到這一點;幼兒畢竟年齡小,自覺自控能力較差,既然愛玩是幼兒的天性,那么就讓他們自由地找小伙伴,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整個手工制作。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何樂而不為呢?
五、讓幼兒走進現實生活,用色彩表現五彩斑的內心世界
讓幼兒親身感受多彩多姿的世界和自然環境。在心理環境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間,而審美環境就為他們提供了審美的空間。豐富的審美環境使幼兒從中得到自由發展的機會,使個體與環境產生相互作用,促進幼兒的繪畫創作,激發幼兒創作欲望,滿足幼兒情感需要。由于幼兒期的思維水平處于運動思維和形象思維階段,需要通過親自操作,以具體形象為支柱進行感知覺活動。我們嘗試讓幼兒親自喂養小雞、小鴨、兔子、青蛙、小魚等小動物,在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他們可以自由的從各個角度去觀察了解認識小動物,滿足其好奇和探究心理。在觀察后展開各種討論和交流活動,實現創造性思維的內化,這時的討論不是讓幼兒在一起隨便的、無主題的聊天,而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提一些發散性的問題、講一段相關的童話故事,做有趣的游戲,這樣經過互動交流幼兒的思維被活躍了起來,表現欲望達到了高潮,靈感隨即產生了。尊重幼兒的個人意志,維護他們的創造才能。為幼兒自主的進行創作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提供了機會。
六、結束語
引導幼兒對生活的認知,讓幼兒感受生活的色彩,用色彩記錄自己心中五彩斑斕的世界,從而激發幼兒對繪畫的熱愛。用繪畫內容表達自我對大自然的認知。這些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主要來自于“科學”“社會”“語言”等領域,來自于各領域的交叉以及日常生活,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應重視多元化的能力培養,要融合德、智、體、美、勞多元素。才能使幼兒的繪畫題材更為豐富,所表現出的內容更貼近幼兒生活,更能夠真實的反映幼兒內心活動。兒童繪畫的真諦是創造性自我表現,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將繪畫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特殊作用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孩子們自由的敞開他們的心扉,展現他們神話般純真的內心世界,發揮創造的主動性,挖掘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