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慧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發展,和習主席提出的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方向,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具有全球競爭性人才和有著創新精神的人才,是素質教育對我們的要求。作為高中英語老師,就應該培養學生優秀的英語素質,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面向全球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只為高考而學習的傳統。學生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運用,就不能形成高的英語素質。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讓知識“活起來”,就要改變傳統觀念,為學生創設英語環境,培養學生終身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淺談下如何培養學生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要明確教學目標
筆者解讀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高中英語教學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不僅僅是傳統教學方法的改變,而是從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地位角色都發生了變化。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再是站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灌輸的主體,而是和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積極互動和交流,對他們進行方法指導和思維啟發。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知識探究。
二、培養學生英語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方法
指導學生課前有序預習,課后興趣閱讀。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采用學生參加活動來體現的,所以,課前備課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長處,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首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預習是十分重要的階段。學生預習的品質對課堂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影響。引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育學生自主學習潛力,提升學習效率的主要方法。老師需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采用預習來了解文章。其操作要點是:①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②說出或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③回應若干重要性問題;④找出文章中常用短語和句型。采取有序預習潛力的培育,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培育學生自主學習潛力。
另外,課后引導學生養成興趣閱讀的習慣。英語是和我們的語文一樣,是一門需要文學類學科,學生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在于運用英語,用英語進行交流,加深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通過閱讀英文報紙,背誦經典英語短文等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同時,老師還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如《海外英語》、《英語沙龍》、《21世紀英語》等英文類報刊雜志,促進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使他們在對英語知識進行探究時能消除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造成的阻礙,促使學生能有效探究知識。
三、創造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自主研究學習的主體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認為:“課堂上需要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的心理氛圍。”要培育學生自主研究學習潛力就一定要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氣氛。英語課堂上,老師在滔滔不絕地講著語法,領著學生做大量的訓練,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學生們天天上英語課,課下卻從來不講一句英語;學了十幾年英語的年輕人,見了外國人,卻根本不能正常溝通……我們所學的,原來都是些“啞巴”英語。也許,我們培養出的學生,高考中會取得優異的成績,但他所得到的,只是分數而已,而不能得到的,恰恰是在以后人生道路上所必需的能力!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課堂提問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化、具體化,而目標明確又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學生會遵守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主動積極地閱讀語篇信息,理解語言現象,解決語言問題。老師提問要講究技巧,應盡量回避學生機械回答簡單問題,多提一些讓學生開動腦筋的啟發性問題,從而培育學生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從被動聽課、機械記憶中走出來,吸引學生充分開發學習潛質,積極自主學習新知識。
其次,為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在傳統英語教學中,老師注重學生對英語的記憶,忽視他們進行英語實踐的能力,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英語知識,但是卻缺乏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在新的教學理念支持的新型英語課堂上,老師要通過創設互動式的教學,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大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主動性,老師要在英語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并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增強語感,為他們進行英語交流樹立信心。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英語課文,然后讓他們脫離課本,按照課本內容來進行表演,讓他們適應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和氛圍,促使學生大膽地張口說出英語。
四、課外引導組建小組交流和討論。
待課堂上學生熟悉掌握課文內容、對課文理解達到一定深度后,老師可引導組建課后學習小組溝通和探討。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組內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觀點。例如:在教學后設置問題讓學生開展探討。采取全員參加,踴躍發言,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加大英語信息輸入量,使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同時鍛煉了學生思維潛力,培育學生自主學習潛力。還可以經常組織小組間開展辯論活動。新課程標準教材中,可設置辯論主題有很多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展開辯論活動,創造學生主體意志的情趣氣氛,培育學生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潛力。
總之,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學生能否自覺、準確地使用學習策略是出現學生成績差別的主要因素之一,強化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和獨立運用英語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把握科學學習方法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到自主學習的重點。一是有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情感層面先自主起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二是給學生充分時間和空間,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讓他們自己去觀察、感受、分析和思索,從中了解知識提升潛力,從而盡可能擺脫對老師依靠,加強自主探究潛力。1CE2F947-6350-4905-9E15-54953747A3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