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江蘇省淮安市總工會命名通報了2021 年度女勞模(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名單。其中,江蘇麥德森制藥有限公司趙青勞模創新工作室、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張紅創新工作室等8 家創新工作室上榜,每家創新工作室分別獲得4000 元補助資金。
據悉,此次獲得命名的女勞模(女職工)創新工作室來自一線企業、衛生、教育、政法等系統,由一名在技術、業務方面有專長,具備較強理論水平、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領頭人,吸納相關人員共同組成的創新團隊。如江蘇麥德森制藥有限公司趙青勞模創新工作室,自2020 年成立以來,帶領團隊將先進管理經驗、方法和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措施,先后取得國家專利成果5 項,獲二項市高新產品榮譽。其中,原料藥硫酸軟骨素鈉、胰酶等產品獲國家CDE 審評審批,獲得國內上市許可。
近日,安徽省首屆“安徽工匠”名單發布。據了解,此次蕪湖市獲命名的“安徽工匠”有10 人。他們創新能力強,多次獲得各類專利,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他們絕技絕活多,在各級技能競賽中多次獲獎;他們業績貢獻大,有代表全國乃至世界一流技能水平的“領頭雁”,也有在研制“首臺套”裝備、攻克“卡脖子”難題中發揮骨干作用的“急先鋒”;他們注重業務傳承,開展名師帶徒,在傳授技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他們行業覆蓋廣,既有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全省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技能人才,又有傳統行業的“技術大拿”。此次入選“安徽工匠”,是對蕪湖在發揮工匠創新作用,挖掘工匠絕技絕活,搭建工匠交流展示平臺,培養工匠技能人才,造就更多的“大國工匠”方面所做努力的一次充分的認可。
日前,由廣東省總工會主辦,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工人文化宮承辦,視覺中國協辦的“中國夢·勞動美——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廣東省百名勞模圖片展在廣州市工人文化宮開展。
據悉,圖片展共分為奠基立業、勇立潮頭、走向復興三個部分,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歷史為脈絡,運用大量圖片、視頻,多角度、全景式展現全省百名勞動模范的動人事跡。圖片展遴選了新中國成立至今,廣東省各行各業的105 百名勞模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入選全國總工會百名勞模圖片展的四名廣東勞模,他們分別是從農民工到全國人大代表的胡小燕,中國智造先鋒李東生,鄉鎮企業改革創新的先行者何享健和敢醫敢言、大愛無疆的鐘南山,他們都是廣大職工群眾致敬的楷模、學習的榜樣。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屆北疆工匠發布會暨頒獎典禮開幕,命名的10 名“北疆工匠”是: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快堆核燃料元件廠組件制造車間工人王琦,內蒙古航天紅峽化工有限公司二車間稱量組組長孟強,國能神東煤炭集團設備維修中心培訓師顧秀花,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防務事業部電焊工閆炯,內蒙古清蒙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安軍偉,內蒙古大興安嶺農墾集團甘河農牧場分公司第一連隊工人孫元國,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科左后旗供電公司監控一班班長吳軍,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有限公司高家梁風電場場長李清東,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種業系統生產中心主任丁瑞。
頒獎典禮準確把握“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時代脈搏,對秉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廣大勞動者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近日,山東省青島城運控股交運集團50 多位不同年代的勞模、工匠、職工代表相聚在1910 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共同回憶企業的變遷,感慨祖國交通事業的飛躍與巨變,暢想未來交通的發展與藍圖。
這些代表中,有五十年代人民英雄紀念碑搬運親歷者、94歲高齡的馬承彬先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青島長途汽車站原站長蘇學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交運集團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劉藝,以及山東省勞模、山東省人大代表、青島長途汽車站迎門班班長陳美佳。
活動現場,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工作人員以情景劇的方式再現了當年交運職工搬運浮山花崗巖石料,送往北京用作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的場景,演繹了當年交運職工獲得表彰后的歡慶場面,使老工友們仿佛又回到了火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