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銳歡 謝玉祺
摘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都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主要分支,已被廣泛應用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領域,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生產技術優化與生產模式完善都十分常見。基于此,該文從強化安全生產保障、深化信息技術應用的角度出發,對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應用加以分析,提出安全生產人工智能的建設方向,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人工智能??安全生產??信息技術??生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b)-0000-00
Application?Analysis?of?Safety?Produc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Based?on?Big?Data
LI?Ruihuan1???XIE?Yuqi2
(1.Jiangpu?sub?district?office?of?Conghua?District,Guangzhou,Guangdong?Province,510900?China;2.Guangzhou?elderly?home,?Guangzhou,?Guangdong?Province,510000?China)
Abstract:?Big?data?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re?the?main?branches?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which?have?been?widely?used?in?people's?production?and?life,?especially?in?the?field?of?industrial?production.?The?optimization?of?production?technology?and?the?improvement?of?production?mode?based?on?big?data?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re?very?common.?Based?on?this,?from?the?perspective?of?strengthening?safety?production?guarantee?and?deepening?th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this?paper?analyzes?the?application?of?safety?produc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based?on?big?data,?and?puts?forward?the?construction?direction?of?safety?produc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hoping?to?bring?reference?to?relevant?staff.
Key?Words:?Big?data;?Artificial?intelligence;?Safe?produc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Production?management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保證生產安全性、高效性、環保性和經濟性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證企業正常經營的基礎條件。為提高生產水平,新型材料、設備以及生產技術不斷涌現,生產管理難度逐步加大,而且生產領域的安全風險持續增加。在傳統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現實需求的情況下,適時引入先進科學技術至關重要。
1人工智能托底安全生產的可行性分析
在信息技術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當下,以人工智能保障安全生產并不是空想,這一技術的有效應用將會大幅提升安全生產管理的智能性,可為構建智慧化生產管控模式奠定基礎。大數據時代,安全生產的管理訴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數據安全管理,構建安全管理感知維度分析模型,利用深度學習強調管理決策精細化發展,實現智慧管控與智能化管理轉型才是重點[1]。以人工智能托底安全生產,可以滿足上述訴求,將消除安全生產管理領域的人為干擾,可切實提升安全生產質效。
從現實角度來看,現有的生產安全管控系統并不足以滿足實際需求,融入更多的先進技術成為必然,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無疑是最合適的。當前,政府給出的指導意見也加大了人工智能托底安全生產的可行性[2]。國務院國資委制定的《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指導意見》均對加大安全技術改造與安全生產管理轉型提出了明確指導;著力打造智慧安全城市、構建安全生產治理新格局,推進“互聯網+安全生產”,強調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綜合利用成為重點。所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強化安全生產,是符合時代發展與宏觀環境要求的可行性、必要性舉措。
2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保障中的應用
從安全生產的角度來看,大數據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全面采集與應用讓安全生產管理的客觀性、針對性和時效性都得以提升,為全面優化安全生產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持[3]。事實上,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保障中的應用,就是創新安全生產管理領域的信息處理技術,基于人工智能為海量數據的高質、高效處理作為支撐,最終使安全生產在高新技術的加持下得以實現。目前,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石油化工、采礦業等工業生產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廣泛。在安全生產中,人工智能主要發揮智能管控價值,既可以為人工管理作補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4]。
大數據背景之下,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保障中的主要應用模型分為以下3種:(1)人工智能驗證模型。主要用于保障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培訓考核業務;基于“視覺識別核心技術+在線考試系統+員工信息數據庫”聯動強調實現人員安全生產能力、行為、成果的智能化監管,基于信息技術實現了全過程追蹤,為強調安全生產的人員管理質效提供保障。(2)物體智能識別模型。在這一模型中被識別的物體與企業的生產內容以及安全生產管理需求有關;以采礦業為例,該行業基于“物聯網+視覺識別”的技術組合,實現礦井車輛的智能識別和管控,為保證車輛下井作業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5]。(3)環境智能檢測模型,大多數生產現場都有著較為復雜的環境,要求入場人員遵守規定并具有專業知識儲備,但即便如此也難以避免誤入最終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基于人工智能構建環境檢查模型,可實現施工現場環境的實時化、全面化監控,可實現現場防控的精準分級并且就有LED大屏顯示和收集信息推送,為現場作業人員提供最新信息,幫助他們提前做好安全生產準備。
3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要點
為保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領域的應用實效性,強調技術的有機結合與深入落實,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強調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建設,結合實踐經驗與現實需求完成前期規劃,并逐步確立人工智能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3.1建設規劃
在建設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人工智能的現實需求和要求。從當前情況來看,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先進技術彌補原有生產安全管控系統的不足,推進人工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轉型,實現全方位、立體化、持續化、動態化的安全生產管理,夯實智慧生產發展基礎[6]。在此情況下,要求基于人工智能與安全生產管理深度融合,需要實現“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的融合應用,強調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規劃的合理性和實用性。基于此,技術人員需要在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建設規劃階段,關注的要點有以下幾點。
3.1.1實現一體化管理
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的建設和使用,代表著安全生產信息化技術的創新,能推動生產管理信息化、標準化發展。在實際作業環節,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思路是實現人機環管,以“人工+智能”的組合形式實現全方位的安全生產管控,力圖消除管理死角,建設安全管理閉環,在平臺中實現人員、行為、技術、設備、現場安全性的一體化管控。
建設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時,必須強調平臺的信息處理和運用能力,確保平臺運行緊緊圍繞核心——安全生產數據。在安全生產管理環節,借助于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可實現智慧場景搭建與安全數據治理,并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支持保證數據服務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中的數據,不僅包括安全生產信息,還應包括同行案例、專家案例、安全業務數據、員工設備信息等多元化信息;通過深挖上述信息,平臺可完成深層次的智能化分析,從而基于安全管理全景視圖描繪,展現安全生產的動態軌跡,最終達成一體化管控目標[7]。
3.1.2強調合理合法
對于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建設單位而言,保證系統平臺框架、功能以及內容設計與規劃的合理性,確保平臺建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至關重要。在實踐中,平臺設計人員必須充分踐行可擴展性、規范性、高兼容性以及實用性原則,做好整體設計與細節把控,確保系統平臺得以安全規范地運行,具有實用性和植入性價值。同時,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的建設人員,還必須深入研究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條例以及政府指導意見,明確相關的國家以及行業標準,提出規范合理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方案。
3.2建設目標
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需要以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為指引,并在實際應用環節不斷結合實踐做出適當調整,使人工智能平臺的實用性、適用性價值不斷提升。從現實角度來看,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方向與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全面管控與自動化業務。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建設,必須保證安全生產管理的全面性,強調多維度、多角度的全閉環管理,從資金、人員、救援、培訓、績效、技術、設備等多方面著手打造綜合性、系統性管理平臺,并利用人工智能的客觀性、實時性優勢保證安全管控的持續性。當然,建設時也需要基于“數字化業務規則+個性化業務處理算法”保證安全管理的自動化、精準化;還應該通過異常行為分析、智能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實現實時監控與自動管理[8]。
另一方面,數據化與高效化管理。人工智能平臺必須具備深度處理安全業務數據的能力,需實現多維一體化數據分析格局,并強調數據業務處理的規范化、高效化。同時,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還應提供動態監管、移動應用以及離線應用功能,保證安全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使用該系統。
4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保障生產安全十分可行,技術人員需要利用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逐步打造智慧化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在實踐工作當中,人們需要以輔助和替代人工為目標,開展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人工智能平臺規劃與建設,強調業務處理的自主性,凸顯數據信息價值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安全生產的高效化、規范化、全面化管控。
參考文獻
[1] 馬鵬飛,郭德龍,許文年,陳新,謝淵.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中應用:回溯、挑戰及展望[J/OL].水利水電技術(中英文):1-17[2022-01-06].https://????www.kns.cnki.net/kcms/detail/10.1746.TV.20211227.1743.006.html.
[2] 謝志虎,馬振洲.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設備”偵辦食品藥品案件的探索[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12):154-156.
[3] 張愛玲,程程.匯聚智慧力量?護航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J].中國安全生產,2021,16(03):10-27.
[4] 本刊記者.信息技術驅動?創新成果盡顯——2018中國石油石化行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與應急技術交流會小記[J].中國應急管理,2018(10):55.
[5] 張曉羽.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背景下安全生產與監控發展趨勢分析——評《安全信息工程:以煤礦和交通安全監控為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0,30(9):213.
[6] 高煜.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模式選擇[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9(5):28-35.
[7] 畢東月.基于三維可視化技術的典型生產安全事故防控與應急處置場景設計與實現[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1,17(10):165-171.
[8] 陳秋霖,許多,周羿.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勞動力替代效應——基于跨國面板數據和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8(6):30-4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