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有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期為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良好發展提供指導。方法??采用知情、自愿原則,2021年9~11月招募本校大學生共計180例(實驗組),接受8周有氧運動訓練,以有氧健身運動為主,輔以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網球、健身操;另招募100例大學生作為對照(對照組),不接受有氧運動訓練,保持平日生活作息及運動頻率即可。獲取兩組大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與8周后測試值。結果??有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干預效果,在強迫、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妄想具有顯著性效果(P<0.05),其中抑郁和敵對在具有高度顯著性效果(P<0.01)。結論??有氧運動能夠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團體球類運動對大學生的學生心理健康因子中強迫、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和妄想都有著良好的改善。有氧中等強度的運動能夠促進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兩種激素能夠調節人體的心情,緩解壓力和減輕抑郁等不良心情。
關鍵詞:有氧運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效能性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b)-0000-00
Influence?of?Physical?Exercise?on?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XUE?Peiyu
(Wuxi?Technolog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Wuxi?Polytechnic,?Wuxi,?Jiangsu?Province,?2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act?of?aerobic?exercise?on?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in?order?to?provide?guidance?for?the?good?development?of?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Methods??the?principle?of?informed?and?voluntary?was?adopted,?From?September?to?November?2021,?a?total?of?180?college?students?(experimental?group)?were?recruited?to?receive?8?weeks?of?aerobic?exercise?training,?mainly?aerobic?fitness,?supplemented?by?jogging,?badminton,?table?tennis,?volleyball,?tennis,?aerobics?and?other?forms?of?activities;?another?100?college?students?were?recruited?as?control?(control?group),?do?not?receive?aerobic?exercise?training,?and?maintain?the?daily?work?and?rest?and?exercise?frequency.?Obtain?the?symptom?checklist?90?(SCL-90)?and?the?test?values?after?8?weeks.?Results??basketball?has?a?good?intervention?effect?on?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and?has?a?significant?effect?on?compulsio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depression,?hostility,?fear?and?delusion?(P<0.05),?in?which?depression?and?hostility?had?highly?significant?effects?(P<?0.01).?Conclusion??aerobic?exercise?can?contribute?to?the?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Group?ball?games?can?improve?the?compulsio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depression,?hostility,?fear?and?delusion?of?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factors.?Aerobic?moderate?intensity?exercise?can?promote?the?secretion?of?dopamine?and?endorphin,?and?the?two?hormones?can?regulate?the?mood?of?human?body?,?relieve?stress?and?depression.
Key?Words:?Aerobic?exercise;?College?student;?Mental?health;?Effectiveness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及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出行、運動方式及飲食、作息習慣發生了顯著改變,與此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也隨之發生變化。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心理健康出現很多問題,而且現在大學生抗挫折能力降低。大學生是我國高級知識分子,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能夠為我們國家的發展貢獻出巨大的力量,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因此,保證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當下國家也發布了很多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性文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眾多學者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進行調查研究。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知情、自愿原則,2021年9~11月招募本校大學生共計180例(實驗組),均接受8周有氧運動訓練(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網球、健身操),其中男90例,女90例;年齡17~22歲,平均(19.17±2.24)歲;其中大一69例、大二60例、大三51例;體重42~98?kg,平均(61.29±7.32)kg;身高152~186?cm,平均(162.00±5.27)cm;農村地區85例、城鎮地區95例。另招募100例作為對照(對照組),不接受有氧運動訓練,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17~23歲,平均(20.29±3.02)歲。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在學期開始前采用問卷調查,問卷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該量表由L.R.Derogatis1編制。該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檢測量表,共90道題目,內含9個因子:F1軀體化、F2強迫、F3人際關系敏感、F4抑郁、F5焦慮、F6敵對、F7恐怖、F8妄想、F9精神病性。量表的計分采用五級評分制度(1=無癥狀,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問卷顯示兩組大學生性別、年齡、年級、體重、身高、地區等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認為均衡可比[6-9]。大學生招募要求:(1)均接受體質體格檢查;(2)依從性好,承諾能夠堅持完成運動測試和訓練計劃;(3)排除長期吸煙、酗酒及服藥者,運動功能障礙者,有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血管系統疾病者。
1.2.2?數理統計法
將整理后所得到的所有的數據輸入Excel表中,通過整理和刷選后,再輸入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采用數據比較并進行分析。
2?結果
經過8周的實驗研究統計,見表1。通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干預前后進行對比發現:干預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各因子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強迫、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妄想各因子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其中抑郁和敵對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具有高度顯著(P<0.01)。
3??討論
大學生剛剛高中畢業,結束了高中的課業壓力。高中時期家長照顧,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當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生大多數離家相對較遠,大學生思想和行為上更多地變成自我約束和自我培育狀態。從高中的枯燥學習到五彩繽紛的大學生活,其心理狀態肯定發生一系列的變化[10]。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認為:(1)目前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長溺愛,容易產生依賴狀況,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大部分住宿,學生的獨立性差,很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意志力相對差[11-12]。(2)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很多學生沉迷電子網絡中,學生長時間地沉迷于電子游戲對休息和飲食都很大程度的影響,這些也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3)高考結束后學生的課業壓力減輕,加之對大學生活充滿向往,整體心理狀態較好。進入大學后面臨新的環境,融入集體生活,環境和角色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依賴性和目前的新環境之間出現反差和矛盾,心理上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性。(4)現如今物價上漲,學生吃穿以及交際開銷增大,加之追求“時髦”及名牌心理的心理作用。有的人家里雖然很貧窮,卻是高消費,去擺闊。長時間的不理性的消費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5)“戀愛是大學生活的必修課”這種觀念滲透到目前大學生群體中,由于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戀愛中出現感情問題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6)大三大四面臨的考研和就業的壓力。這些都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學生較之成人還顯得動蕩多變,具有不穩定性,尤其面對突發事件或者對自己意義重大事情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心理活動的變化,尤其是面臨畢業的學生對心理活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7)家庭成長環境。孩子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家庭成員的溝通方式以及人際關系等。這些都是孩童耳熏目染的學習,因此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8)個體主動性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半瓶水在悲觀者眼里只剩下半瓶水,在樂觀者眼里還有半瓶水。不同的心理狀態遇見問題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在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要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心態[13]。
通過有氧運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心理出現的問題:有氧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使人保持精力充沛,達到自信;有氧運動使肺通氣量和心臟每搏輸出量增加,進而機體肺循環和體循環加快,大腦供血供氧增加,學生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記憶力提高,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增強效率,讓人感到自信;長時間的鍛煉可以促進產生多巴胺和內啡肽,可以讓人體心情愉悅,緩解壓抑和緊張的心情;體育運動各種比賽的成功使學生更直接地獲得成就感,失敗能夠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學生的交際具有一定的地域環境限制,通過有氧運動能夠很好地擴大自己的交際環境和范圍[14]。大學生參加有氧運動基本上以團體項目形式為主,在鍛煉活動中能夠讓學生面對面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長時間如此可以讓學生減少敵對心理,人際關系得到加強[15]。經常參加有氧運動的學生較不經常參加有氧運動的學生在溝通交流人際交往上更懂得技巧。適度、持續課外有氧運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資本及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尤其是在軀體癥狀、人際關系、負性情緒、自我效能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為明顯。馬新強、陳子超認為運動干預促進及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其干預周期小于?16?周,每周堅持?3~4?次,運動時間保持在大于?40?min小于等于50?min,運動強度控制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效果最佳。張立敏認為目前很多同學受到“韓流”和“日流”的影響,盲目地進行不正確的減肥。通過節食、不吃早飯和晚飯等錯誤的減肥方式,通過過度的節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厭食癥,導致機體代謝紊亂,這會非常地影響心理健康。
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不同的作用。球類的運動項目更容易結交朋友,在球類運動中,尤其是籃球、排球和足球這些大球項目中,團隊人員相對更多,在比賽中通過隊友之間的配合,能夠增加默契感。在攻防間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競技精神。但是激烈的比賽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存在負面的作用,激烈的競技比賽要求運動員有著更高的技術以及戰術思維,比賽中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夠導致一個球或者一場比賽的失利,這會非常地影響心情,更嚴重的會增加心理負擔,長時間如此也會對心理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難美類項目,如武術、啦啦操和體操等,在簡單的技術動作以及低強度的動作中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向促進作用。同樣,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也容易讓學生感覺到一定的心理負擔,在教師正確的引領和教育下,學生一旦掌握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會獲得較高的成就感。在運動強度中,較高的運動強度和較低的運動強度都不如中等的運動強度分泌的內啡肽和多巴胺濃度高,一定濃度的內啡肽和多巴胺能夠很好地消除不良情緒,調節良好的心理情緒,對心理健康有著很好的正向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寅枚,何聰,童腮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現狀及教育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21,2(2):65-67.
[2] 高剛,馬憶南.家庭環境因素對維吾爾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11):1713-1715.
[3] 馬麗,劉曉磊,阿不來提·買買提.團體心理輔導及有氧運動對維吾爾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3):455-457.
[4] 和紅,楊洋.北京地區大學生社會支持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7,35(2):204-207.
[5] 陳學洪,肖美萍,陳建文,大學生自尊特點與性別、年級及心理因素的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7,11(39):74-76
[6] 郭連心,?孫夢婕.有氧運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路徑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1,35(2):204-207.
[7] 薛培育.“課程思政”視域下籃球教學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方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6(8):93-95.
[8] 尹劍春,季瀏.有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應激的調節作用:來自縱向研究的證據[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29(1):38-41.
[9] 劉衛,張文濤,王秀霞.高體質量指數大學生低有氧適能訓練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8,35(4):546-549.
[10] 張立敏,張力為,張婷婷.身體自我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5,34(12):1180-1185.
[11] 黃躍,陳作松,黃競.身體鍛煉、身體自尊與女大學生進食障礙傾向關系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1):52-55.
[12] 王海英,徐其鳳.有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職業與健康,2017,33(3):396-398.
[13] 何江川.體育統計分析與應用[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6-57.
[14] 魏強.不同鍛煉模式對弱體質大學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效能感干預效果[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2):?281-284.
[15] ?程勤華.以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8(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