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佳
摘 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讓學生聯想到生動形象的畫面和真實的生活經歷,進而融入到這些情景中,對音樂的旋律和情感進行深入的體驗,充分增強音樂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廣泛運用情景創設的方法展開音樂鑒賞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演唱,在情景中表演,在情景中實踐,有效豐富音樂鑒賞的方法,充分提高音樂鑒賞的深度。
關鍵詞:情景創設;高中;音樂;鑒賞
音樂鑒賞是多種感官共同發揮作用的一種音樂學習活動。學生一方面需要通過聽覺感官感受音樂的旋律,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視覺感官觀賞音樂的畫面,同時還可以通過相應的舞蹈活動表現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入手,根據音樂作品的具體特點進行相應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生動的觀察,感受與體驗中展開音樂鑒賞活動,充分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情景創設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在畫面情景中鑒賞
音樂作品的旋律與情景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情景中的環境特點往往能夠直觀體現旋律的風格。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創設相應的畫面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了解相應的故事,觀看相關的風景,聯系相關的生活經歷,進而體會這些要素與音樂旋律之間的契合性,提高鑒賞效果。
例如,在學習《長江之歌》時,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學歷。首先,教師可以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概括每句歌詞旋律的特點。比如,在演唱“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這句歌詞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出“長江從青藏高原奔流而出,浪濤翻滾”等景象的視頻,學生根據視頻畫面能夠體會到歌詞旋律的雄壯與厚重。又比如,在演唱“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一句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出“長江沿岸的人民努力勞作,獲得豐收,幸福生活”的視頻內容,學生能夠體會到歌詞旋律的柔和。同樣,在演唱“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一句時,教師可以播放出“人們利用長江水能發電,修建長江大橋”等內容的視頻,學生能夠體會到祖國的飛速發展,進而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亢。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歌詞內容設置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具體感受音樂的旋律,提高音樂鑒賞的生動性。
二、在舞蹈情景中鑒賞
學生在聆聽音樂時能夠受到強烈的感染,產生出通過肢體動作表達聆聽感受的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入手,讓學生以舞蹈表演的方式創設情景,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運用相應的肢體動作和神態表現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進一步強化音樂鑒賞的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上去高山望平川》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舞蹈表演的方式創設情景,進行音樂鑒賞。本首歌曲生動展現了西北人民的勞動場景。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出相應的舞蹈,體現歌曲的情感。比如,一些學生能夠伴隨著歌曲的旋律進行大踏步的行走和快速的跳躍,表現勞動人民充滿熱情,登上高山的過程。一些學生可以表現出抬頭仰望,充滿微笑的神態,表現勞動人民的歡快和淳樸。一些學生可以使用花朵作為道具,表演出用手摘取花朵,感受花朵芬芳的動作,表現勞動人民對于唐牡丹的愛。在進行這些舞蹈時,其他學生可以使用歡快的語調演唱歌曲,讓學生共同體會濃郁的西北民俗風情。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讓學生以舞蹈的方式創設情景,生動體會歌曲的情感,有效活躍學生的鑒賞思維。
三、在生活情景中鑒賞
音樂作品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的不同場所演唱歌曲,根據相應的生活經歷體會歌曲的情感,進而塑造精神品質。因此,教師可以從這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作為情景進行音樂的表演,進一步增強音樂鑒賞的生動性。
例如,在學習《錦雞出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創設情景,展開音樂實踐活動。本首樂曲羅鼓為主要樂器,具有歡快熱鬧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選擇合適的情景進行表演。比如,在早晨時,學生可以在公園中使用樂器表演本首音樂,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迎接日出和一天的新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品質。又比如,在春季到來時,學生可以在草地中共同表演本首音樂,利用歡快的鑼鼓聲表現春天蓬勃的生機,培養熱愛自然的品質。同樣,在重要的傳統節日和國慶節等節日時,學生可以共同演奏本首樂曲,營造歡快熱烈的節日氛圍,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借助生活中的多種情景展開廣泛的實踐活動,具體鑒賞音樂作品的旋律和情感,培養多種道德品質,有效強化音樂鑒賞的育人功能。
綜上所述:情景創設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多種情景,讓學生展開畫面觀賞、舞蹈表演、社會實踐等活動,同多樣的角度鑒賞音樂作品的旋律和情感以及思想,有效活躍學生的鑒賞思維,提高學生的鑒賞深度。
參考文獻
[1]王琪.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分析[J]. 新課程(中學),2017(11):50.
[2]惠青秦. 情景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