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英
摘 要: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法,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前提,如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的話,他們將不能開展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新課改要求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進而通過改變他們的學習行為和習慣,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教學方法的開發和創新,善于整合身邊的教學資源,帶給學生一種視覺和心靈上的美好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自己主動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去,享受閱讀帶給他們的樂趣和知識,為語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不僅關乎著學生能否進行有效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上也對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幫助。如果真正掌握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不僅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還能夠潛移默化地
促進其他良好習慣的生成。因此,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實現綜合發展的教學目標。
一、利用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當前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的語文課程,更是涉及了不少的古代文學知識。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許多風俗、文化已經延續至今,并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思路,他們完全可以借鑒傳統文化,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這樣自己學到的知識就會更加的豐富多彩。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閱讀大量的文章著作,了解中國從古至今的風土人情。
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讀一下全文,然后讓他們總結一下文章中提到了春節的相關習俗。然后讓他們結合一下現在的春節習俗進行對比分析,哪些習俗仍然保留至今,哪些習俗已經逐漸被取代,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學生在帶著問題去閱讀的時候注意力會更加的集中,因為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更加具有針對性。并且通過傳統文化與當前文化的對比更能夠讓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和文化背景,在具體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結合一定想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具有很強的想象力的,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出這個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想象力也是需要有一定的依據和參照點的,切不可漫無目的的胡亂想象,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混亂,不利于將問題聚焦。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問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平時多閱讀一些科幻小說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想象觀,這樣他們就能夠在自己的文章中利用正確的方法去創作了,不會使文章顯得雜亂無章。
例如,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帶領學生深入學習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和主旨思想。在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自己如果流落到一個荒島上應該怎么做,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能不能向魯濱遜那樣敢與大自然作斗爭,自己一個人又會在島上做一些什么發明呢?如果可以帶一樣東西去荒島的話,他們又想要帶著什么去呢?為什么要帶這些東西?這樣一來,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之下就會完成更多的閱讀,同時他們又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靈感。
三、通過真實情感,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
情感表達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閱讀能力培養的主要目標,學生必須要通過閱讀鑒賞出其中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帶著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而培養他們的共情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擁有共情能力,那么他們將會很容易理解文章中的內容和情感,所以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也會考慮得更加全面。實驗研究表明,學生閱讀量越大,他們越能夠換位思考,能夠將文章中的角色更好地帶入到自己的身上,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身臨其境的共情力了。
例如,在學習《別了,語文課》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即將面臨小學生涯的結束時期,所以他們的情感會非常的復雜。既有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有對往日同窗和教師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會更能感同身受,深入剖析文章的主旨思想,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解決問題。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面對離別的正確方法,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好他們的情感,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提高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還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認知中,閱讀能力僅僅局限于快速地閱讀文章,核心放在了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上。但是在核心素質教育背景下,除了要注重上述能力的培養外,更加注重學生的理解、鑒賞、創新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的提高絕不僅僅有益于語文的學習,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樣受益。除此之外,豐富的閱讀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讓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朱自強. 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閱讀”模式[J]. 小學語文,2020(6):4-10.
[2] 祿鳳蓮.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實踐[J]. 考試周刊,2021(8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