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 施作芳 楊旭愉
摘 要:溫州百年黨史,從革命時代走來,波瀾壯闊的浙南革命斗爭史和奮楫破浪的溫州創新發展史將溫州精神在不同時代得到了不同的詮釋。溫州精神作為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溫州當地文化和物資的優良傳統,它是在改革開放新時代地方化、具體化一種表現,是國家改革開放后時代精神的一個展示。通過項目化學習學生活動,深入探究架構、過程實踐、評價導向,引導學生了解溫州黨史,感知紅色精神,樹立理想信念。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 溫州黨史? 溫州精神
恰逢“雙減”政策,作為從事一線教學的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減輕學生紙質書面作業,讓學生回歸自然世界,提升學生格局,讓“雙減”真正落地。結合當代溫州人敢為人先的精神,依據學情,面向初中學生開展“探尋溫州黨史,賡續溫州精神”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旨在引導學生在該項目化學習中探究不同時期溫州先進共產黨員的精神內核,調用高階思維,進行互動合作,從而深度理解關鍵概念,鍛煉思維能力,形成核心素養,傳承、弘揚、踐行新時代溫州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增強本土文化認同感。
一、架構:聚焦核心,引領驅動
(一)聚焦核心知識
部編版《歷史》教材八年級教材,歷史脈絡從中國近代史一直到中國現代史。設計項目化學習目標時需厘清具體知識點的上位學科概念及學科核心概念,從而形成指向核心素養目標的核心知識網。
依據上述內容,分析部編《歷史》教材八年級單元知識設計,提取核心問題。深入理解將從近代歷史開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等學科重要知識有效組織起來,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網絡,促成學生形成家國情懷學科核心素養。
(二)設計驅動性問題
項目化學習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科核心概念的思考,驅動學生主動投人學習活動,圍繞問題進行持續性探索?;诖?,本次設計的驅動型問題如下表所示:
二、過程:深度實踐,落地素養
項目化學習的素養目標是在學生持續性探究實踐中建構起來的。要使學習具有深度,在項目化學習實踐中,學生一定要經歷高階認知。
基于馬扎諾的理論,將本次項目化學習實踐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主題:探尋溫州黨史,賡續溫州精神
◎要求:請從以下四個時期中選擇其中一個時期,通過影視劇、電影、學習強國、公眾號等途徑,結合教材所學的不同階段歷史事件尋找有關溫州中共黨員典型人物事跡。
◎成果呈現方式:成果匯報
◎評價方式:
三、成效:憶昔崢嶸,賡續傳承
2016 年國務院在《關于同意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中指出 :溫州市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溫州紅色文化的價值,有效吸收紅色文化的精神營養,對于溫州人民群眾乃至國家,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青少年一代對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只是淺顯的文字印記,升華和繼承則就無從談起了,因此艱苦奮斗的教育恰恰是當今青少年教育所面臨的嚴峻課題。通過項目化學習實現本土的紅色文化教育,可以讓青少年更加直觀深刻地了解家鄉,了解歷史,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情感認知思想教育,賡續紅色基因,傳承溫州精神。
參考文獻
[1]黃明光.運用“溫州精神”培養高職學生的創造能力[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6(6)
[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國函〔2016〕75號)[A/OL].(2016-05-04)[2019-02-26]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