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摘? 要: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為切實有效解決當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文章重點圍繞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和存在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提出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管理體系建設,加快科技投入進程,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提供借鑒,加快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對策建議
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農村經濟社會呈現蓬勃發展態勢,隨著農村發展進程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總量出現快速上升態勢,生活污水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新的污染源。如何加快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成為擺在基層各級黨委和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存在問題
1.1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排放較為散亂
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農村生活污水來源主要為廚房、衛生間(廁所)等形成的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具有以戶為單位隨意排放、成分復雜不易搜集處理、未集中收集總體較為散亂等特征。在農村家家戶戶排出的生活污水大部分都流入耕地和灘地,小部分污水則排放在河道里,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源受到非常嚴重的侵害。特別是在一些地方農村養殖戶和大型養殖場較為集中的區域,隨意露天排放的生產生活污水對周圍空氣和河道水體產生十分嚴重的污染。
1.2 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治理意識低下
由于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未能有效普及到農村開展,在我國很多地方農村居民對生活污水治理認識不高,受傳統思維和生活習慣影響,他們普遍認為生活污水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從當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的大環境來看,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治理意識低下是造成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污染的主要原因,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意識是當務之急,是各級黨委政府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1.3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嚴重不足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城市污水治理相比較,在處理設施、處理技術和處理手段上遠遠落后,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人力、財物投入嚴重不足。受農村地區污水排放散亂、污水處理難度較高等一些現實因素的影響,農村基層黨委政府對生活污水處理關注度不高,未能及時組織開展生活污水治理等相關工作,未能建立健全形成生活污水治理體系,未開展生活污水治理相關指導工作。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解決對策建議
2.1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提高農村居民生態環保意識
從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開展秸稈禁燒宣傳教育實踐來看,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對做好秸稈禁燒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借鑒秸稈禁燒工作的經驗和做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首先要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和認知水平。
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要有針對性,結合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實際,有針對性的安排宣傳教育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與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污染有關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例如,利用公益廣告、環保政策講座、農村文化活動、借助新聞媒體等不同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農村基層干部要注意從自身做起,帶頭踐行生活污水處理環保要求,鼓勵引導村民從日常做起,逐步形成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的習慣。
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要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結合實際組織社區組織與團體開展系列污水處理宣傳活動,大力營造良好的生活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氛圍。
2.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搭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平臺
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只有政府部門認真履行自身職能責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組織領導,積極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做好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才能有效激發農村居民參與污水處理的主動性,吸引更多資源力量投入參與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因此,政府部門必須加快制定出臺生活污水治理的有關政策措施,拿出專項資金投入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責成有關部門重點抓好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搭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平臺,引導農村居民科學有序處理和排放生活污水。要建立健全生活污水處理的相關制度和措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注重約束與指導并重,切實提高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實際效果。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健全生活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工作的獎懲措施,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有效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開展。
2.3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技術手段是提高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效益的關鍵條件之一,在進行污水處理過程中,我國需要積極引進和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并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利用各種污水處理技術手段。例如,生物檢測技術,能夠檢測環境污染的程度,具有直觀性、連續性的優勢。這種技術主要利用生物個體、種群以及群落,定點、定時檢測與分析污染的程度。現階段,環境生物監測技術的適用范圍已相當廣泛,如水域環境污染監控、大氣檢測和土壤污染檢測。與化學監測手段與物理監測手段對比,生物監測方式的成本投入較少,同時也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利用生物監測手段,不會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
2.4加快管理體系建設,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
農村地區污水治理系統后續的運維管理工作與前期的預防工作同等重要。現階段,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存在一定的重建輕管現象,構建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加快建立鎮村管理系統,主要模式是政府監督考核、第三方技術手段保障以及全體村民主動參與。各地的政府部門需要結合所在區域的生活污水治理實際需求,選擇最佳的模式。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和運維施工單位簽署相應的協議,進一步明確其工作的目標與任務。并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管理平臺,通過各種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實現對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治理站的智能化控制。
2.5加快科技投入進程,優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手段
水是生命之源,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將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動植物的生存。因此,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污染,對于維護生態平衡、環境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利用生物技術手段,能夠大大提高污水凈化效果,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由于水的酸堿度與重金屬含量存在差異,因而處理污水應用的微生物技術也有區別。處理污水時采取的生物技術包括生物酶技術和細胞固定化技術,這兩種方式能夠高效處理污水問題,調和其酸堿性,避免出現二次污染問題。在后續的生活污水治理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加快建設生活污水研究機構,切實利用生物技術手段為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治理問題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在使用農村生物工程技術解決生活污染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投入相應的資金,同時政府也要求相應的生態技術公司加強科技研究,從而為農村區域的生活污水處理進行了更多的科技選擇。
結論:綜上所述,由于農村人口眾多,生活污水排放日漸增加,農村地區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處理生活污水,以保障農村生態環境。現階段應該做好水體質量監測與管理工作,以改變農村污水隨意排放的現象,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以確保廣大農村農民的生活用水安全與衛生,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參考文獻:
[1]高生旺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調研及對策建議[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2,39(02):276-282.
[2]陳家興等.探討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研究與應用[J].中國住宅設施,2022(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