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李凌雁 劉穎 李倩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堡壘和終端。旅游管理專業具有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師生互動性強、活躍度高的特點,教師黨支部建設對引領高質量學科發展、培育高水平師資團隊和優秀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基層黨建工作還存在著與中心業務脫離、形式固化、力度不足等諸多問題。本文試圖深入挖掘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黨建+旅游”的理念,以黨建引領學科發展、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機制創新等,引入PDCA循環管理體系,對黨建工作進行全過程動態管理,切實提高黨建工作的質效。
(一)黨建與業務工作結合不緊密。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容易出現忽視黨建與教學、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等問題,導致黨建、業務“兩張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部分黨員教師忽視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傳授知識和學術研究中,而黨建活動則趨于形式化,存在“拋開業務談黨建”的現象,僅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照本宣科”,沒有按照旅游管理專業的特色以及廣大師生黨員的真實情況和訴求開展針對性的安排,學習效果欠佳、學習效率較低,導致黨支部對于一些黨員師生缺乏凝聚力。
(二)黨建活動內容形式單一。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科研內容均與實踐聯系緊密,是內容豐富、融合性強的學科專業,這就要求黨建工作與中心業務工作交叉融合,開展形式豐富的活動。但當前眾多旅游管理類專業的教師黨支部活動沒有體現學科的特點,理論學習、組織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千篇一律,黨建工作計劃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對于當前旅游學科的前沿動態、旅游產業的新興業態、新媒體平臺等缺乏聯系和融合,難以真正做到以黨建引領教學、科研、實踐、社會服務等工作高質量開展。
(三)黨建工作力度不足。在制度規劃、激勵考核方面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傾向,黨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被弱化,相關活動存在應付、被動完成的情況,缺乏常態化的制度管理和監督體制,對黨員教師的監督力不足。同時,還缺乏一些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例如,教師業績考核中黨建工作缺少量化考核標準,難以激勵黨員教師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黨建工作的提質增效需要結合時代和環境條件不斷動態調整和改進,教師黨支部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檢驗黨員教師的學習成果、參與度、積極性和先鋒作用,隨著軟硬件、教師理論素養的不斷提升,工作要求也應相對提高。
(四)黨建工作缺乏特色。“旅游+”理念體現了旅游學科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及其與眾多學科、社會經濟發展、各類產業之間較強的交叉融合性。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建設更應該突顯旅游管理專業的特色,將 “黨建+”與“旅游+”深度融合,尋求黨建工作的特色路徑。但當前眾多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的工作缺乏學科特色,工作體制機制大同小異,布置任務多、反饋意見少,意見建議收集不深刻、不到位,黨員教師積極性不高,黨支部影響力較弱,既沒有起到很好的組織、管理作用,也沒有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宣傳服務好師生,工作模式亟待改革和創新。
旅游管理專業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均較強的特點,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動態調整和不斷完善,針對目前旅游管理類專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黨建+旅游”理念,本文提出一種基于“PDCA循環管理”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模式,實施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動態管理(如圖1所示)。PDCA循環管理從“計劃”(Plan)到“執行”(Do),再到“檢查”(Check)與“修正”(Act),針對現有黨建工作的資源、環境、水平等制定質量管理方案,并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檢查和糾正。由于PDCA循環管理法是管理學科常見的一種質量管理方法,符合管理學科的思維模式。因此,在旅游管理類專業的黨建工作中更易于推廣和實施。有利于從源頭抓起,全面有效地改進培養模式,提高黨建工作質效,實現旅游管理專業黨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切實做到基層黨支部“七個有力”(教育黨員有力、管理黨員有力、監督黨員有力、組織師生有力、宣傳師生有力、凝聚師生有力、服務師生有力)的要求。
圖1 PDCA黨建工作模式及其循環管理過程
(一)圍繞中心工作,制定黨建制度計劃(Plan)。教師黨員是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的統一體,黨建不能脫離中心業務,只有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將“黨建+”思維融入學科發展、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機制創新等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支部需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各項規章制度。圍繞上級要求提早制定學習計劃、重點工作等,出臺黨建工作標準,每學期都要制定支部政治理論學習計劃,明確主體、細化安排,切實發揮好“雙帶頭人”作用,不斷加強支部建設,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雙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黨支部的組織力。做到教育黨員有力、管理黨員有力。
(二)結合旅游專業特色,實施多位一體的黨建工作模式(Do)。旅游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依托學科優勢可以開展形式豐富的社會服務活動。牢記社會服務職能,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詩和遠方”有機融合,“行萬里路、服務萬里江山”,將黨建工作計劃落到實處。積極組織支部黨員深入鄉村、邊疆、紅色旅游地等開展調研、考察和學習,將黨建內容融入社會服務、科學研究和實訓活動中,以紅色血脈和專業技能服務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基于“新文科”的多學科融合視角,打造“專業核心金課群”,推進課程思政全覆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旅游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高校旅游教學研究、旅游教育培訓等提高綜合水平。疫情期間,結合線上線下的多重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和服務,例如開展線上的學習、答題、互動等活動,提高師生的參與度,開展線下參觀、交流和研討,面對面查擺問題。同時,結合學科特色開展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例如開展文藝晚會、師生交流會、邀請優秀校友返校分享經驗、設立新媒體平臺推送學科前沿動態及黨建信息等,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師生的歸屬感,做到組織師生有力、凝聚師生有力。
(三)加強績效考評,檢驗黨建效果,以評促建(Check)。制定明確的師德師風考核指標體系、黨員量化考核方案等,從不同維度檢驗黨建工作實施效果。考評包括教學成效、課程思政質效、學生培養效果、科研工作水平、社會服務能力等內容的多項指標,以評促建,提高支部水平的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黨員教師的自身素質。支部需依托學科特色,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要,基于“新文科”視角,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促進“黨建+”與“旅游+”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拓展研究視角,深耕旅游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區域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文旅融合、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重點研究領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黨員教師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嚴謹治學,深耕不輟,結合專業特色,聚焦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健全常態化學習制度,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弘揚紅色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定期調研師生思想,緊密結合時政熱點、專業特色組織開展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培育優秀教師,構建新老教師“傳幫帶”機制,薪火相傳,共同成長。定期開展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查擺問題,定向解決,做到監督黨員有力。
(四)制定改進措施,進入下一循環(Act)。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促進旅游管理類專業黨建工作的不斷優化,實現螺旋式上升。其中“Act”是對黨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精準把控并及時糾正的重要步驟,既是單個循環的最后一步,也是進入下一循環的關鍵步驟。在經過黨建工作計劃、執行、檢查過程之后,黨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反饋,通過談心談話、查擺問題能夠深入挖掘出現問題的原因,做到服務師生有力,幫助師生及時從源頭加以修正(Act)。在不斷修正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樹立榜樣、宣傳典型的方式,營造學習氛圍,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支部形成融合學習強國、學習通,學校、學院黨委媒體平臺、黨支部新媒體平臺等多位一體的特色黨建學習及宣傳陣地,培養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挖掘典型事跡,樹立典型人物,加大宣傳力度,定期推送優秀典型事例、最新理論知識、課程思政案例、學科前沿動態等,在各類黨建媒體平臺上廣泛宣傳優秀典型,形成“對標促提升”的良好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做到宣傳師生有力,以身邊人、身邊事促進黨員教師團隊共同提升。
引入PDCA循環質量管理模式能夠科學促進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提升黨建工作管理效率、提高黨建工作監督力度,解決當前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做到基層黨支部建設“七個有力”的要求,是實現動態提升的有效模式。同時,進一步促進旅游管理學科的優化建設,圍繞中心業務,切實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質效。